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经典诗前十名(辛弃疾极其特别的一首忆王孙)

在我国漫长的诗歌文学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著名诗作,而在这些诗作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诗人的“原创”之作,而是通过收集古人的句子而成,但是,却又不单单只是文字上的罗列,而是对这些诗句、文章进行了重新的排列,赋予了新的意境,让人读来熟悉而又陌生,别有一番情趣。

辛弃疾的经典诗前十名(辛弃疾极其特别的一首忆王孙)(1)

据说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最早的集句诗作来自于晋朝,是收集了《诗经》中的句子。而自此之后,效仿者极多,比如宋代的王安石,便十分喜欢用集句作诗,苏轼也曾经有过这方面的尝试,而宋末的文天祥,更是十分喜欢此道,据说集句诗达二百余首!但是,要知道古人的诗多为五言七言,对于集句诗是容易发挥的,但是对于词,因为句式不同,所以比较难一些。但这也不是说就不能为。比如下面这一首辛弃疾的《忆王孙》便是集句词。

忆王孙·秋江送别,集古句

辛弃疾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第一句出自于宋玉的《九辩》,有句云:“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辛弃疾这里用作第一句,直接点名了题目中的送别之意,而且,因为宋玉的《九辩》中,将悲伤的感情和秋天的萧瑟融为一体,让后世悲秋之作成为了一种定式,所以辛弃疾这里采用此句,感情上是不言而喻的。

辛弃疾的经典诗前十名(辛弃疾极其特别的一首忆王孙)(2)

第二句“悲莫悲兮生别离”,出自于屈原的《九歌·少司命》,原句有:“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出,辛弃疾的这位朋友并不是老友,而是新识,但是因为送别,也同样伤悲不已。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和宋玉是经常一起出现的,辛弃疾这里的首二句便用这两人的诗句,而且意思连贯,读来让人觉得十分有意境,可以说集的巧妙,集的恰到好处。

第三句“不用登临怨落晖”,我们就比较熟悉了,这是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的诗句:“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怨落晖”,在落日时分,暮色即将来临,朋友相聚还未尽兴,却又要到了分别的时刻,此时登临送别,不是更加让人感到分外悲伤吗?

辛弃疾的经典诗前十名(辛弃疾极其特别的一首忆王孙)(3)

接着“昔人非”三个字,来自于苏轼的《陌上花》,有句云:“江山犹是昔人非”,这里因为限于诗词的格律,所以辛弃疾只用了后三个字来代替整句。但是这三个字却寓意深刻,其中包含了多少人世变换和沧桑!至此,作者已经逐渐由送别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上了。

辛弃疾的经典诗前十名(辛弃疾极其特别的一首忆王孙)(4)

最后一句“惟有年年秋雁飞”,来自于李峤的《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的诗句非常容易理解,他写这篇作品的感情是为了反映汉武帝汾阴祭祀的热闹和之后的凄凉。但辛弃疾这里似乎更进一步,结合上句,将那种人生的感慨、悲痛和失望之情,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北进的悲愤,全都表现了出来。

辛弃疾的经典诗前十名(辛弃疾极其特别的一首忆王孙)(5)

总体来说,这首小令虽然是集句而成,但是辛弃疾却靠着自己极大的才气,将每一句都运用的恰到好处,都能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感情!就这一点,辛弃疾也不愧为南宋一代杰出的词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