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城市200公里搬家(车站长脚自己搬家)
创造之旅永无止境,匠心之作彰显担当。
这是中国最大的单体建筑平移工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长距离、大半径的建筑迁移:重达三万吨的厦门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实现90度最大移动半径达288米的“短途旅行”。
从9点到12点方向,历时38天,移动288米,3万吨的长途客运站主站房以平均每天约7.5米的速度完成“搬家”,由中建集团负责的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平移工程创造了全球平移面积最大、荷载最重、距离最远的单体建筑弧形旋转平移世界纪录。
快速、安全、顺畅。令人惊叹的是,平移工程过程中,布满大面积玻璃幕墙的汽车站,一片玻璃都没碎,整体结构没有受到任何破坏,这波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的操作,堪称“最牛搬家”!
匠心巧思,“搬家”代替拆除重建
厦门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几年前,为打通福建东南一小时经济圈,贯穿福建沿海五市的福厦高铁被提上日程,然而在高铁规划路径上,工程师们突然发现了它——厦门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正好挡住了福厦高铁南下的去路。
为了保证福厦高铁的顺利建设,厦门后溪长途汽车站要么“拆”,要么“搬”。面对这两种方案,中建一局建设团队成员们头脑风暴,最终决定为这座长途客运站搬个“家”!
中建人变废为宝、践行绿色施工的观念刻入骨髓。“搬家”比拆除、重建主站房节约工期1年,可有效避免因拆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建材浪费,并可大幅降尘、降噪,实现生态环境友好。主站房平移后,还将继续新建地下室、发车平台、室外景观和道路等工程,建成后将全面提升厦门后溪长途汽车站的服务能力。
中建一局厦门后溪平移项目
大胆创新,破解建筑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平移技术并非首创,从宁夏吴忠宾馆整体平移工程到上海音乐厅顶升平移工程,再到上海玉佛寺大雄宝殿平移工程,每一次建筑物搬运工程,无不彰显着我国的工程实力。一般来讲,平移是将建筑从一层与地基切割,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固定的新基础上,开始平移。
然而,这个“传统的”平移方式对后溪客运站来说并不现实。客运站作为全球平移面积最大、荷载最重、距离最远的单体建筑弧形旋转平移工程,在全球尚无成功的先例,这个世界级难题让建设者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个重要的难点就是平移过程中的精度控制,这么复杂的建筑构造,一旦出现受力不均,或顶推力超出建筑承受范围,都极有可能造成建筑损毁,必须要经过严谨科学的测算选取最佳方案。建设者们大胆创新,迎难而上,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尽管没有成功先例,但理论上却有着更高成功概率的“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方式,中建一局平移工程项目执行经理于三力说:“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技术与传统的牵拉顶推技术相比,更能确保平移的稳定性。”
建设者们给车站的129个平移受力点,安上了532个步履走行器,使用“建筑信息化模型整合平台”,对走行器模型与结构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模拟,对走行器受力情况、方向、高程和精确位移调整机制进行数字化模拟推演和计算,仅这一项,就节约了金属材料18.71吨。
“其原理就是通过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步履走行器,使建筑避免了轨道卡滞、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进而不受角度限制自行调整方向,实现多角度、精准交替向前行走。”中建集团的工程师陈蕃鸿说。交替步履式顶推平移技术让建筑像长出了‘脚’一样,沿着轨道一步步‘走’到新址。
施工现场
一丝不苟,为每一步“行走”精准定位
科技赋能中国基建,不断改变着中国建设的面貌。平移项目利用互联网 远程移位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平移过程中,结构的变形、位移和裂缝变化,分析工程风险程度,确保项目人员可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系统发布的监测、预警信息,掌握建筑结构的安全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规划提供智能保障。平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轨道、倾斜失重的情况,陈蕃鸿说:“项目部在支柱下设置了托盘梁,可将平移内力均匀地传导至轨道,确保主站房平移旋转时的稳定。”
为避免发生建筑物重心偏移的情况,项目部采用限位纠偏装置,相当于火车卡轨器,通过实时纠偏,保证建筑物沿既定轨道行走,实现主站房平移时的精确就位。
工程师们预先设置了603个传感器,就像603只眼睛,注视着每一个行走器的行走信息,实时反馈。PLC移位电脑控制技术则提供步履走行器的“中枢神经”,可自动将滑行的精准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随时精确调整主站房的“行走”方向,保证平移时建筑物各部分的一致和同步实现自如滑行,从而让它既能“跑得快”,又能“不摔跤”,最终提前2天完成旋转平移。
施工现场
世界纪录,中国创造;中国精度,央企智造。
厦门后溪长途汽车客运站完成了自己说走就走的搬家之旅。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长距离、大半径的建筑迁移,在前人未曾到达的陌生领域,面对技术难度与风险的考验,中建集团的建设者们以匠心致初心,以奋斗担使命,用最可靠的双手浇筑着中国新形象。
从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如今建筑物的整体迁移,中国建造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发展,描绘着时代之潮、发展之潮、追梦之潮。中国建设者以最可靠的双手,浇筑中国新形象,以最沉稳的画笔,勾勒大地新面貌。未来经过这里的长途车和高铁将共同见证由中国建设者们创造的神奇时刻!
来源: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