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凄凉的身世悲惨的人生(与贝多芬比肩的流浪艺人)
1950年,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在无锡路过一居民住宅,听到了一曲婉转的二胡曲,他为之一震,忍不住停下脚步。
随着曲声寻去,他找到拉二胡的人,连声称赞:“神曲,神曲,这简直是神曲!”当他问这首曲子的名称时,把拉二胡的人问得一脸茫然。
原来,拉二胡的人叫黎松寿,这首曲子是住在他隔壁的一个流浪瞎子艺人随意拉的一支曲子,黎松寿经常听,并且受其指点,自然也就会拉了,但却不知叫什么名字。
储师竹打听到住在他隔壁的流浪瞎子艺人叫阿炳。
1985年,阿炳这首在街头随意拉唱的曲子《二泉映月》,美国评之为最受西方欢迎的乐曲。
一位英国的音乐家听后惊叹道:“这无疑是世界名曲,简直是中国的《命运》,创作者是中国的贝多芬!”
2008年,这首曲子随中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到太空,从此唱响了太空,唱响了全世界。
生逢乱世的民间音乐大师阿炳,他的一生坎坷经历和辛酸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01
不幸的出生。
1893年8月17日,一个小男孩出生在无锡一座寺庙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中,母亲叫他“阿炳”。
幼年的阿炳只知道自己的母亲,就是在这座寺庙中负责清扫卫生和洗衣做饭的乡村女人。他也从未听母亲提及过父亲,在寺庙中生长的阿炳,更不知道“父亲”对他来说存在的意义如何。
3岁那年,年幼的阿炳还没来得及寻问“父亲是谁”,母亲却悬梁自尽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他的记忆中,母亲的样子也越来越模糊。
母亲离世后,婶娘把他接回到了乡下抚养。
8岁时,雷尊殿的一名道士——无锡有名琴师“铁手琵琶”华清和收他为徒,并给他取名“华彦均”,从此,他就在雷尊殿跟随师傅生活。
师傅把他送到私塾读书,但比起在私塾里学习“四书”“五经”,阿炳更喜欢跟师傅学习吹拉弹唱。
师傅华清和不仅是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更擅长道教音乐,精通琵琶、笛和胡琴,尤其琵琶堪称一绝,当地无人可及。
每当师傅抚弄这些乐器,阿炳听得如痴如醉,看着阿炳对乐器渴望的小眼神,师傅决定把自己掌握的乐器的技艺全部传授给阿炳,这也许将来是他谋生的饭碗。
然而,平日师傅如慈父,传授技艺时却是严师。
为了让阿炳能更好地屏气吹笛,师傅强迫他把头扎进河里练习屏气,生性怕水的阿炳第一次下河,一边慢慢地往河边挪一边用小手抹着眼泪,无助地看着师傅,师傅却把脸转向了另一边。
阿炳练琴时小手练出了鲜血,师傅给他包扎一下,让他继续练,后来10个手指头结成的痂,凝成了厚厚的茧。
吹笛需要转气和换气,寒冬腊月,师傅让他站在风口练习。为了提升他的腕力,师傅在他练习时给他的小手套上铁环,后来挂上称砣。
19岁,阿炳参加了道教音乐的吹奏,这场演奏技惊四座,在场人纷纷评价他的技艺已经超过了其师傅的水平,加上他长得清秀俊朗,年轻帅气的他被人们称为“小天师”。
阿炳对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师傅很是欣慰,他与师傅虽为师徒,更胜父子。
那时雷尊殿的香火兴旺,他们衣食无忧,闲时与师傅吹拉弹唱,父慈子孝的生活好不美好。
然而,美好的生活突然在他26岁那年戛然而止。
1919年,华清和离开人世,师傅在弥留之际,跟阿炳说出了他26年来都不知道的秘密。
原来,阿炳是华清和与雷尊殿负责清扫卫生的乡姑偷偷生下的孩子,万万没想到敬仰的“师傅”,却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与之朝夕相处,却26年都不曾喊过“父亲”。
说出了与阿炳的真实关系,父亲最后说了“对不起”三个字便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后闭上了双眼。
阿炳心里五味杂陈,有对父亲的不舍,也有对他的怨恨,不仅因父亲给了他私生子的身份,也因父亲为了顾全自己名声,让未婚生育的母亲受尽世人羞辱,最终母亲精神崩溃,丢下年幼的他自尽而去。
从此开始独自生活的阿炳还不知道,一个巨大的火坑正在等待他往里跳。
02
跌宕的人生。
父亲离世后,阿炳继承了父亲衣钵,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由他掌管了雷尊殿的钱财。
然而他却无心经营雷尊殿的香火,失去父亲的痛苦,还有对私生子身份的自卑和愤怒无时不在撕扯着他的心灵,他每日在醉酒中排解心中的痛苦和忧伤。
这时,浴池老板胡大海经常陪他喝酒,听他倾诉心中苦闷,阿炳以为遇到了人生知己,却万万没想到,这个知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却给他的人生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胡大海带着阿炳吃着大烟,进烟花之地,阿炳感到了身心的愉悦,也任由胡大海挥霍雷尊殿的钱财。
由于雷尊殿管理不善,香火没有了往日的兴旺,而长期进烟花场所也让阿炳的身体感染了“不好的病”。
冷冷清清的雷尊殿让阿炳失去了收入,而“不好的病”也让阿炳的视力严重受损,钱财被挥霍一空后也没有钱去治疗,35岁,他的两只眼睛全看不见了。
他再也看不清这个世界,身边也不见了胡大海,这时,他才知道这个昔日的“知心朋友”的不良用心。为了生存,他拿起早已蒙灰的二胡、琴瑟到街上卖艺乞讨。
从此,无锡的大街小巷和烟馆茶楼多了一个戴着墨镜的瞎眼流浪艺人。
起初,他靠卖艺赚不了多少银两,经常吃了这顿就没有下顿,连眼镜摔坏了也没钱修理,就用麻绳套住挂在耳朵上。
他唯一的照片是良民证上的证件照,良民证照上他的眼镜松松垮垮的,快要掉下来了,这也是他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为了赚更多的银两维持生计,阿炳上午去烟馆茶楼拉二胡,再把听到的趣闻轶事经过构思,创作成简短明快又朗朗上口的小曲,晚上再到大街小巷去拉唱,吸引更多过往的行人停下来听。
东街一官家公子对洗衣姑娘图谋不轨,一富贵人家请了帮工却不开工钱,官府判案收受贿赂......
他把民间八卦和社会奇闻都唱给大家听。
无锡有一富家子弟强行占有未成年的婢女,阿炳把这事编成了曲儿,在街头巷尾,茶楼烟馆,无处不唱,直到这富豪人家进行了妥善处理为止。
他不仅通过说唱为最底层的百姓鸣不平,还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汗奸走狗的不耻以及当政者的唯利是图写进唱词里。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他弹唱,但得罪了权势却让他经常遭到侮辱和打击。
有一次,当地权势请他去演奏被他拒绝了,几个耳光狠狠地落在了他的脸上。
也经常有人以影响了市场秩序和经济生活为由不许他在街头卖艺,阿炳感到气愤又屈辱但又无力反抗。
更不济的是,他的二胡和琴瑟还被老鼠咬断了弦无钱修理,阿炳心里满是没处说的心酸。
他把无比心酸的心境创作在他的乐曲里,这就是后来的世界名曲《二泉映月》。
这首二胡曲气荡肠断、曲尽意存,沉痛地叙述着阿炳颠沛流漓的不幸遭遇,表达的辛酸与苦痛总让人忍不住流泪。
所幸的是,刚正不阿,伸张正义的阿炳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在街头卖艺时,总有人为他拉场子,他赚不到钱吃饭时,对面饭馆的刘喜福总会免费给他供应一日三餐,乐器店的老板华三给他修理乐器也从不收钱。
烟馆里的服务员董催娣看他眼睛瞎了生活不能自理,经常抽空帮他洗衣服以及给予一些生活上的照顾。董催娣是个寡妇,皮匠丈夫因病去世后,她无力抚养5个孩子,就把孩子们都送了人,自己在烟馆里做服务员糊口。
同是苦命的人,两人惺惺相惜,相互照应。
1929年,已经36岁阿炳与董催娣结婚,两个孤苦无依的人从此相互依靠取暖。
结婚后,董催娣辞去烟馆服务员工作,陪着阿炳街上吹、拉、弹、唱卖艺,阿炳的生活从此也有了温度。
03
生命的最后一支曲子。
阿炳身边有了家人,生活便有了奔头,在董催娣的照顾下,阿炳更有了精神,为了更好的在街头演奏,他在技艺上也更加地精益求精。
有一次他拉《梅花三弄》准备收工回家,可是总感觉拉不出自己想要的味,于是他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拉这首曲子,董催娣一直守到他拉到深更半夜。
为了拉好这首曲子,只要听说无锡来了音乐名家,他无论如何都要去请教和探讨,为这首曲子,他先后拜访过十几位名师。
有人说张步蟾的琵琶弹得堪称一绝,阿炳就每天一早去张步蟾家门外守候,听完他弹的琵琶后再默默地离开,天天如此,张步蟾被他的执着感化,主动把他请进屋与他探讨技艺。
据说他拉的二胡,不仅鸡鸣狗叫被模仿得维妙维俏,连男女老幼的叹息和欢笑也能听出来。
阿炳不仅能弹拉优美动听的曲目,更绝的是他还可以在头顶弹琵琶,后背拉二胡。
精湛的琴艺让他成为了无锡的名人,他广泛汲取民间音乐的曲调,把底层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和民间趣闻作为素材,构思创作了270多首乐曲,然而很遗憾,在阿炳离世前抢录留于世间的仅6首。
1950年,全国人民迎来了新生活,阿炳的音乐也有了新希望,杨荫浏教授受中央音乐学院的委托,他到无锡挖掘和收集民间音乐。
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无意间听到黎松寿拉练《二泉映月》后感慨万千,只有劳苦大众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他把阿炳推荐给了杨萌浏教授。
青年黎松寿
1950年9月2日,杨萌浏教授来到无锡录制阿炳创作的音乐,然而,此时的阿炳身体已经很不好,病痛的拆磨让他拉二胡弹琵琶的时候手上不再有劲。
但他的乐曲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肯定,这让他感到在这人世间受到的所有的苦难都是值得的,在录制的时候,他精神焕发,并不像是一个病入膏荒的人。
1950年9月25日,阿炳受邀参加无锡牙医协会成立文艺演出,他是在别人的搀扶下才慢慢地到达现场,当时演出已经结束。
但所有的人依然等待现场听他演奏,甚至窗户上都站满了人。他弹了琵琶之后,台下的人叫喊着让他再拉一曲二胡。
同去的黎松寿提醒他注意身体,他摆了摆手说:“为无锡的乡亲拉曲,死在台上也心甘情愿。”接着他为观众拉了二胡曲《二泉映月》。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对着话筒拉曲,他终于可以登上舞台演奏了,却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演奏。
面对台下经久不断的掌声和叫好声,他脱下了头上的帽子,佝偻着身体,向台下的观众点头示意。
1950年12月4日,阿炳带着病体准备接着录曲的时候,他拿出自己那把家传红木琴时,发现弦又被老鼠咬断,他气得一口鲜血喷洒在琴弦上,他的生命就定格在这一时刻。
此时杨萌浏教授录制留存下来的,有《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这3首二胡曲,还有3首琵琶曲《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
其中《二泉映月》获得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堪称中国传统乐器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音乐进入世界音乐的代表作品。
这首曲子至今享誉海内外无人超越,它不仅是世界级天花板作品,更是中国民间创作曲目中的瑰宝。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征泽尔听我国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这支曲子时泪流满面,他半跪着听完《二泉映月》后感慨:“这样的曲子就不能站着听,我根本就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
结语
听《二泉映月》,如泣如诉,断肠的凄凉令人泪流,转折之处是灵魂的疾声呐喊,这是对命运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凄凉流露的是一位盲艺人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昂扬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二泉映月》带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坚韧和对命运的不甘心,对梦想的渴望和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至死不放手。
每个人都在不可知的命运之中流浪,人生有太多的艰难曲折,跌入人生低谷,面临至暗至难的时段,阿炳,用他人生经历谱写的《二泉映月》告知我们,再长的黑夜都会过去,黎明一定会到来。
文/赵睚眦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赵睚眦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