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空军逐渐成为了各国军事实力构成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新中国在刚刚成立的时候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也没有能力生产自己的战斗机。

只能使用从国民党那里夺来的飞机,其和世界先进的战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2)

▲苏联援华的歼击机

为了提升我国空军的战斗力,国家领导人对于自主生产歼击机一事十分重视,他们最终选定了沈阳112厂承担制造国产歼击机的重任。

在那个物资匮乏,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年代里,112厂的员工们用惊人的付出,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在新中国空军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112厂承担重任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很快就投入到了抗美援朝的战斗之中。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的空中优势给志愿军战士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虽然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方面给予了我国一定的空军支援,并为志愿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飞行员,但是没有自主喷气式战斗机的生产能力,依然深深地困扰着我国空军的建设。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3)

▲志愿军空军飞机群

在战争进行的同时,我国国内的三大改造运动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全国各行各业都处于建设的起步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能够给予的资源扶持也相对有限。

在这种局面下,国家领导人依然将歼击机生产工作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在经过考察之后,他们选择由沈阳112厂承担制造歼击机的工作。

一来,这家工厂之前就接触过飞机维修工作。

再者,当时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础比较好,而且距离苏联更近,有利于和苏联方面进行交流。

1952年7月,112厂正式承接了这一任务,他们被要求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修建全新的生产车间。

似乎按照苏联专家的指导就可以顺利研发了,但当时摆在112厂面前的困难其实有很多:

首先是当时他们还需要承担维修战机的任务,这让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投入到新车间的建设中。

再者,当时他们在设备方面也存在短缺,而且工人的知识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暂时不能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4)

▲112厂员工与苏联专家合影

党中央得知这一情况后,也做出了批示,他们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量的优秀工程师进入112厂,投入到厂房的建设之中,也能分担飞机维修工作的压力。

与此同时,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还从紧张的经费中,拨出两亿元,划交112厂帮助他们订购所需的设备。

当时我国的运输行业并不发达,一些大型器械的运送要耗费不少人力。

为了国产战机的制造,凡是牵扯到112厂的订单都被排在了最前面,这让112厂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扩建,逐渐有了先进飞机制造厂的样子。

国家领导人知道喷气式歼击机的建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此他们要求航空院校将更多的毕业生分配到112厂,这让飞机制造团队,能够不停补充新鲜血液,保持着极高的工作效率。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5)

▲112厂旧址如今已成博物馆

当时几乎所有关于112厂建设的会议都是由周总理亲自主持的,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更是多次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并对112厂的员工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这足以显示出当时国家领导人,对于喷气式歼击机制造任务的空前重视。

二、艰苦奋斗

在国家支援的同时,112厂的工人们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因此他们每个人都付出了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

在接到这一任务的时候,抗美援朝战争还未结束,112厂的工人们还要为前线部队进行飞机维修。

他们在结束每天的维修工作后,还要投身于新车间的建设之中,但当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112厂的厂长知道厂内员工,大多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只能从事较为简单的飞机维修工作,对于生产零件的流程和方法一窍不通,这显然会拖累工程的进度。

为此,他要求除后勤保障岗位上的职工外,每个人都要去工厂的业余学校,学习相关知识。而且鼓励各个科室和部门,开设脱产或者半脱产的培训班。

当时112厂有不少从天南海北调集来的机械工程和航天专家,这些人就成了工人们的老师。

工人们也拿出了全部的业余休息时间,投身到学习之中,他们对于飞机制造和组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为了提升工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厂领导还将考工定级和学习成绩进行了挂钩,在这种制度推行后,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也变得更高了,大部分工人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也达到了苏联专家的要求。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6)

▲当时的生产车间

1954年10月,虽然飞机制造车间尚未完全改造完成,但党中央已经认可了112厂的研发实力。

于是,向他们正式下达了仿造苏联转让的米格-17F式喷气式歼击机的任务,它在被112厂仿制成功后被正式命名为歼-5型飞机。

和这一任务一起下达的还有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在1956年国庆前,必须试飞成功,并在当年的国庆阅兵典礼上参与检阅。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7)

▲1956年国庆阅兵仪式

在命令下达的时候,苏联方面还没有将资料准备好。

112厂的工人们只能拿到少部分的图纸和其他资料,他们依靠着有限的资料钻研制造和组装技术,分析苏方图纸的绘制细节,这些准备工作,让他们在后来的工作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1955年3月,苏方提供的全部资料,终于传到了112厂工人的手里,此时他们才知道,这架飞机是由一万多种零件,二十五万多个零件组成的,这样繁杂的工作量让工人们感到一筹莫展。

此时,苏联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整个飞机制造装配过程可以分成四步,循序渐进来进行:

  • 第一步是用苏联方面提供的部件组装飞机。
  • 第二步再用组合件组成部件,然后进行装配。
  • 第三步则是从零件开始,先配成组合件。
  • 最后一步,再重复第二部的过程。

与此同时,零件生产线的工人们也要学习零件的制作,最后再用国产零件重复第三步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缩短学习时间了。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8)

▲技术人员在设计图样

112厂的工人和领导,接受了专家的提议,工人们依靠苏联方面提供的零件,熟悉了飞机的配装流程,生产线的工人也有了模板作为参考,这让工人们的学习时间大大缩短,只用了三个月就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流程。

之后的十个月时间里,112厂的工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国产喷气式歼击机的制作当中,他们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最终在1956年7月,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终于完成了组装。

三、惊艳亮相

在1956年7月19日清晨,一架银白色的歼击机停靠在沈阳城郊的机场跑道上,在朝阳的映射下熠熠生辉。

机头上醒目的“中0101”字样表示着其特殊的身份,这架中国人自主制造组装的飞机,正等待着首次试飞。

为了能够保证试飞的质量,空军方面派出了曾经在朝鲜战场上,多次击落美军飞机的王牌飞行员吴克明来试驾。

这位久经沙场的英雄在第一次看到中文仪表盘时,内心也是激动不已。

在他示意调整完成后,机场跑道两边升起了两颗绿色的信号弹,吴克明看到信号后启动了飞机,随着一阵轰鸣声,飞机成功飞上了蓝天,并完成了几个预定动作,看着飞机身后拉长的白线,在机场围观的工人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9)

▲接受采访的吴克明

但此时112厂的厂长牛荫冠还不敢放松,直到吴克明安全着陆之后,他才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国的第一次喷气式歼击机试飞,至此也宣告成功。

在1956年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112厂举行了隆重的签收仪式,并正式批准歼五飞机投入批量生产,在仪式当天聂荣臻元帅也来到了现场,对112厂的成果表示了祝贺。

次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成功制造了新式喷气式歼击机,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10)

▲中0101号歼击机

在当年的10月1日国庆阅兵式上,出现了四架歼五飞机组成的编队。

这个编队的规模虽然比开国大典上的飞行编队要小,但是毛主席在看到飞机飞过的时候,还是激动地指着这四架飞机,对前来观礼的国际友人们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外国使节也对此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是什么机型(我们自己的飞机)(11)

▲歼20战斗机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完善的飞机研发团队和生产加工体系,我们的国产歼击机更是跻身于世界领先行列。

在回顾空军一路走来的历程中,112厂员工以及其他航空人的努力,是不应该被忘记的,正是有他们的忘我付出,我们才能够拥有如今辉煌的成就。


注:

本文关于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生产过程的内容,参考自《中国歼击机的摇篮——记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诞生》,刊登于《党史纵横》1999年第10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