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劳动者应该获得那些经济补偿)

劳动者在那些情况下应该获得补偿呢?

下表列清楚了劳动者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

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劳动者应该获得那些经济补偿)(1)

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劳动者应该获得那些经济补偿)(2)

‬表格中问题解释

1、经济补偿金中的N代表了什么?

N、N 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以N为例,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是工作年限。

2、N 1指的是什么?

“劳动者不存在过错的用人单位解雇”,并且用人单位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才需要支付N 1。这里的1,其实就是代通知金。

3、N指的是什么?

2N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2N。在劳动者要求支付赔偿金,或者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但实践中难以恢复时,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 2N。

4、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5、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

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签订,试行后解除的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 2008年1月1日起计算,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2008年1月1日之前: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规定,协商解除芳动合同和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年限需要封顶,即经济补偿不超过12个月;而对于因医疗期满、裁员、发生重大客观情況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也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不受上述12个月的限制;工资基数,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6、经济补偿金计算年限

对于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兼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

7、经济补偿金计算基数

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实际平均工资,而不仅仅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根据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资等。

‬如何计算补偿金数额?

下图中我列举了计算的方法和标准,大家参考一下

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劳动者应该获得那些经济补偿)(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