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为什么发生三家分晋(强也分封灭也分封)

晋国看到一些网友提问假如晋国不被三家瓜分秦国还能统一吗的问题,俨然有替晋国惋惜一般的观点认为晋国之所以被瓜分,是六卿过于强大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晋国被瓜分的根本原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晋国为什么发生三家分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晋国为什么发生三家分晋(强也分封灭也分封)

晋国为什么发生三家分晋

晋国

看到一些网友提问假如晋国不被三家瓜分秦国还能统一吗的问题,俨然有替晋国惋惜。一般的观点认为晋国之所以被瓜分,是六卿过于强大的结果。但这并不是晋国被瓜分的根本原因。

我们经常把春秋、战国归结为东周时期。实际上,晋国也是第二个周朝:有强盛的西周时期,有公卿作乱的春秋,有六卿并吞的战国。晋国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周朝。


强盛时的晋国,是从晋武公取代晋文侯仇后裔,成为晋国正统开始。经过晋献公建立上下二军四处征伐,扩大疆域,若不是晋献公死得快,恐怕齐桓公想要称霸,还要问晋献公同意与否。到晋襄公死时,因为继位问题而发生争斗,晋国强盛阶段于此结束。

春秋时的晋国,从赵盾驱逐贾季,独专国政开始,到晋厉公被栾书、中行偃所杀为止。中间,晋灵公、晋厉公都曾经想要拨乱反正,压制晋国大夫势力,但均已失败告终。

战国时的晋国,从晋悼公即位到三家分晋。这个阶段的晋国面对强大的六卿,已经毫无反击能力,如同东周面对战国七雄的心情一般。所谓的晋国六卿,在名义上是晋国疆域,但晋国君对他们的封地毫无影响力。就像战国初期,七国对于周王还有表面上的礼貌,还算是周的封侯,但实际已经独立。晋国和六卿的关系,就是东周和战国七雄的关系。


那么回到晋国被瓜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晋国继续学习西周的分封制度。

晋国的第一次分封是晋昭侯分封叔叔成师到曲沃。这导致了成师一枝和晋君仇一枝持续60年的夺位之争(从公元前739年晋昭侯被杀到公元前679年晋武公杀晋侯湣成为晋公室)。

晋献公时,为了防止仇后裔的复辟,大肆处死仇后裔,但成师一脉人丁又单薄,于是只能分封给异姓功臣,如分封赵夙狄地、毕万魏地。这开启了晋国分封功臣以巩固自己的模式。也就是说,在晋国六卿中,赵、魏是晋国的第一批分封。

晋献公死后,依靠秦国势力即位的晋惠公,通过诛杀把控晋国朝政的邳郑、里克和他们的支持势力、原太子申生下军中的一众大夫,夺回了国君的权力。这是晋国第一次成功扼杀公卿势力,巩固国君势力。


赵氏孤儿

在晋惠公、晋怀公治理下失势的晋国大夫,于是把重新崛起的希望放在国外四处流浪的重耳。于是在外有秦国、内有晋国大夫阴谋下,晋怀公被杀,重耳即位。

晋国大夫通过重耳即位重新得势,可以通过重耳和狐偃咎犯的黄河盟誓来证明。在从秦国回晋国到黄河边时,狐偃咎犯即通过以退为进来要求重耳的封赏。对此介子推说:“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於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后来,介子推在拒绝重耳的封赏时说:“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重耳即位后“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晋惠公清除晋国大夫的成果被一扫为空。晋国大夫重新得势。在表面看来,重耳是重用贤臣,没有什么错。但同时期的秦穆公照样也用很多贤能之人,可秦国公室始终就没有公卿之患,也没见秦国大封功臣的记录。


当重耳所封的第一代功臣,如赵衰、咎犯等死后,第二代晋国大夫上台时,就开始把持晋国朝政。

晋襄公死后,因为太子夷皋还是个小孩子,于是赵衰就想迎立在秦国的晋襄公弟弟雍,结果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不同意,最后只得立夷皋,是为晋灵公。在迎立问题上,赵盾驱逐了贾季,成功把持了晋国朝政。

14年后,晋灵公成年后,因为对赵盾把持朝政不满,两次想要暗杀赵盾都失败,结果被赵穿所袭杀。晋灵公想要压制晋国大夫势力的努力失败了。

晋灵公死后,赵盾通过拥立襄公弟黑臀而赐赵氏为公族,巩固了赵氏的地位。

晋景公时,由于赵氏地位显赫,自然引起其他大夫的不满。于是屠岸贾就以赵盾杀晋灵公为理由,诛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赵氏一族,只逃出了一个小孩子赵武。这就是所谓的赵氏孤儿。

晋厉公面对依旧强大的大夫势力,想要削夺大夫势力,就以胥童杀死三郤大夫(即:郤锜、郤焠、郤至)。面对胥童要求同时处死栾书、中行偃,晋厉公一时妇人之仁,放过栾书、中行偃二人,却反过来被二人率兵所杀。晋厉公有心压制大夫势力,但心志不坚因此而死,只能怪他自己。

自此之后,晋国公室被大夫所压制,毫无反击能力。不客气的说,因为晋厉公的妇人之仁,断送了晋国。


晋悼公面对魏绛私自处死自己弟弟仆人的羞辱行为,不但杀不了魏绛,还不得不重用魏绛。这已经足以说明晋国国君权力的式微。

晋昭公时,晋国六卿形成。晋顷公时,六卿公然杀害晋国公室,分晋国封地为十邑,彻底摧毁晋国公室。此时的晋国公室只有引颈受戮的份。至于后来的三家分晋,也就不奇怪了。


晋国六卿势力

综合上文,晋国的动乱都和分封有关。分封成师,只是仇后裔被取代;晋献公分封三个儿子(太子申生、夷吾、重耳),导致几十年的动荡。重耳即位后,废弃夷吾扑灭晋国大夫势力的做法,重新大举分封,奠定了晋国大夫把持国政、六卿为乱、三家分晋的基础。晋灵公试图刺杀赵盾、晋厉公压制大夫势力失败,都让晋国大夫更为警惕晋国国君。晋国大夫通过拥立晋国君的方式,约束了晋国君想要压制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保障了自己势力不受损和发展空间。

通过晋国六卿制度的变迁,也可以看出晋国国君和晋国大夫之间的斗争。晋文公创建上、中、下三军,每军设立将一名、佐一名,合计六个职位,是为六卿。这样,既有封地,手中更有军权的晋国大夫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晋襄公时,增加新上军、新下军二军,扩大为五军十卿,不久后恢复为三军六卿制。晋景公时,增加新上军、新中军、新下军三军,扩大为六军十二卿,之后将新上军、新中军、新下军合并为新军,是为四军八卿。晋悼公时恢复为三军六卿。自此六卿形成。

和秦国一样,晋国境内也有很多戎狄。但晋国从重耳建立三军,以功臣作为将军,拱手让外姓掌握晋国军权。这和晋献公建立上下二军时,以国君和太子作为元帅完全不同。

另外一点是,晋国姬姓,在东周率领后,晋国始终想要作为周的第一大霸国,作为周朝辅臣国,因此学习周朝,想要用分封来巩固士人、贤能等的支持。但面对自己的大夫势力增长到无法掌控时,晋国国君却无力压制,反过头被晋国大夫势力所压制,最后被瓜分,也不算意外。

因此说,晋国被三分,原因就在于晋国的分封制,让大夫既有封地也有军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