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的概述及起源(大英帝国的概述及起源)

大英帝国(英语:British Empire),指英格兰王国以及《1707年联合法令》生效以来由英国统治的殖民帝国,是历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帝国,亦被称做“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的最大面积曾达3400万平方千米。其帝国的领土及管辖范围囊括英格兰王国以及《1707年联合法令》生效以来的英国管辖的自治领、殖民地及其它类型之领土。大英帝国在世上传播英国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学、商业、价值等,帮助英国实现经济成长,并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英美两国的发展使英语成为世界通用的国际性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大英帝国的概述及起源(大英帝国的概述及起源)(1)

曾经被大英帝国统治过的地区(今巴基斯坦未包括在图中)

16世纪,英格兰殖民帝国开始萌芽,英国透过建立海上强权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体系。这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英国开始在加勒比群岛和北美洲建立官方殖民地。

16世纪,英国正式在海权方面崛起。它的内部发生了统治家族的玫瑰战争、天主教和圣公会的宗教内战、以及共和派对君主派的内战,在这一系列的剧烈动荡之中,英国开始成功孕育成熟的地方分权制度,竭力压制一人独裁专权,为日后高效、科学、法制的统治世界打下基础。而在外部,于1588年透过格瑞福兰海战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功保卫自身的独立地位,但在下一年针对西班牙的反无敌舰队却以惨败告终,但经过伊丽莎白一世的发展,英国海军逐步开始能与其他欧洲国家分庭抗礼。而陆权方面,1500年到1600年,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英法百年战争中输给了法国,所以在欧陆旧大陆发言权甚少,英国能对欧洲政治的影响力降低,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国西班牙、欧陆最强国法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三国,但是已经成为在二流国家当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都在和他国的斗争中不断累积自己的实力,急速变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对法国发动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年-1815年),与当时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兰西王国争夺欧洲以外的海外霸权;这也是英国从不插手欧洲事务、转向积极干涉欧洲的起点。此时西班牙殖民地达到饱和,于是欧洲对外殖民的焦点,全部集中在英法两国的互相斗争上,两国不相上下。第二次百年战争并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战争一样是一场单一的战争,而是由多个欧洲战争集合而成的统称,其中英国刻意奉行“只要是法国的敌人就是英国的盟友”这一政策,不断刻意阻挠法国,导致这些零碎的反法战争加总起来的时间长达一百年。路易十四掌管下的法兰西王国凭借着强大的陆海双霸权和经济实力在三十年战争后,一跃成为欧洲霸主和世界第一强国。而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为了围堵法国,组成奥格斯堡同盟,成功阻止路易十四并吞低地和联统西班牙的野心。但联盟也在数场战争中损失惨重,仍无法阻止法国的继续称霸。但针对法国的策略在18世纪中期取得成功,于1760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这标志着在英国在海权上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仅仅在殖民地面积上还输西班牙、排名第二。不过随后法国于美国独立战争中提供大量军火给独立份子,并在美军战况不利之时于1778年亲自加入战局,成功使英国失去其最重要的殖民地。

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大英帝国完成,整个时代被称为“英国的时代”,并且由英国开始改变整个人类生活模式的“工业革命”。19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席卷欧洲,西班牙的殖民地趁着拿破仑入侵西班牙而独立,间接导致英国的殖民地面在“面积上”终于成为世界第一。1815年,在联合欧洲诸国击败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成为无可置疑地世界第一强国。同样也是19世纪初期,英国累积的所有生产智慧开花结果,爆发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霸权如虎添翼。原本只能借着与法国敌对干涉欧洲事务的英国,现在可以利用其独有的工业产品掌控欧洲的经济命脉。由于这一系列原因,英国便成为了主导地球发展的“世界帝国”,此时的英国属于欧洲五大列强(英·法·俄·奥·普)之首,这五国及其后继国操纵国际事务达200年之久。而英国自己则从针对法国转为“大陆均势”,采取对各国和缓自主的策略来处理关系,使得19世纪的真正发生的冲突并不多,这段零星冲突、不发生大战的和平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为年值维多利亚女王统治英国的时代,所以又称“维多利亚时代”。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承了最后一个印度帝国——莫卧儿王朝的王位,顺利登基成“印度女皇”(英语:Empress of India),亦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个拥有“皇帝头衔”的君主,也让英国在名号上真正成为“帝国级”的国家。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所以被形容为继西班牙帝国之后的第2个“日不落帝国”,而且其名号以及历史意义都比第一代更加长远。

20世纪,大英帝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下滑,而海军和殖民方面则依然保持世界第一梯队的优势。德意志帝国在统一后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一陆军,而德意志帝国和美国所开启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冲击了原本英国在科技领域的最高地位,导致英国国力有所下降。虽然在军力和科技上显示出落后的迹象;但是在殖民地领域英国和她的老对手法国仍然非常强大,两国则扩张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占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积,法国在失去所有殖民地以及对德国的战败后,反而加速了其在海上的扩张,奋起直追英国。其中德意志帝国对英国最为挑衅,德国不但在经济和陆军上反超英国,其海军和殖民地也想彻底击败英国,英国不得不和法国、俄罗斯联手对抗,列强两极分化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胜利后,根据巴黎和会托管了大部分德国的殖民地,造成了英国殖民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多,当时英国的国土覆盖地球上25%的土地和20%的人口,成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广的国家”。1929年,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直接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国对执行地采取民主议会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导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渐开,接受了先进思想的各个殖民地开始反思英国的统治,并且谋求完全的独立。随着英国本土的民主发达,英国本土也开始放宽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领也是)的限制,包括允许当地人使用自己人的议会选举、担任政军要职。白人的自治领大多能够进一步自给自足,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亚洲的帝国殖民地却只能停留在原材料供应者的水准之上,所以这些国家即使脱离英国独立,其经济发展需要借着英联邦架构接受先进国家的的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自身开始解放殖民地、帮助殖民地民主化。随着英国国力日衰以及全球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渐瓦解,英国君主也在1948年6月放弃“皇帝(英语:Emperor)”或“女王(英语:Empress)”级别的头衔,英国降级成王国级。发生在英国前殖民地——埃及的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因为英国非但无法对埃及进行有效的干涉,甚至还需要外国援助,而且这个“外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此事件让昔日大英帝国的权威名誉扫地。英国遂改变方式,对旧殖民地不武力镇压、外交威胁,而是采取温和劝说的方式让其自由选择自己的地位,旧殖民地在独立后也愿意继续留在英联邦之中。虽然英国的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最和谐的了,但英国一开始也是以其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在20世纪民主意识未发展之前,英国也对其殖民地进行过大量的压榨。英国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础建设,主要是为了方便这些殖民地的货物能够出口到英国以满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方便英国的工业产品倾销至殖民地市场。另外,为了确保其统治的稳定,英国会利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强化当地民族问题,而英国在完全民主化之后则撒手不管、直接离开,这使得像爱尔兰、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韦、肯尼亚、苏丹、乌干达、伊拉克、圭亚那和斐济等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着不同等级的民族冲突。

2020年,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这反而让它和它所代表的英联邦诸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英联邦与大英帝国不同,英国无法在政治、外交及经济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联邦的其它成员,英国与其它英联邦成员国地位亦是平等,英国君主仅仅是英联邦的象征性联邦元首,而其他英联邦成员也可以凭着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对、否决、对抗、不遵守英国的决定。

最后,大英帝国的形成是400多年来贸易、移民与武力征服的结果,期间也有和平的商业和外交活动,是一个时代特定群体、文化、国际政治、贸易的总称。

起源(1497年—1583年)

当英格兰和苏格兰是独立的王国时就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基础。149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继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外探险成功后,委托约翰·卡博特率领探险队,发现一条经北大西洋通往亚洲的航线。卡博特于1497年航行,即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一次航行五年后,并在纽芬兰海岸登陆。他认为已经到达亚洲,并没有试图建立殖民地。次年,卡博特率领另一次航行前往美洲,但他再也没有返航。

直到16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才进一步尝试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与此同时,1533年的限制上诉法案宣布“that this realm of England is an Empire”。宗教改革使得英格兰和天主教的西班牙成为死敌。 1562年,伊丽莎白一世鼓励私掠船约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克在西非海岸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船只进行劫掠袭击,目的是建立大西洋奴隶贸易。这一努力遭到了拒绝,随着英西战争的加剧,伊丽莎白一世批准了对美洲西班牙港口的进一步私掠袭击,以及大西洋装载来自新大陆财宝的返回船只。同时,有影响力的作家,如理查德·哈克卢特和约翰·迪伊开始推动英格兰建立自己的帝国。此时,西班牙已成为美洲的主要势力,正在探索太平洋,葡萄牙已在非洲、巴西和中国沿海建立了贸易站和堡垒,法国开始在圣劳伦斯河区域定居,即后来的新法兰西。

尽管英格兰在建立海外殖民地方面要落后于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于16世纪在爱尔兰建立了第一个海外殖民地,与来自英格兰的新教徒一起定居,借鉴了1169年诺曼征服爱尔兰的先例。

海外殖民初期(1583年—1707年)

英国人的海上探险以及在不列颠岛以及欧洲大陆以外地区的移民或殖民,其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采取的积极的海洋政策。在理查德三世所建立起来的羊毛贸易的基础上,亨利七世创建近代英国海洋商贸体系,并发展英国的造船工业与导航技术。这套体系也为日后的贸易机构的建立创造条件,而像马萨诸塞湾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类的贸易企业为大英帝国海外的扩张做出重要的贡献。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次茅斯建造英国的第一个干船坞,加强建设当时还规模很小的英国皇家海军。1587年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罗阿诺德克岛(Roanoke Island,今北卡罗来纳州境内)宣布弗吉尼亚为英格兰殖民地。但这块殖民地十分短命,由于食物缺乏、恶劣的天气、海难以及当地原住民的反抗,英格兰很快就不得不放弃这片殖民地。

大英帝国的概述及起源(大英帝国的概述及起源)(2)

“对决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役”, 1796年由鲁斯伯格(Philippe-Jacques de Lzazaioutherbourg)绘制

斯图亚特王朝

1588年,正值都铎王朝的伊利沙白一世期间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争大获全胜,正式确立英格兰王国作为新兴海上强权的地位,虽然之后1590年代几次与西班牙战事的失败暂时挫败英格兰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计划。1604年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终于与西班牙签订《伦敦条约》,正式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1607年英格兰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建立第一块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后的三个世纪中英格兰不断地在海外扩张势力范围并巩固国内的政治发展。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议会在伦敦合并,组成大不列颠议会。

对美洲的殖民

大英帝国的雏形成于17世纪中期,此时英格兰已经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包括今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十三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和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岛屿,例如牙买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马等。

盛产甘蔗的加勒比地区高度依赖奴隶的工作,它是英格兰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美洲大陆南部的殖民地则为英格兰提供烟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则出产毛皮;它们从经济角度上讲没有像加勒比岛屿一样对英格兰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吸引众多英格兰移民者。

英格兰的美洲帝国正通过战争与殖民逐步扩大,例如通过英荷战争的胜利英格兰获得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不断发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断向西探索,寻求更多的可耕种土地。

非洲和奴隶贸易

1660年,皇家非洲公司成立,从查理二世国王那里获得了向英国加勒比殖民地供应奴隶的贸易垄断权。从一开始,奴隶制就是在西印度群岛建立殖民帝国的基础。在1807年废除奴隶贸易之前,跨越大西洋的奴隶有三分之一由英国运送,达到350万人。为了促进这种贸易,英国在西非海岸建立了堡垒,如詹姆斯岛、阿克拉和Bunce岛。在英属加勒比地区,非洲裔人口的占比从1650年的25%上升到1780年的80%左右,在同一时期,十三个殖民地的比例从10%上升到40%(大多数在南部殖民地)。对奴隶贩子来说,这种贸易利润丰厚,并成为布里斯托尔、格拉斯哥和利物浦等英国西部城市的主要经济支柱,这些城市构成了与非洲和美洲三角贸易的第三角。对于被运输的奴隶来说,奴隶船恶劣和不卫生的条件以及糟糕的饮食使得运输过程的平均死亡率达到七分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