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和传国玉玺之间的关系(和氏璧本是环形)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在中国古代朝代中玉玺的地位非常高。在《三国演义》中就有得到玉玺就能称帝的典故,最终这块玉玺被袁术获得,而他也被人们称为伪帝。
不过我国历史上第一块玉玺是在秦国,不过后来就逐渐流失在了岁月中。而后世所使用的玉玺,实际上都是按照这块玉玺仿制的,而这块玉玺就是秦国的传国玉玺。
这块玉玺是用著名的和氏璧雕琢而成,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宝玉,是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上发现的。而和氏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来到了秦国,被雕琢成了传国玉玺。
不过却有一个问题,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中,和氏璧明明是环状的,为什么在秦始皇手里被雕刻成了四四方方的玉玺?
和氏璧的来历
和氏璧是存在于我国传说中的名贵宝玉,荆山之玉、灵蛇之珠为稀世珍宝,说的就是和氏璧和隋侯之珠。相传和氏璧本身是一块顽石,楚国人卞和因为和氏璧被打断了双腿,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传说中卞和是楚国的一位樵夫,一次在楚山上砍树时发现了一个溶洞。最开始卞和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洞穴,直到深入下面才发现别有洞天,而在洞穴的中心,有一块石头正在被溶洞中的地乳所浇灌。
本来卞和也以为这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只是恰巧被地乳所浇灌而已。但是这块石头却放射出了不同的光芒,卞和因此断定,这块石头必然是一块稀世美玉。
当时的楚国处于楚厉王事情,楚厉王这个人十分凶残,不过酷爱稀世珍宝。不论贩夫走卒,还是名门贵戚,只要给楚厉王献上了稀世珍宝,那么就能得到高官厚禄。
卞和也想去尝试一下,而卞和却忘记了楚厉王为人残暴的性格。卞和将和氏璧进献给了楚厉王,当时楚厉王一听是稀世美玉,急忙找来识玉的工匠。
在古代识玉的工匠被称为玉人,玉人拿着石头仔细观看了半天,最终给出了定论“顽石矣。”而楚厉王觉得,卞和是在戏弄自己,因此挖出了卞和的左髌骨以示惩戒,让卞和带着这块“破石头”滚出去。
后来楚厉王被自己的弟弟所杀,楚厉王的弟弟上位,史称楚武王。楚武王和楚厉王不同,虽然也喜好武力,但是为人却不似楚武王那么残暴,卞和认为这是一个让美玉不再蒙尘的机会。
因此卞和拖着那条左腿又来到了楚王的王宫,而楚武王和楚厉王一样,派遣玉人识玉。而玉人给出的答案依旧相同,还是块石头,因此卞和的右髌骨也被挖了出来。
就这样卞和因为和氏璧被打折了双腿,但是他依旧坚信,自己手里的石头一定是稀世美玉。慢慢地卞和的心态也从最开始的为了高官厚禄,变成了不希望让宝玉蒙尘。
直到楚文王上位,在楚山游玩时,发现卞和在楚山悲恸地哭泣,楚文王见他双腿残疾便上前询问:“天下婢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卞和回答道,我哭不是因为自身的残疾,而是悲痛的宝玉被看做石头。
楚文王听到后大受震惊,立马让工匠切开石头,果然发现了里面的宝玉。原来天下珍品皆在凡物之中,只有善认之人才能发现他,正所谓大巧若拙,而这块宝玉也因此被称为和氏璧。
和氏璧是如何被做成传国玉玺的事实上自从后唐以后,传国玉玺就已经成为了传说,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因此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是核实兵器还是传国玉玺,都需要从典籍中追寻其蛛丝马迹。
而和氏璧真正的尺寸无论是古代文献还是历史典故,实际上都没有记载。而根据战国时期的玉璧尺寸,我们可以看出来,和氏璧真实的尺寸并不大。
根据《尔雅·释器》中记载,所谓玉璧实际上是扁平之物,其中有大小孔。大孔称之为瑗,小孔称之为壁,而和氏璧实际上就是说玉环之中的孔比较小的玉环。
因此和氏璧的尺寸根本不足以制作传国玉玺,那么传国玉玺到底是用什么制作的呢?事实上在民间有两种说法,而这两种说法都有着历史依据。
第一种说法就是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的边角料所做,在《韩非子》中曾有这么一段描述。楚人卞和曾抱着包裹和氏璧的石头痛哭,其中最重点的就是抱这个字。
假设和氏璧的真的如古代的壁尺寸相同,那么绝对不会是抱着,而是捧着,或是用双手拿着痛哭。这个抱字则说明石头的重量很大,本身的体积也很大。
而根据《韩非子》中记载,包裹着和氏璧的石头实际上只有薄薄的一层,在工匠打磨后就能看到里面美丽的玉石。因此和氏璧的体积大抵和石头相同,因此很多人怀疑,传国玉玺实际上是用和氏璧剩下的材料所制。
第二种说法则是和氏璧并非玉石,而是一种在荆山之上的拉白石。拉白石是光谱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在某个角度可以出现五彩的颜色,这就是拉白石的特点。
元好问《论诗绝句》中曾言:“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知识珷玞。”这说明和氏璧最初实际上就是一种石头,在经过匠人加工打磨后,才出现光彩照人的形象。
因此很多专家都认为和氏璧是生产于荆山之上的齐白石。至于很多人都说的翡翠其实并不可能,因为直到18世纪,翡翠才由缅甸传进中国,因此翡翠并不可能是和氏璧。
结语
至于和氏璧到底是由玉石所做,还是真如专家所言是拉白石的。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定论,以上说法也仅仅是专家的推测。
而现在真正的和氏璧早已流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秦朝灭亡后再没有关于和氏璧的史料记载。因此和氏璧的模样我们只能从古籍中进行遐想和分析。
而传国玉玺在后唐以后也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不知道是归于哪位皇帝的墓穴还是在民间被损坏。不过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这件宝物终究会重归于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