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乡试(清代湖南乡试拾趣)
·
吴广 供图
进城应试“高中路”
清雍正元年(1723年),湖南、湖北分闱乡试,湖南即以湖湘书院改建为湖南贡院。湖南贡院位于今中山东路百货公司大楼地段。以前这一带就称贡院街。清末省教育会成立于此,便改称教育会坪,后又称教育街。
试考士子,大都从湘春门入城,经高升门(即取步步高升之意)、紫东园(取紫气东来之意),过文星石桥(取文星高照之意)、又一村(取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达贡院大门。贡院大门朝南向,院屋很宽广,只开一处大门。考生未入贡院应考,多住顺星桥(取顺乎文星得中高魁之意)一带。
考试内容,第一场考“八股文”,第二场考“经义”,第三场考“对策”和诗赋。考取后称为举人,取得举人资格,才能进京会试,会试中式称进士。成进士后可参加皇帝主持跪在御前撰写试卷的殿试。殿试录取后称“翰林”。今科不中,下科再考。唯殿试只限一次。
科举考试是省一级的称为乡试,在各省省会举行,每3年一次。乡试从农历八月初八日入场,八月十六日考完,一共9天,每3天一场。考生入场后,八九天吃、住、考试都在里面,不准出考弄一步。
贡院除正厅、过庭、内外门房、差房、轿厅等以外,就是蜂窝一样的8500间“考棚”,又称“号子”。每10个号子为一弄,一弄之间可以来往,但不能出弄。湖南贡院在今中山东路街心花园一带。考生来自全省各县,虽也有农家子弟、贫苦人家子弟,但少爷公子还是占多数。这些人是动辄需人服侍的,但是这八九天内,吃饭、烧水全都要自己动手,因此入考之前要自备九天的粮食、菜肴。每间考棚长10尺,宽8尺,棚顶是树皮搭盖的。如遇天雨,室内还要打伞。棚内只有一坐板、一桌板、一床板和几根支板木桩。棚内不准烧木柴、木炭,考生每人携带一种灯、炉两用的工具叫“五更鸡”。照明是它,煮饭、烧水也是它。有钱的考生用钢制的,以茶油为燃料;没钱的用陶器制的,以桐油为燃料。由于任何考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作文应试上,也就不觉得太苦了。但农历八月上、中旬天气还热,桐油、茶油烧得乌烟瘴气,加上饮水不卫生,患病者亦不少,病亡者亦常有所见。其时,贡院只有一处大门进出,八月初九封门,不准任何人出入,连一省之长的巡抚大人和京城派来的两位钦差大臣也要禁闭10天。那八九天内基本不能洗澡、洗脸,考生白白胖胖地进去,蓬头垢面地出来,每人要瘦几斤肉。因此那时有一民谣:相公苦,背了考篮到省府。考棚号子又漏雨,夹生饭,和盐煮,掉头摆尾做“八股”。文章没做成,肚子里敲锣鼓。
苦中作乐《踏莎行》
但也有在考棚中甚得其乐的,那大约是一些才高学博的考生,胸有成竹,文思敏捷,一场考试3天,他们顶多一天到一天半就完成了,其余时间便在号子里煮饭吃。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科,临湘名士吴獬与曾国藩之孙、有神童之称的曾广钧、魏候屏等诗友同住一弄。有一天,吴凤荪在桌板上煲了一锅火腿金钩鸡松八宝粥,3个人坐在床板上聊天;曾广钧把脚一伸,一锅已煲了2个时辰,眼看就要进口的香粥倾得钵体朝天,一干二净。3人又恼又笑,吴凤荪乃填《踏莎行》一阕以记其事:篮重腰酸,人多屋小,今年又作同林鸟。曾南吴北魏中央,谈天直到东方晓。 金铸缘空,纱笼福早,荆山自是知音少。若言把握在人为,眼前稀饭全翻了。
当时这3人尚是绿鬓少年,8000人投考,仅取举人40名,副榜20名,吴凤荪名列这一科第一名,称为“解元”,曾、魏亦均高中,传为士林佳话。范亚湘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