河南省各市人口流失(河南省一县级市)

河南省,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与河北省相对应,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其中,就县级新郑市来说,人口接近100万,为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华北平原西缘、郑州市东南部,介于北纬34°16′-34°39′,东经113°30′-113°54′。在历史上,韩非等名人就出自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

河南省各市人口流失(河南省一县级市)(1)

首先,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地处秦岭纬向构造东端,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地貌。山地和丘陵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和西部,系嵩山山脉的东部边缘,主要由陉山、具茨山、泰山、梅山、山包嶂山等山地丘陵组成。其中,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为全市最高峰,其他各山海拔均在4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到200米。新郑市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月至5月为春季,天气温暖,多东北、西北风,雨水偏少;6月至8月为夏季,天气炎热,多东南风,雨水偏多,降水量占全年的52%;9月至11月为秋季,天气凉爽,风向不定,雨水偏少;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天气严寒,多西北、东北风,雨雪偏少。

河南省各市人口流失(河南省一县级市)(2)

就新郑市的历史来说,龙山文化中期,新郑为祝融氏之国。夏商时期,新郑为夏都、商都京畿。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春秋时期,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属郑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韩国消灭郑国,今郑州市新郑市一带成为韩国的疆域。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一带)人。韩桓惠王十九年(前253年),荀子离开稷下后,来到楚国,春申君任命其为兰陵令,继续收徒教学。在此前后,韩非投奔荀子门下,同学者有李斯等人。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

河南省各市人口流失(河南省一县级市)(3)

韩王安五年(公元前233年),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即秦始皇)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韩非和李斯的主张相左。韩非欲存韩,李斯欲灭韩。所以,李斯建议除掉韩非。秦始皇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韩非想上书秦始皇,被拒绝。后来秦始皇后悔,派人赦免他,但是韩非已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县级新郑市一带分属新郑、苑陵二县,属颍川郡。汉承秦制,新郑、苑陵二县属河南郡。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新郑市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晋朝时期,设荥阳郡,新郑县入苑陵县,该地区属之。东魏,设广武郡,苑陵县属广武郡。

河南省各市人口流失(河南省一县级市)(4)

最后,隋朝时期,恢复了新郑县这一建制,后废苑陵县,入新郑县,仍属荥阳郡。唐朝时期分新郑、清池二县,后清池县复归新郑。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郑州,新郑县属开封府。宋元丰八年(1085年),恢复郑州,新郑县改属郑州。南宋时期,新郑县属南京路钧州。元朝时期,设行中书省,新郑县属河南省汴梁路。明朝初期,新郑县属钧州,隆庆五年(1571年),改属河南开封府。清朝初期,新郑县属钧州。雍正二年(1724年),钧州改禹州,新郑县属河南禹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许州为府,新郑县改属许州府。乾隆六年(1741年),新郑县又属开封府。到了1914年,新郑县属开封道。1928年,新郑县直属于河南省。1958年,新郑县属郑州市,1961年,新郑县先属开封地区,1983年改属郑州市。1994年5月撤销新郑县,设立新郑市(县级)。如今,新郑市为河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新郑市总面积达87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99万人,也即接近100万人。对于县级新郑市,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