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来源于生活(修行在生活)

修道修行修心,须达真静,才能神不虚耗,方能守真。

如不能做到真静,因欲“牵之”。需收敛心神,节制欲望,回归虚无,虚己守静。

《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在世俗中修行,每日必花时间守静。起于心而表露于形,相由心。

行不端,则心必病;心不澄,则行比倚。心念不专,淫念骤起,即惊其神,气必散。

凡夫无明,故神气散,精泄耗,好色者终日神情恍惚,虽行未动,神已游走。若行已动,则罪孽即造,追悔莫及。

眼耳鼻口意。无论善恶之言,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是为上乘。

心澄意清,则万物自寸于心,而心自正,心神不耗,意守真常。

言多则必失,寡言亦不可,寡众之间,取其中和,则圆满自然,是为真道。

不可不言,不可多言,不可言明,不可赘述,恰到好处,既是修口之道,合理合理。

修行之人,须积口德,修好自身,再设法度人,劝人行善积德,弘扬善法,才是真道。

无论何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作为凡夫,不必替天断判人之功过,是否善恶,自有天道判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修行来源于生活(修行在生活)(1)

你我各自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不过是大道展示出来的万千情态。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通过外相而参悟背后的真一之道,借假修真,此等人间事,即是世上最值得的修行。

人生难得,三包难闻,做好人即修行。天理良心,自然规律,真善美是每个人心中的底色。

奇哉奇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戒定慧而可以证得。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你与神同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