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接受孤独(如何走出孤独)

1

近期疫情反扑,各地不断有小区被封控,很多人居家办公。

一开始还窃喜,觉得白赚了假期在家享受。但时间一长就受不了,说不出的难受,只盼望着能早日去上班。

焦虑不安,孤独寂寞。深深怀念起之前口诛笔伐的996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被关出毛病了?

或许《走出孤独 阿德勒孤独十五讲》能为你提供答案。

2

在这本书中,阿德勒深入剖析了: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并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走出孤独。

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生活是一切生活形态的基础,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

因此,我们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感是人的生存本能。

如何真正接受孤独(如何走出孤独)(1)

阿德勒通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社会感比天性更接近人性,也就是说社会感是人性的选择。

当人远离人群、社会,找不到生存目标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

所以,别担心,我们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

只要解除封闭,有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孤独寂寞了。

3

但是,有一种孤独,即便你整日呼朋引伴,也难以消除。

这就是由自卑所引发的孤独,也是阿德勒在这本书中重点阐述的内容。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我们心灵的一个黑洞,需要向外界索取很多东西,比如爱、存在感和安全感。

一旦索取受阻,就会导致过度自我保护,封闭内心,切断与他人的联结,从而滋生出寂寞、空虚和内心匮乏的孤独感。

如何真正接受孤独(如何走出孤独)(2)

这种源自深层自卑的孤独感是最难消除的。需要找到自卑的根源,并战胜它、超越它 。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阿德勒在他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中有非常详细和精彩的论述。

我曾在线下共读会上分享过这本书,并写了只要学会这一点,就能告别自卑和“通过它,我找到了自己从小体弱多病的原因”两篇文章。

有兴趣的朋友直接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4

阿德勒孤独十五讲,从儿童期的三种困境及自卑的心理根源谈起,抽丝剥茧,把独立人格形成的过程逐步展现,帮助读者理性客观地审视自我及与他人的关系。

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当人的某种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对社会关系的渴望与实际拥有的水平产生差距,就会感到孤独。

因此,孤独是一种主观上觉得与他人或社会隔离和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

这种孤独感是源自内心信任感、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匮乏,与外在的成功、金钱、地位、人脉等没有一点关系。

如何真正接受孤独(如何走出孤独)(3)

只有通过健全自己的人格,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意义,看清和远离虚荣、自卑等困扰,真正地对他人感兴趣,学会与人合作,在与别人的关系中获得成长,为他人做贡献,才能真正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和存在感。

5

这本书教我们学习平衡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弥补内心信任感、不安全感和存在感的缺失,走出孤独感。

这本书上的观点和很多例子,阿德勒在他的代表作《自卑与超越》及《洞察人性》中均已阐述过。

个人觉得,如果没读过阿德勒的书但想了解他的思想,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我们的内心与他人有着良好的联结,拥有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就学会了和这个世界心意相通,就算孤身一人,独来独往,也不会孤单寂寞。


作者简介:本文原创作者天道酬勤,开设头条号和公众号等自媒体号“凡人书悟”,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和读书感悟,向您推荐好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