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

良 渚 小 鳄 鱼 认 证 分 割 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

《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泓澄潭水一盆油。

掩映橘林千点火,

最爱东湾北坞头。

湖山处处好淹留,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6)

湖苕方言地图

战国·菰城

【发源】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7)

湖州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良渚文明。在良渚文明系统中,湖州有个杨家埠遗址。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8)

*良渚文明是个神奇的文明,有详实的资料证实,良渚文明存在地域分工,比如出土玉器最多的良渚古城本身不产玉,玉器来自别地。同样属于良渚文明系统的苏州地区,是良渚文明的粮产地。而且良渚文明遗址最密集的区域也是苏州,这是苏杭的第一次合作

【建城】

以往的地方文献大多会说,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被封到吴墟(读“区”),便在太湖南岸建县,叫菰城。但实际上春申君黄歇为了避祸,申请改封到吴不是在考烈王十五年,而是考烈王二十二年。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9)

《乾隆·湖州府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乾隆·湖州府志》写“时楚灭越属楚,楚以其地立菰城县”。说明建立菰城的主事者应该是楚王,而不是春申君黄歇。在《同治·湖州府治》之前的方志都说菰城是春申君黄歇的封地,但没有说是黄歇到了吴地才有的菰城。《同治·湖州府治》首创了后者说法,并且为后世方志沿用。应该说,湖州建城实际是在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年)。

菰城县属春申君黄歇的封邑;

春申君黄歇设置菰城县;

春申君黄歇建立菰城;

这3句话都是不同的意思。古代地方志大多含糊,意思混淆。更何况菰城和菰城县也是不同的意思。从早期的地方志含义来看,春申君黄歇转封到吴墟的时候,菰城已经是县了。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0)

下菰城遗址

秦·会稽郡 乌程县

【州域】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在菰城设乌程县。

“乌程”二字源自秦时乌巾、程林二氏(两家善于酿酒)——这种说法主要是来自湖州本地的传统方志和有关文献,如东晋顾长生的《三吴土地记》云:“秦时程林、乌巾二家,能酿美酒。县有乌亭,即古之乌禾乡,乌氏所居乡也。

但也有清代以来的朴学家发现,江浙地区多有以乌、姑、於、无开头的名称,叫“齐头式地名”,是百越语的特色词汇(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齐头式地名”已被证明是有实义的)。

所以“乌程”未必真的就是乌巾、程林。

甚至著名的《嘉泰·吴兴志》中直接说“乌程”和“菰城”是谐音的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1)

[宋]谈玥《嘉泰·吴兴志》卷一(民国三年嘉业堂印本)

再看宋朝《太平寰宇记》引司马彪的《后汉书·郡国志》:“郡国志云乌程氏居此能醖酒,故以此名县。”这里不知“乌程氏”是指乌氏、程氏还是单个乌程氏?这时候描述就开始混乱了。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2)

*不过我在《后汉书·郡国志》原本中没有找到原话(见下图),可能是宋朝人的“私货”。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3)

[刘宋]范晔[晋]司马彪《后汉书》卷二十二(宋朝白鹭洲书院刻本)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4)

[刘宋]范晔[晋]司马彪《后汉书》卷二十二(同治八年金陵书局清刻本)

东晋张玄之的《吴兴山墟名》记载:“昔有乌巾者,其家善酿美酒。并不说和乌程得名有关

可以看出,“乌巾”可能是当时的本土家族。“乌巾者”善不善于酿酒,和“乌程”得名也未必有关系。

我翻了十几本相关古籍,所有将“乌程”得名与“乌巾、程林”联系起来的,最早见于各本方志引用东晋的《三吴土地记》。但《三吴土地记》已经失传,原文不得而知,不排除是古代方志的擅自发挥。

郑元庆《石柱记笺释》引《寰宇通志》云:“乌亭在昇山上,王羲之造,以乌巾氏所居也。”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5)

↑《吴兴志续编》记载。欧余山也就是现在湖州城东的昇山,又叫欧亭台。而欧阳又是来自越人的姓氏。这又无疑暗含了“乌程”的“乌”为百越发音的无限可能。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6)

《嘉泰·吴兴志》记载乌禾乡是乌氏居住的地方。而乌禾乡在昇山一带,昇山旧名欧余山。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7)

《吴兴备志》记载得很明确,欧余山(昇山)有欧阳亭,诞生了欧阳氏。而上文又说到菰、乌是谐音的,乌亭在欧余山(昇山),乌氏居住的地方是乌禾乡。可以得到的推断是,其实“乌”是当地越人的发音,“菰”才是对这个本土发音的音译,或含有双关含义。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8)

真正的决定性证据出现在湖州出土的文物。民国的《安昌里馆玺存》书(见上图)中收有一方战国楚玺“(乌)呈之鉨”。{鸟於}字从“鸟”,“於”声,即“乌”字繁构,亦见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逸诗》:“交交鸣(乌)。”

近年西安市相家巷出土的秦封泥中也有“乌呈之印”,“程”字亦作“呈”。可证“乌程”本作“乌呈”,並不是善酿酒的乌巾、程林两家人家。

“乌程”之地名先秦时早已存在,并非秦代所改。汉以后则写作“乌程”,反而更接近原本的写法,而“菰城”也很可能如《嘉泰·吴兴志》中所说,是个谐音。秦汉的乌程,其实是“於呈”。而“於呈”可能和“於潜”等地名同出一脉。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19)

两汉·会稽郡/吴郡 乌程县

【州域】

西汉时期,湖州地域属于会稽郡的乌程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0)

*有趣的是,此时会稽郡又叫吴郡。因为会稽郡的郡治在吴县(今苏州),而且会稽郡又属于西汉初期(七王之乱前)吴国的封地,所以会稽郡又可以称为吴郡。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1)

直到东汉时会稽郡中分出了吴郡,会稽和吴才从概念上分离了。东汉时湖州地域仍然属于吴郡。

【设废】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设置十三个刺史部(州),江浙地区都属于扬州刺史部。不过此时的刺史是中央派到地方的检察官。到了西汉末年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废除刺史部,改为州牧,州就变成了名义上的地方一级政区。所以东汉时,湖州地域属于扬州下的吴郡的乌程县。

三国·吴国 扬州 吴兴郡

【州域】

三国时,湖州地域属于吴国的扬州。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2)

三国区劃图 via苍天熊猫

吴末帝孙皓宝鼎元年(266)分吴、丹阳二郡部分地区设置吴兴郡。吴兴郡是个晚出的郡,面积也不是很大,但却包含乌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故鄣、安吉、原乡、於潜诸多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3)

于是吴兴郡、吴郡、会稽郡合称“三吴”。有趣的是,这时候的文献也印证了上文,即会稽郡一开始也叫吴郡。

【设废】

吴大帝黄武元年(222年),析乌程、余杭置永安县(后更名武康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4)

东汉·吴兴郡历史与方言

两晋南北朝·扬州/吴州 吴兴郡

【州域】

西晋到隋朝以前,湖州地域属于有名的吴兴郡。吴兴郡北界到今宜兴滆湖,东北界到太湖西山岛,东界到今平望汽车客运站,东南界到杭州武林山。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5)

西晋时吴兴郡示意图 via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设废】

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分乌程西乡置长城县。这个长城县和北方的长城没有关系,根据古代湖州府志记载,因为长城县建城时为长方形,所以叫长城县。

东迁县是个神秘的古县,原址不在东迁镇,而在旧馆镇。唐开元二十九年,刺史张景遵在东迁县故地置太湖馆,大历九年刺史颜真卿改成东迁馆。正元十年刺史于邮因东迁馆靠近昇山馆,将东迁馆往东搬到严村。原本的东迁馆故地就变成了旧馆。

根据《太平御览》引《吴兴记》记载,东迁县西界在孺子山,西界在平望官河北境,也就是现在的平望汽车客运站,北界在太湖洞庭山,南界在仙潭,也就是现在的新市镇。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6)

太康三年(282年)因县境内武康山(今铜官山),改永康县为武康县,县治迁往前溪北。

此时的安吉县县治在天目乡(今孝丰镇)。

故鄣县县治在今安城镇古城。

乌程县县治在今下菰城遗址。

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升吴兴郡为震州,治乌程县。因震泽(今太湖)得名。辖境约当今浙江省湖州市所属全境、太湖大部分和临安市,以及杭州市余杭区东北部。太平元年(556年)恢复为吴兴郡。

隋朝·吴州 乌程县/吴郡

【州域】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大将杨素平定南陈,吴州(吴县)改名为苏州。二月,南陈吴州刺史萧瓛被吴人推举为头领抵抗隋朝,最后被困在太湖西山被捕。南陈彻底灭亡。废吴兴郡。

仁寿二年(602年),置湖州。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7)

废郡置州后,这些细密的州又导致了管理繁杂的问题,然后隋文帝又走入了前人的老路——再增加一个大的政区。

*隋朝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曾经有过总管府一级的建制。北周为隋替代前,曾经设置了28个总管府。隋朝继承了这个遗产,并且在开皇九年统一后推向全国。

此时江南地区属于吴州(今绍兴)总管府。可以说湖州地域的顶头主管是吴州总管。

废郡置州再增设总管府,在隋文帝身上达到了左脚蹬右脚的效果。

*隋炀帝即位后,立即废除了总管府制度,湖州地域再次为中央直管。隋炀帝废除总管府有历史背景。隋文帝于仁寿四年(604)七月“病死”,炀帝柩前即位,对外封锁消息。直到八月,方奉灵柩回大兴城。这个突然变故引起其弟、并州总管府总管杨谅的怀疑,举兵讨伐。这次叛乱虽被勘定,隋炀帝却因此对手秉军民治权的总管们极不放心,遂有大业元年正月初一“废诸州总管府”之举。其意在削夺地方主要官员的权限,改地方集权体制为分权体制,以预防形成对抗中央政府的的反叛势力。从隋炀帝绝不宽赦杨谅余党的态度,就可窥出他对地方集权的忧虑。

然后隋炀帝又要管全国300多个州,于是大肆合并州,又于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郡,将他父亲弄的州改回几百年前的叫法。比如苏州改名吴郡,杭州改名余杭郡,吴州(今绍兴)改名会稽郡,常州改名毗陵郡,扬州改名江都郡等。这番骚操作导致的地方行政僵化是隋末动乱的助推器。

此时湖州被一分为二,北部的乌程县归吴郡管,南部的余杭县归杭州管

设废

隋平南陈后,大规模推行北方已有的废郡置州改革,底层逻辑是将原本地方一级大政区打散、下沉,再将二级政区——郡废除,实现地方政区的州、县二级的扁平化结构。

开皇九年(589年)废吴兴郡。在湖州地区废除长城县(今长兴)、东迁县(今南浔区)并入乌程县,属于苏州。废除武康县并入余杭县,属于杭州。废除安吉县故鄣县原乡县并入绥安县,属于宣州。

仁寿二年(602年),置湖州,治所乌程县。又恢复长城县武康县,归湖州。原属宣州的绥安县又劃给湖州。

隋炀帝即位后,又进一步并省了一些州县。大业二年(606年)又废湖州,武康县改属杭州。改长城县义乡县(非古义乡县,古义乡县此时并入义兴县,属于常州),和乌程县同属于吴州(吴县)。大业三年(607年),又把所有州改为郡。宣州叫宣城郡,杭州叫余杭郡,吴州(吴县)叫吴郡。武康县属于余杭郡,义乡县乌程县属于吴郡,绥安县改属宣城郡。

隋朝废义兴郡(原辖阳羡、国山、临津、义乡四县),改为义兴县。太湖中、北部大部分水域和洞庭西山被劃入义兴县(见《隋书》卷三十一)。湖州第一次失去了部分太湖水域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恢复吴兴郡,治乌程县。此时吴兴郡仅含乌程县、武康县2县。

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梁王沈法兴据长城县,设长州,恢复安吉县。

唐朝·江南道/江南东道 湖州

【州域】

唐朝时,湖州地域属于湖州,而湖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在不同时期又属于不同主官(没办法,唐朝很长,很乱)。

唐朝第一个皇帝李渊在称帝的第一年武德元年(618年),就宣布废郡置州,天下响应。于是湖州地域再一次有了现在的名字,不同于苏州曾改名平江,杭州曾改名行在,湖州这之后从未改名。

贞观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合全国州,将全国分为十个道。湖州便属于了江南道。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并将原属于岭南道的福建地域合并入江南东道。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8)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分江南东道为浙江西道、浙江东道、福建道,每道设节度使或观察使,“道”的长官成为事实上的地方军政一把手。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十一月,改封韩滉为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 建中二年(781年)六月,韩滉改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等使。直到787年韩滉去世,朝廷把浙江东西道一分为三。这期间湖州就属于浙江东西道。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29)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钱镠请封吴越王,被朝廷拒绝,后被封吴王。可以说这时候湖州又属于钱氏吴国。

【设废】

隋末,湖州地域先后为沈法兴、李子通、辅公祐占据,先后在长城县置长州(后又改为绥州、雉州),在武康县置安州(不久又改为武州),在绥安县置桃州,又恢复湖州,只领乌程一县。后又在绥州(长兴)置安吉县,在雉州(长兴)置原乡县。不一而足。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吴王李子通灭沈法兴,改武康为安州;次年改为武州。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这些临时设置的州都被废除。废武州,复置武康县,仍隶属湖州。以原乡县、安吉县并入长城县。湖州有乌程县、长城县、武康县。高宗麟德元年(664),又从长城县分出安吉县。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分武康东境17乡置武源县,县治设下兰山南,为德清建县之始。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易武源为“临溪”。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名“德清”,县治迁百寮山(今百凉山)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吴兴郡为湖州,德清、武康属之。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武康县治迁余英溪北。

五代·吴越国 中吴节度使

【州域】

朱温篡唐后,钱镠被封为吴越王,湖州便属于吴越。

吴越内部也分节度使。五代十国时期,湖州属于吴越的中吴节度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0)

【设废】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因避讳,长城县改为长兴县。

宋朝·两浙路 湖州/安吉州

【州域】

宋朝时,湖州地域属于两浙路湖州。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1)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国王钱镠奏请割吴县南地与嘉兴县北境建立吴江县。原属苏州府吴县的绮川乡、感化乡、范隅乡,原属苏州府嘉兴县的久詠乡、思贤乡建立吴江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2)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湖州割乌程县的震泽乡的东部、澄源乡入苏州吴江县。此时湖州失去了从秦朝建县以来,东乡的一块重要区域。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3)

事情又发生了转机,北宋淳熙五年(994年),三山岛随太湖东山劃归湖州乌程县。此后一直到明朝洪武五年,湖州一直管辖太湖三山岛(时属灵寿乡洞庭里)。

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湖州为安吉州。

关于湖州被改成安吉州,有一段被隐藏的残酷历史,即“霅川之变”,为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湖州人潘壬、潘丙拥立赵竑为帝,后被讨平的事件。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4)

*赵竑,原为宋太祖次子秦王赵德芳后裔。南宋宁宗无子,嘉定十四年(1221年)立赵竑为太子。丞相史弥远得知赵竑痛恨他专权祸国,很是恐慌。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病死,史弥远深夜密诏宋太宗长子燕王赵德昭的后裔赵贵诚进宫,强迫杨皇后废赵竑为济王,并伪造宋宁宗遗诏,说立赵贵诚为太子,改名赵昀。赵昀记为,是为宋理宗。赵竑奉命迁居湖州。

湖州人潘壬、其弟潘丙、堂兄潘甫对丞相史弥远专权祸国极为不满,暗中策劃拥立赵竑为帝。并在宝庆元年(1225年)联系了山东义军将领李全。但李全刚接受朝廷诏安,其实不想出兵,只是口头承诺援助。约定举兵起事的日子到了,李全按兵不动。潘壬怕事情谢露,临时招募乡间游杂千余人,按照李全士兵的装束,半夜进入湖州城,说自己是山东李全麾下,要见济王赵竑。赵竑听说城内变乱,换上破衣畔进井里,结果还是被潘壬一行找到。潘壬、潘丙、潘甫拥赵竑进州治东狱行祠,在厅中放龙椅,将黄袍披赵竑身上。赵竑哭辞不从。潘壬又以死相逼,非要拥立赵竑为帝。赵竑不得已只能顺从。湖州知州谢州卿一干人等又进入祝贺。潘壬又以赵竑名义发出布告,说率精兵二十万讨伐奸臣史弥远。城内百姓都被惊动,走近观看发现精兵实际上是太湖渔民和巡逻兵卒。

赵竑明知道事情不可能成功,马上和湖州知州谢州卿商量出卖潘壬。一方面赶紧向朝廷汇报,另一方面率领湖州士兵讨伐潘壬。潘壬逃到边境楚州(今淮安市),被人抓获,送到临安处死。没逃的潘丙、潘甫也被处死。史弥远对赵竑竟也不放过,一方面向上谎称赵竑生病,派了所谓的医生给他看病,另一方面矫诏逼赵竑自杀。然后对外宣称赵竑病死了。宋理宗也不想追究。

宝庆二年(1226年),朝廷改湖州为安吉州。直到蒙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平定江南后,安吉州才恢复为湖州。

【设废】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5)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6)

北宋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年),湖州的吕山巡检司移到太湖西山的甪头,而这时候太湖东山一并归甪头巡检司管辖。此时太湖三山属于湖州灵寿乡洞庭里。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7)

大元·江浙行省 江南浙西道

【州域】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首次建立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治杭州。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劃江而治,长江以北归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长江以南归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8)

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置江南浙西道。此时湖州地域就属于江浙行中书省下面的江南浙西道。

【设废】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安吉州为湖州路。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26年(1366年),改湖州路为湖州府。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元年(1295年),升长兴县为长兴州,仍属湖州路。

大明·浙江行省 湖州府

【州域】

明朝时,湖州地域叫湖州府。

明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应天府,以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级单位为直隶。洪武九年(1376年)变更地方行政区劃,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朱棣篡位后改为顺天府)、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

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湖东山复归苏州府吴县。

嘉兴、湖州在朱元璋洪武年初期属于(南)直隶,洪武十四年(1381年)后归浙江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在巡抚上,有时候归浙江巡抚,有时候又归应天巡抚。在道上,归嘉湖道。

湖州府有7个县:乌程县、归安县、长兴县、武康县、德清县、安吉县、孝丰县。

【设废】

大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因安吉南境地广,山岭崎岖,去县甚远,管理不易,民多滋事,因分安吉县南境孝丰、天目、鱼池、灵奕、金石、广苕、浮玉、太平、移风九乡置孝丰县,县治即在古安吉县旧址。又割长兴县的荆溪、顺灵、晏子3乡入安吉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39)

《成化·湖州府志》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1507年),湖州知府何显疏请把安吉县升为州,并将孝丰县归安吉州。此时湖州府领1州(安吉)、6县(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孝丰(又属安吉州))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0)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1)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2)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3)

《万历·湖州府志》

成化十八年(1482年),分甪头巡检司置东山巡检司,驻太湖东山。在此之前,太湖水域及诸岛都属于甪头巡检司管辖。

大清·浙江省 湖州府

【州域】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4)

清朝前期延续明朝的行政,叫湖州府。

雍正二年前,太湖归江浙太湖营管理。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江浙太湖营分成江南太湖营和浙江太湖营,各自管辖太湖。江南太湖营管东山和江南省沿岸,浙江太湖营管西山、太湖广大水域和浙江省沿岸。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5)

《太湖營汛輿圖》清道光20年前後(1840年)

旧制设江浙太湖营游击一员剳驻西山……将先设游击专隶浙江各分疆界管理……江省参将仅驻湖东南一面。

意思是江南省太湖营只管东山,而太湖其他区域仍归浙江管理。看下图更直观。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6)

道光十二年(1832年)《皇朝一统舆地全图》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7)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8)

道光四年(1824年)《浙西水利备考》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杭嘉湖道,湖州府属于杭嘉湖道,一直到1914年改名为钱塘道。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49)

道光廿二年(1842年)《皇朝一统舆地全图》

清朝的大部分时期,湖州府下设乌程县、归安县、长兴县、武康县、德清县、安吉县、孝丰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0)

光緒十三年(1887年)《皇朝直省輿地全圖》

到了清末,湖州在太湖的水域进一步减小。大致为浮渚岭(现讹称父子岭)-大雷山-厥山-胡溇一线。

从以下地图也可以看到,乌镇属于湖州,而对岸的青镇属于嘉兴。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1)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清帝国全图》浙江页

【设废】

雍正十三年(1735年)末乾隆元年初,太湖水利同知改为抚民厅,移驻东山,割吴县东山入太湖厅,加督捕衔,专理民事,隶苏州府。同时洞庭西山只有鼋山归江南太湖营,其他均归浙江太湖营。此时湖州拥有大半的太湖。

乾隆十一年(1746年),洞庭西山钱粮事宜劃归太湖厅管辖。乾隆十八年(1753年),洞庭西山又劃出太湖厅。乾隆三十二年,西山的命盗案件又归太湖厅管理,至此太湖厅正式成立。

太平天国兵下江南后,咸丰十年( 1860年),洞庭西山劃入清朝浙江湖州府。同年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率部攻占太湖西山,次年二月又占东山,在此设太平天国东珊县,辖东、西山。

同治二年(1863年)秋,清军攻陷太平天国苏州郡,废东珊县。洞庭西山从湖州府劃出,复归苏州府吴县,但民事仍属太湖厅。甪头巡检司并归太湖厅。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2)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浙江图》(局部)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析太湖厅于洞庭西山置靖湖厅,设抚民通判,隶苏州府。自此原属湖州的西山及周边水域正式全部属于苏州管辖。

民国·钱塘道/第2区

【州域】

民国时,改清朝的杭嘉湖道为钱塘道。民国3年(1914年)设道制。于是湖州地域的一级行政区劃为钱塘道。此时基本不存在府一级区劃,道管县。湖州府城改为吴兴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3)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4)

1926年帝国陆地测量部《上海》(局部)

1927年废道制,所属各县直属浙江省。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5)

上海地学社《浙江省明细地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浙江省将全省重新劃分为9个区,次年5月,行政院正式核准。浙江省第2区驻吴兴县,辖吴兴、安吉、长兴、武康、德清、昌化、余杭、临安、孝丰、於潜共10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6)

1938年亚新地学社《浙江省明细地图》(局部)

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1月,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浙江重新劃全省为十区。湖州地域仍属于第2区,驻安吉。辖安吉、孝丰、武康3共县。其中武康仅辖西部,武康东部及县城属于日占区。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7)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8)

解放后·嘉兴专区/湖州市

【州域】

解放后,湖州地域先后属于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1949年于吴兴县城区置“吴兴市”,1950年改为“湖州市”。

【设废】

1949年7月,苏南行署区组建太湖剿匪指挥部,初期总指挥部开始设在吴县光福镇,后来移到东山半岛。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59)

1950年4月15日,太湖区行政办事处(通称“太湖办事处”)成立,直属于苏南行署区,统一管辖太湖所有的湖面、岛屿和沿湖港口码头要地,配合剿匪指挥部作战。苏、常、湖三州都失去太湖管辖权。浙江省所辖的南太湖区域劃归南太湖区行办事处,南太湖与湖州割离。

1953年,太湖办事处改为震泽县。自此太湖全境属于江苏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60)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61)

1960年11月,嵊泗从浙江省劃入上海市。1962年,嵊泗又从上海市劃回浙江省。所谓的嵊泗换太湖实际发生在1959年,震泽县撤销,并入吴县,太湖全境归江苏。而嵊泗上一次从江苏劃入浙江发生在1953年。很多人所认为的嵊泗换太湖,实际上是发生在不同年代的多个事情。而且前因后果相当复杂,不可简单说成是地域的交换。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62)

参考资料

[1]沈文泉.菰城置县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2):71-72 80.DOI:10.13690/j.cnki.hzyxb.2013.02.003.

[2]胡恒.清代太湖厅建置沿革及其行政职能变迁考实[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5):184-190.DOI:10.19563/j.cnki.sdzs.2014.05.024.

[3]王旭.从基层区劃调整看宋代苏、湖两州边界变迁[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03):56-62.

[4]张哲星. 居越而夏:先秦秦汉越地的华夏化进程[D].华东师范大学,2022.DOI:10.27149/d.cnki.ghdsu.2022.001553.

[5]宋可达.界线、归属、表达:明代江南士人的身份认知[J].历史教学问题,2022(03):30-37 200-201.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63)

良 渚 小 鳄 鱼 认 证 分 割 线

湖州沧桑变化有哪些(湖州的前生今世)(6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