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6个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思想分析)
《红楼梦》以几大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书中描写的贾姓荣宁二府钟鸣鼎食、诗礼簪缨,正是中国18世纪“康乾盛世”时期贵族世家的艺术写照。与之“连络有亲”的史、王、薛诸家以及有“世交之谊”的在京在外的官吏豪强扶持照应,织成了一张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上通朝廷,下达地方,维护的是皇室官吏及其僚属的权势利益。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是荣国府里众星拱月娇宠无比的贵公子,可他偏偏“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是个“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他不仅没有按照父辈设计传统规定那样走功名仕进的道路,反而将热心为官作宰的人称之为“禄蠹”、“国贼禄鬼”,把劝诫他读书应考、谈讲仕途经济的箴言教训斥之为“混账话”,甚至把历来颂扬的忠义名节“文死谏、武死战”视为沽名钓誉。因了宝玉的种种“不肖”,做父亲的贾政曾严厉管教、痛加笞挞,结果并未奏效,反而仗着祖母溺爱,更加放纵。总之,贾宝玉是彻底蔑弃了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人生道路,把自己的全副精神全部感情放在闺阁之中,专注于姐妹丫环之间。他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而已。”
宝玉对待女儿有一种特殊的亲昵、尊重、体贴、关爱的情感和态度,小说借警幻仙姑之口,把这种情态称之为“意淫”,为“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意淫”迥然有别于唯知淫乐以悦己的“皮肤淫滥之辈”,指的是两性之间“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的一种纯情,或曰“儿女真情”。
《红楼梦》正是一部演“儿女真情”为“闺阁昭传”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以“金陵十二钗”为轴心的众多女子的形象,她们无论是贵为皇妃还是身处下贱,无论是刚强好胜还是温顺柔懦,亦即不论其身份地位、个性气质、遭逢际遇有怎样的不同,最终都归入“薄命司”中,都是宝玉同情、关切、痛惜的对象。诚如鲁迅所言,“爱博而心劳”,这是对贾宝玉思想性格的精当概括。唯其“爱博”,整天为女儿悬心、为姐妹操劳、为丫头充役,所以“心劳”,得了个“无事忙”的绰号。千百年来尤其是到了末世,在男权社会和宗法制度的迫压和钳制下,女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生活和命运,在贾宝玉的心灵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回响,所谓“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鲁迅语)。贾宝玉保有一颗相对纯真和敏感的童心,他往往承受着比各个女性悲剧主角更为沉重的精神负荷。
在众多女儿之中,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最出类拔萃,为小说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前者是宝玉的姑表妹;后者是宝玉的姨表姐。林、薛二人是在品貌上可堪对举,在性格上恰成对照,在思想倾向上又迥然异趣的一对艺术形象。小说以宝玉黛玉的“木石前盟”和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来架构和衡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以浅俗的“三角”视之。
薛宝钗鲜艳丰美、端庄典雅,林黛玉风流袅娜、高标超逸,两者都是美,都为贾宝玉所爱慕和尊重。而薛宝钗在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藏愚守拙这一深沉的性格之中,包含着对传统礼法的严格遵循和对当下社会规范的主动适应,以致免不了对宝兄弟的为人处世有所规劝和箴谏,使得宝玉发出慨叹:“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沾染上了禄蠹之气,令人惋惜,与之“生分”。只有林黛玉,从来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从来不说“混账话”,故内心深敬,引为知己。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出言尖利,任情率性,在贾府虽则养尊处优,然而精神上却孤单无依,除贾宝玉外并无真正的知音。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她内心真实的感受;“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又是她朦胧的向往。面对现实的环境,林黛玉是与之无法协调也无力抗衡的,然而她自有一种超越环境的力量,这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命运感。它集中体现在以《葬花吟》为代表的一系列诗作里。
红楼女儿之中,林黛玉是精神生活最为丰富的一个,也最清晰地呈现出自我意识,或曰主体意识的觉醒。她不像薛宝钗那样善于理智地藏敛克制和修养自己,而较多地任性而行、任情而发,读曲、逞才、教诗、犯忌都属个性的自然流露。她十分珍惜与宝玉之间的挚爱真情,尽管曲折回环缠绵郁结,终究心证意证生死不渝。宝黛之间不仅是人生态度上的认同,更是思想情趣上的投合和精神气质上的默契。二者与其说是长期相处的理解互信,毋宁说是与生俱来的前盟旧友。黛玉之泪为宝玉的不自惜而流,谓之“还泪”,那么她最终为宝玉“泪尽夭亡”也就是“求仁得仁”、无怨无悔的。因而林黛玉是全书中理所当然的第一女主人公。按作者的原构思,黛玉逝后,宝玉宝钗成就“金玉姻缘”,终因二人志趣迥异,宝玉悬崖撒手,弃而为僧。即所谓“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贾宝玉的独特个性和人生道路不是偶然出现的,有其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原因。清代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旧制度已经老天拔地,所谓“盛世”不过是回光返照,就如书中赫赫扬扬已历百载的贾府已经运终数尽、无可挽回。在衰象和危机全面呈露的同时,异端的、具有新质的幼芽也在萌动。
小说通过主人公贾宝玉所体现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两性关系中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和人的感情的尊重,正是近代意义的初步民主思想和平等观点,它和晚明社会及清代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彼此呼应、相互影响。这一思潮的核心是倡扬人的自由天性,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其内涵和性质近似于西方近代的人文主义。
本文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须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