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1月19日早晨,伴随着耳熟能详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曲调,千余名不同年龄的精武会员在虹口北外滩滨江亲水平台拉起长长的队伍,共同展示精武迷踪拳,以此来纪念诞辰150周年的著名爱国武术家、精武宗师霍元甲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群,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虹口区委书记吴信宝,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赵永峰,虹口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延风,虹口区政协主席石宝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曾孙霍自正及精武先贤后人、精武友会会长等出席活动。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1)

霍元甲先生诞辰于1869年1月19日,是晚清著名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1909年,他在上海挑战西洋大力士,为国人扬眉吐气,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1910年7月7日,名扬上海的霍元甲在陈其美、农劲荪帮助下创办了上海精武体操会(精武体育会前身),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精武迷踪拳”也称霍氏练手拳,是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先生创办上海精武会传承下来的优秀拳术套路,也是上海重点推广传承的精武传统套路之一。

霍元甲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武术文化,传承“精武武术”,缅怀精武先贤,牢记历史,激励后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办次纪念活动,旨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展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凸显“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的文化内涵,挖掘精武精神当的代社会价值;助力“第1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推进传统武术的国际交流与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武术文化,扩大中华武术的世界影响力,为继承和保护传统武术文化、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2)

回首百年风云,精武的发展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紧密相连,在每个重要历史关口,总有精武人的身影和呐喊。在精武发展过程中,凝炼而成的尚武精神,提升了中华民族保国强种的勇气和信心,对致力于救亡图强、期盼民族复兴的近代中国人来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重大意义。“爱国、修身、正义、助人”这8个字所形成的精武精神从上个世纪延续到现在,从中国传播到世界五大洲、海内外精武友会,历久弥新。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表示:“今天我们隆重纪念霍元甲先生,就是要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弘扬传统文化,以创新传承之精神,推动社会前进,实现中华复兴,让我们牢记由精武先贤们树立起来的精武精神,结合时代背景赋予新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地努力!”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3)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致辞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社会组织,经过百年洗礼,历久弥新。2014年精武武术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围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依托精武文化,推进武术“六进”工作,开展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普及,打造属于精武的特色发展之路,鼓舞市民健身需求,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一年,世界武术锦标赛也将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隆重举办,上海市精武体育总会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按照上海体育社会组织的要求,把握历史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4)

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致辞

曾孙谈精武宗师霍元甲 霍自正:他正义爱国重武德

望着千余名精武会员一起展示自己家传的迷踪拳,霍元甲曾孙、天津精武会副会长霍自正十分激动,感慨道:“这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场面壮观、盛况空前,这么多人都在弘扬霍公(霍元甲)的精武精神,这份凝聚力和感召力让我感动!精武正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我作为霍家后人感到很荣幸!”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5)

霍元甲曾孙霍自正

迷踪拳是霍自正从小就练的武术,每一招、每一式他都烂熟于心。在影视作品中,迷踪拳被刻画为一种神秘的功夫,是霍元甲克敌制胜的“绝技”,成为许多观众崇拜的武术。对此,霍自正没有丝毫摆玄乎,而是希望大家正确认识迷踪拳。“迷踪拳没有太多神秘的地方,只是由于是霍公练的,所以名气大一些。实际上迷踪拳和传统武术是一样的。我想大家崇拜迷踪拳,更多是因为崇拜霍公。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6)

同样在影视节目中,霍元甲也是一位传说中的英雄,有着许多传奇故事。在霍元甲诞辰150周年之际,霍自正回忆起了父辈、祖父辈口中的曾祖父霍元甲,“霍公他正义、正派,始终把武德放在第一位!”据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历史传记《精武本纪》记载,霍元甲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多次挺身而出,纵使立下“生死文书”也要为国人争口气,与西洋大力士、日本柔道高手比武,最终威震西洋大力士,战胜日本柔道高手。

对此,霍自正认为霍元甲能够从容迎战,源自于两方面原因,“首先是霍公有一颗爱国正义之心,但凡遇到侵略者挑衅,作为中国人代表必要为国家扬眉吐气,振奋民族精神。同时,霍公天生力气大,练武很刻苦,经常与武术好手切磋,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所以敢于挑战。”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7)

霍自正认为,既然大家都崇拜霍元甲是英雄,就要把英雄所带来的精武武术瑰宝和精武精神传承下去。“上海是精武的发源地和大本营,为精武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推广下,精武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始终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2010年全世界有56个精武友会至今10年来,全世界的精武友会已经发展到了70个,非洲大陆也有了精武的传承,精武事业后继有人,前途无限。”

精武先贤后人齐聚虹口 相约共同传承先辈技艺

在霍元甲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上,精武先贤后人及精武会员代表被授予霍元甲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银章。手握印有霍元甲头像的银章,精武先贤的后人们再度齐聚上海虹口,和当年他们的先辈们一样,为精武事业的发展而携手共谋。

杨氏太极拳传人、有着“太极少帅”之称的傅清泉一家三代都是精武人,他的祖父傅钟文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任教。作为“精武世家”,傅清泉在43年武术生涯中始终秉承先人的道路,传承发扬精武武术,弘扬精武精神。在2018年,傅清泉坐飞机飞行92次,行程绕地球4圈,不断地走出国门传授杨氏太极拳。在傅清泉看来,走出国门,来到西洋、东洋执教武术,正是一种扬眉吐气。“当年霍元甲抱着一颗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与西方列强比武,如今我出国执教,用武术执教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8)

陈桂学是精武会早期四大武术名师之一、人称“鹰爪王”陈子正的曾侄孙,现任河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保定精武会会长、上海精武体育总会鹰爪翻子拳总教练,国家非遗“鹰爪翻子拳”传承人。在北外滩滨江之畔,陈桂学与霍自正、傅清泉、农劲荪后人农晓晓、“精武世家”刘元等精武先贤后人共话精武武术非遗传承。近年来,陈桂学为传承发扬“鹰爪翻子拳”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陈桂学认为,作为精武先贤的后人,就身负传承精武武术非遗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这些精武先贤后人许多都在家乡当地精武会担任负责人,努力传承精武武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在霍公诞辰150周年的日子里约定,要像我们祖辈当年携手并肩那样,在新时代共同传承发扬好精武武术和精武精神!”

精武会员习武怀念霍元甲 精武英雄事迹、精神代代相传

在纪念霍元甲诞辰150周年活动中,最具“霍元甲元素”的要数千人精武迷踪拳大展示了。作为这次千人精武迷踪拳展示活动的“领拳人”,为了能将最好的精神风貌作为礼物送给霍元甲大师,习武已有22年的郑思文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重新熟悉、领悟这套拳法,也让他对精武精神有了新认识。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9)

郑思文与霍自正合影

“我5岁开始习练武术,一开始在业余班上兴趣课,而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前往体校学习。“郑思文曾作为上海武术队成员参加2013年的第十二届全运会,更在09年代表中国参加过国际赛事,但担任“领拳人”这个重要角色也让他有些紧张。“因为我本身的主项是武术套路对练,虽然迷踪拳接触过一些,但事实上并不是非常精通。能借着这次机会重新认识、了解这项精武传统武术,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表演结束后,郑思文急急忙忙赶到前来参加活动的霍元甲曾孙霍自正身旁寻求合影,作为精武会员的他平常最为崇敬的就是霍元甲大侠,能参加这次活动遇见霍元甲的后人也让他十分激动。“其实我崇敬的不仅是霍大侠,更是他所代表的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武者之道,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习武之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10)

不久之前,郑思文还参演了精武英雄的舞台剧,饰演剧中陈真的角色,他也希望能通过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将精武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市民群众,将精武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除了以青少年武术爱好者为主的精武少年、精武传统武术展示外,活动现场也有不少年纪较长的精武会员参与了千人精武迷踪拳展示活动。今年65岁的王景玉刚加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不久,在培训中心朋友的推荐下一同参与了这次的千人展示活动。“说起精武,对于我们这些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第一反应肯定是‘精武门’这部电影,剧中的主角霍元甲就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荧屏上的大侠形象。”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11)

1972年3月22日在香港首映的电影“精武门”由李小龙、苗可秀、田俊主演,讲述了清末民初霍元甲的亲传弟子陈真与一众日本高手较量,最终手刃了仇人,为国家与民族争回了尊严的故事。在王景玉看来,这部电影掀起了一阵功夫、侠者的热潮。“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比起金庸、古龙笔下的侠客,精武英雄则更为印象深刻、具体。”

传承文化,开拓创新(传承创新打响文化品牌)(12)

从现如今考证来看,精武门中不少的情节属于改编、杜撰,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原址也没有所谓的精武门,但不可否认的是,“精武”二字已经作为一种民族精神被深深地刻进了市民武术爱好者的脑海中,“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八字会训也影响了一代代人的价值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