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通信壳效果(5G通信壳正式发布)

5月17日,全球首款通过eSIM技术,实现4G手机秒变5G的手机壳——“5G通信壳”正式发布,该产品将优先在联通渠道面向消费者上市销售,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华为5g通信壳效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华为5g通信壳效果(5G通信壳正式发布)

华为5g通信壳效果

5月17日,全球首款通过eSIM技术,实现4G手机秒变5G的手机壳——“5G通信壳”正式发布,该产品将优先在联通渠道面向消费者上市销售。

据介绍,该5G通信壳将率先适配华为P50 Pro,官方售价799元,6月初起售,后续将持续丰富,适配更多厂商和更多手机型号。

据了解,该产品由数源科技研发生产,在参数方面,该通信壳重约52g,厚约3.2mm,采用了PU材质,颜色为仿金属灰,覆盖了三大运营商,支持双模 5G SA/NSA 频段,壳底部自带了USB Type-C 接口,可支持 USB 2.0 OTG 设备、数字耳机、连接 PC 数据传输和快充功能。

在使用方面,戴上通信壳,会自动弹框配对,按照提示即可在线开通eSIM,手机主卡与通信壳eSIM的信号将在手机状态栏中融合显示,不会造成两个网络信号的困扰。

如今,该产品的推出也印证了此前市场上关于华为5G“物理外挂”的传闻,如此一来,华为持续低迷的手机终端业务,或许能借此有所好转,也未可知。

其实,通过手机壳来改变通信方式的方案,早在十年前便有了先例。当时有一种俗称“苹果皮”的手机壳,可以让本来用于看视频、听音乐的iPod Touch 秒变 iPhone,实现拨打电话、发送短信、GPRS上网等功能,曾让人耳目一新。

后来,5G手机刚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4G的摩托罗拉Z3也曾通过外置的5G Moto Mod,摇身一变成为5G手机。相关技术发展至今,想来也应该更加成熟了。

说起来,当下需要通信壳来实现5G功能的手机厂商,恐怕也只有华为了,自被制裁以来,麒麟芯片断供、5G射频受阻已经使其手机业务进入了努力求生的阶段,后来虽然获得了采购高通芯片的机会,也只能得到“定制”的4G版本,在5G全面放量的市场可谓举步维艰。

而今,随着产能的回归以及5G通信壳的推出,华为即将推出的Mate50系列或许也能获得更多放量的机会。

总之,不管5G通信壳的功效如何,对如今的华为来讲,终归是聊胜于无的,5G问题算是得到了短期的解决,这也使得市场把目光投了向其另一大问题——麒麟芯片之上,松山湖下的存货数量虽然不为人知,但估计也所剩无几了,当这个问题的解决节点到来的时候,华为的终端业务或许会获得真正的新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