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三步一拜苦修经历(活120岁虚云法师终生信奉的)
#创作挑战赛#
作者:智慧小石头
“戒”是指佛经,从“戒”中领教长寿之道
被尊为禅宗泰斗的虚云法师,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享有崇高的声誉,120岁时在云居山圆寂;他在临终前给徒弟们留下一个“戒”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从佛祖那说起就应该明白了,释迦牟尼佛临入涅槃时,就嘱咐佛弟子们要以戒为师,而佛祖说的“戒”指的是佛经;因此,把“戒”说成十戒、五戒等是误解了“戒”的本意。
在佛教中,“戒”和“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佛教中的“戒”是和“定慧”相联系,由戒到定,由定到慧,以“戒”佛经为师,做到寻回自性本心,才能修到真实的智慧。
人到过60岁即进入老年了,从佛经和佛教高僧那里学习养生的智慧,使自己心静如水看淡世俗,回归人的本性;人到老年要想快乐长寿,其实就是开启了修行之路,能从佛教的智慧中吸取营养,是件幸事。
【1】想要长寿,首先要“戒”性子。
健康长寿是老年人的期望,也是人生的目标,长寿不是不死,而是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着,这才是长寿的本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呢?
按照佛教的“戒”,首先就要“戒”性子,就是要回归人的本源,人的本源是“人之初,性本善”,先天之性是纯洁善良的;如同美玉无瑕。
人在红尘中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是后天产生的;学会了暴躁、贪婪、忌妒、排斥、以及暴珍天物,阿谀奉承,这些性子都应该“戒”除,恢复平静和善良。
如果善良而平静,就会气顺心平,就会患得患失,心情郁闷或暴躁;按照中医讲:心藏神属火,心性一逆动,火就旺盛起来造成神魂颠倒,各种邪疾就会伤身折寿。
人上了年纪,就要心态平和,看淡过去不畏将来,平和自己,善待他人,不动性子,不动真气;就像杨绛先生那样的心态:“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平和的心态,她活了104岁,是履行了“戒”的真谛。
【2】想要长寿,就必须“戒”贪欲。
人们对佛教中的“戒”有一种误解,就是“禁欲”就是那些清规戒律,就是那种苦行僧;其实佛教中的“戒”的本来含义是,戒掉各种过度的、贪婪的欲望。
人到老年时候,还有许多的贪欲,比如,过去有点地位的,还贪恋着过去的迎来送往、车水马龙;愿意和他人比较,越比越来气,心平静不下来,还能长寿吗?
凡是长寿之人最大的特点是,不盲目跟风攀比,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注定的现实,就会坦然面对,心平气和毫无贪欲之心,无论何种情况平静应对,润心养性健身。
例如,89岁的两院院士秦伯益说:“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不为稻梁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求,量力而行。”秦老建议老年人学会“我不需要”,就可以摆脱很多烦恼,所以他健康长寿。
【3】要想长寿,就必须“戒”恶行善。
人不能有恶心,有恶心的人自己也倍受折磨而折寿,人到老年不能有恶的心理和行为,比如妒忌,好背后攻击他人,或以邻为壑,看不得别人好,看得别人那么坏。
比如时常有的老年人被媒体曝光,在公交车上因为不给他让座,就恶语伤人甚至动手,那不是伤的他人是伤的你的人格;也是伤害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老了戒“恶”行善,比如,善待自己,“戒”掉不良恶习,戒烟限酒,规律生活,勤于学习、运动、劳动、不暴饮暴食。
善待他人,乐于助人,爱好自然和爱护环境,善良妻儿老小,善待同事和邻里,你就会生活在快乐之中,就有了长寿的外部环境,慈眉善目的人,乐行好施的人,都是长寿之因。
感谢阅读,健康长寿与您共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