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领导力解析(如何理解领导力)

今天(2022年2月27日),星期天,我继续研读《管理的实践》这本书。从第13章“组织的精神”,我学到了“3个不应该”,即

1、管理层不应该任命一个将才智看得比品德更重要的人,因为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2、管理层也不应该提拔害怕其手下强过自己的人,因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3、管理层绝不应该将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高标准的人放在管理岗位上,因为这样做会造成人们轻视工作,轻视管理者的能力。

德鲁克用“3个不应该”去强调“什么样的人不应被任命担任管理工作”,我个人理解是:从理论上应当如此,但是放在我们中国的具体企业环境下,老板或高层对于什么样的人能够担任管理工作,却是有自己的一些其他想法和思考,因为可能还有其他的现实考虑,比如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等属于灰色地带的因素,因此提拔或者任命的人,可能不一定满足上面那3个要求,这在我们现实世界里,也常常见到,不奇怪。当然,我不否认,德鲁克的这个“3个不应该”属于普世原则,对于常规的人事管理,还是有着指导作用的。

另外,对于领导力,德鲁克引用了一个储蓄银行的广告来说明它的稀缺性,这个广告的文案是这样说的,“希望不能使愿望成真,只有实实在在地去做,才能使希望成真”。我的理解是,正是因为领导力比较稀缺,所以从现实的操作层面,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组织精神的建设和管理者能力的提升,就像德鲁克说的那样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精神,在组织日常运作中确立严格的行为准则和职责,追求高绩效标准,并且尊重个人及其工作”,通过这样的努力,为领导力的建立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领导力并不等于吸引人的个性,那只是煽动人心的行为;领导力也不是“结交朋友,影响他人”,那只是推销能力。”

关于领导力,德鲁克认为,“真正的领导力”是“能够提升个人愿景到更高的境界,提升个人绩效到更高的标准,锻炼一个人的性格,让他超越原有的限制”。不得不说,德鲁克对领导力的定义确实是比较严苛的。

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德鲁克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成,用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话语就是“知行合一”。尽管“实践的过程可能比较单调乏味。实践不需要天分,只需要行动;重要的是做事,而不是讨论”。从我个人而言,我却常常是反过来做的,反思我的过往经历,我是讨论的比较多,做的相对要少,因此,平心而论,我的个人领导力确实上是比较弱的。我也认识到这一点,后续将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改进这些。

以上就是我今天学习的一点收获,分享给大家。

正确的领导力解析(如何理解领导力)(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