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沙井金蚝节(深圳宝安沙井镇民间)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处的《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09年。馆长陈沛忠为深圳市级非遗项目沙井蚝民生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博物馆于2013年重修开馆,是在沙井大街299号沙井水产公司大院内一楼,占地面积600平方,收藏展品达1000多件。

广东沙井金蚝节(深圳宝安沙井镇民间)(1)

(左一为沙井蚝文化博物馆陈沛忠馆长)

馆藏主题是“蚝乡蚝韵”,内容分别为:一是养殖区,包括沙井蚝海区沙盘展示,近代、现代蚝业养殖实物场景;二是沙井蚝塘历史,包括生产、管理、文化展示。馆内还有1951年至改革开放前蚝业生产的体制、规模、科学养殖、受国务院奖状展示;三是万人沙井蚝加工厂的近现代历史展示,包括蚝加工实物及场景历史回顾,现代异地养蚝情况,省、港商贸历史状态,进出口贸易概况等;四是沙井蚝文化及村镇传统历史文化展示,包括:金蚝节、古迹古庙、风土人情、妈祖海洋文化、领导关怀、蚝民代表及、雕塑船队、蚝业生生加工设备实物等。

广东沙井金蚝节(深圳宝安沙井镇民间)(2)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沙井是沙井蚝原产地,这里从宋代开始插杆养蚝,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到了清代,沙井蚝民将蚝养到了后海、香港流浮山一带。1956年沙井蚝业社被国家评为“模范合作社”,1957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劳模集体单位”。1950年代,沙井蚝业派人到辽宁、海南、湛江、新会等地传授放蚝技术。苏联、日本、越南等国水产专家纷纷到沙井考察。1960年代,受国家水产部的委派,蚝工陈木根前往越南广宁省海防市传授养蚝技术。上世纪九十年代,蚝田污染严重,生产日渐式微。而今沙井蚝的异地养殖已获成功。沙井蚝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打山口、流水定作息、集体协作等生产习俗和蚝壳砌墙、上香礼拜天后的生活习俗,有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生产程序有种蚝、列蚝、搬蚝、散蚝、开蚝等。

广东沙井金蚝节(深圳宝安沙井镇民间)(3)

在沙井蚝民生产习俗,世代相传至今,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沙井蚝生产习俗已被列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蚝文化的历史资料都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普通蚝民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上的档案资料记录些蚝文化的历史资料都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普通蚝民的日常生活,传统意义上的档案资料记录是很少的。博物馆把这些生活资料收集起来,蚝民把自己珍藏的资料、文物捐献出来,并由此开始,把历史引入群众,同时把群众引入历史,使各个阶层、年纪的人们建立一种共同的联系。从而,博物馆展出这些历史资料、文物,让人们看见丰富的历史细节,深化对沙井蚝文化的认识。

博物馆不但展示了蚝文化历史,还展示了沙井的经济文化发展。沙井的经济文化历史,是与沙井蚝的生产文化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为此而开辟了沙井古代农耕、渔蚝经济的新纪元。养蚝业的出现,开辟了沙井经济的一片新的天地,丰富了沙井社会经济的内容,哺育了历代沙井子民。同时,由沙井蚝业经济所引出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文化习俗渗透到了沙井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形成为沙井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为沙井社会经济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从而又推促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知,沙井蚝的生产和文化历史,是沙井经济文化历史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沙井的历史,必须要有沙井蚝的经济文化历史,否则,沙井的历史就有缺陷、就不全面,就是无法真实反映历史。沙井蚝文化博物馆,就是基于此种原因而建设、而存在,其意义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为了让观众和游客了解沙井蚝的历史和文化,沙井蚝民俗文化研究会举办《蚝乡蚝韵》展览,打造沙井蚝文化博物馆。

沙井蚝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沛忠,从事沙井蚝业50多年,爱岗敬业,在沙井蚝厂从工人做起,成为沙井蚝的领军人物。1984年,他开始担任深圳市宝安沙井水产公司经理,创建全国第一条沙井蚝油自动化生产线,使沙井蚝产品传统的作坊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的工厂生产。上世纪90年代,沙井蚝业面临工业污染带来的生存威胁,陈沛忠率先带领公司走出沙井,到台山等地成功开辟异地养殖基地,延伸沙井蚝养殖产业。多年来,陈沛忠积极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沙井蚝业发展,创办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推动政府部门连续举办十多届沙井金蚝文化节,宏扬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打造沙井蚝品牌,为传承沙井蚝文化不遗余力,并成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沙井蚝民生产习俗的传承人。陈沛忠现任深圳市新宝沙水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沙井水产党支部书记、沙井蚝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沙井蚝产业协会荣誉会长、宝安水产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和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理事。2012年获得宝安区建区20周年“百优”人物荣誉。(韦建诚 陈景辉 图文)来源:深圳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