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大语文(语文是门好生意)
文 ✎ 华宇
编辑 ✎ 廖影
在语、数、外这三大科目中间,语文老师很有“苦主”的自觉:不只难教还挣钱少,教语文需要用情怀“熬”。
但如今大语文却成了黄金赛道,新东方、学而思、高思、卓越等巨头纷纷布局。立思辰这家公司更是想以大语文为支点,打造出一个可以和新东方、学而思媲美的公司。
从纯信息安全业务起家,到发展教育信息化、教育培训业务,再到打出“大语文”招牌,立思辰通过一次次“试错”,以门外汉的身份一脚踏入教育行业,并且不愿再离开。
立思辰的资本故事,是一场罕见的突围,又像一起大手笔的赌徒押注。
英语成就了新东方,数学成就了学而思,大语文能成就立思辰吗?
01
三次转身“撞”出大语文
立思辰每一次转身,既有“不得已”的成分,也是“顺势而为”的选择。
成立于1999年的立思辰,最初以信息安全管理业务起家,并以这一身份于2009年在创业板挂牌,成为创业板首批挂牌企业。顶着这样的荣光,最初立思辰发展得着实不错,公司净利润增速超20%。
但好景不长,2012年立思辰遭遇寒冬,营收同比下降3.39%,净利润降幅则达到37.99%,仅5000多万。
增长出现乏力,“凉凉”看起来是早晚的事。有报道称,求生欲强的立思辰很快与和君咨询进行了亲切会晤,后者为它指了教育这个方向。彼时正好赶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014、2015年掀起了收并购浪潮,在当时,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前景一骑绝尘,即便从证监会角度来看,上市公司收并购这类型的公司也是优质的选择。
立思辰没有错过这个机会,敏特昭阳、江南信安、谷神星网络、康邦科技……统统被立思辰收入囊中。
“我们研究立思辰转型过程,认为2014年收购敏特昭阳是真正的开端。”研究立思辰的分析师夏晓告诉市界,这样判定的标准是收购上来的公司业绩对立思辰业绩的贡献程度。
依靠收购标的的资产贡献,立思辰经营业绩开始好转。2014、2015年,营收分别为8.47亿、10.23亿;净利润分别为1.13亿、1.33亿;尤其是201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了60%。
如果一直涨下去,今天的立思辰很可能就会是一家教育信息化公司,在夏晓看来,这一业务与原来的业务在接纳和协同程度上相对较高。但是行业的变化是没有定数的。
“到2016年之后,教育信息化开始被证伪,增速放缓,已经不具备他们最初想象的那个爆发性,或者说估值提升空间。”教育行业分析师李超表示,这也成了立思辰第二次转身的引子。
立思辰既然想发展教育,K12(小学至高中)市场就非进不可。夏晓认为,立思辰“收购百年英才是希望借助高考招生改革的机会,收购留学360则是基于中国留学市场份额的考虑”,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碰上‘大语文’这样一个好的概念”。
这一说法与李超不谋而合。在他看来,立思辰2016年之后的一系列收并购很像是一次次的试探,“可能他们也不知道哪个做着做着就(火)起来了,所以在保证大方向的前提下,不断试错、调整,然后从中找到一个好的产业再进行转型、深耕”,这个机会来自于2018年与中文未来的接触。这也奠定了立思辰目前的发展走向。
“大语文”这一概念发轫于上个世纪,但真正“肉眼可见”的火起来要属2018年。而中文未来的当家人窦昕恰好是大语文课程体系的开创者。
02
“豆神”与“窦神”
窦昕在教育培训行业是个名人,也是个“很能折腾”的人。
窦昕出身于文史世家,200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后便加入了巨人;不久后离开巨人并于2010年与人合伙创立高思教育;后来又回到巨人然后再出走;并于2015年创办了中文未来。
▵ 大语文课程体系开创者 窦昕
虽然多次履新,但他始终在做大语文产品。以至于无论是高思的思泉语文、学而思大语文(学而思曾投资中文未来)、卓越大语文(双方有过合作),市面上凡是有些名气的大语文产品都与窦昕有关,或者说其课程产品体系或多或少有窦昕研究成果的影子。
而窦昕的折腾怕是与大语文的地位息息相关。
“之前相对于数学、英语学科来说,语文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行业从业者王冕告诉市界,“以学而思网校来说,他们的语文老师地位跟话语权就不如公司内其他两科老师。”
窦昕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之所以离开高思,是因为他带领的语文团队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很被动,“很多规则都要按数学走”,这样的感觉笼罩着他,以至于后来窦昕甚至无意与立思辰合作,直到他看到了大语文的风口。
“大语文备受关注,一方面跟国家政策有关,比如中高考改革中涉及的语文学科占比;从产业来看,这个赛道过去不怎么被关注,所以现在有很大空间跟行业机会;再有就是随着消费升级,家长不只关注成绩,也开始关心孩子的素养。”龙之门创始人黄向伟告诉市界。
政策和需求双重作用下,大语文成为“宠儿”,并且这个赛道可挖掘的空间极大。用做大口才语文素养教育的悟语学堂创始人任璐的话说“目前大语文教育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更多二三四线城市还有待开拓”,需求肯定会继续爆发。
窦昕当然不想错过这波风口,他决定进入资本市场以谋求业务向全国扩张。公告显示,2018年2月,立思辰收购中文未来51%股权,作价4.81亿元;随后7月、11月,立思辰又相继收购了中文未来10%股权、39%股权,自此,中文未来成为立思辰全资子公司。
与之相对应的,窦昕也做出2019-2021年,中文未来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亿元、1.69亿元和2.1亿元的业绩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收购事件中,立思辰用股权关系对窦昕进行了约束。公告显示,窦昕所获得的股权转让款在扣除相关税费后,60%以立思辰股票形式呈现,并要求其承诺在相应期限内不会通过任何方式减持。
窦昕借此成为了立思辰总裁、第二大股东。
就在今年9月,立思辰召开发布会,将立思辰大语文更名为“豆神”大语文,“豆神”同“窦神”。10月,立思辰宣称拟以5.1亿元出售与信息安全业务相关的六家子公司的股权。池燕明还进行了股权质押并放言这笔钱可以用来支持大语文团队。
自此,立思辰实现了从资产到领导、从内到外的革新,立思辰、窦昕、大语文三者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
这一番折腾是否值得?或者说,这样的状态又能坚持多久?
03
与新东方、好未来媲美?
事实上,立思辰目前状态并不是那么乐观,这与它一直以来的大手笔收并购有关。据天眼查统计,立思辰有过26起对外投资并购,涉及金额超50多亿,并因此形成了高达30多亿元的商誉。
2017年,受并购公司业绩变脸影响,公司净利润只有2亿元,同比下降超27%;2018年,营收同比下降9.66%,净亏损13.9亿元,同比下降超700%;2018年公司资产减值达13.6亿。
在证券分析师张元看来,尽管这与国家2018年出台的会计准则“收购公司产生的商誉,需要上市公司每年进行均摊减值”有关,为了不影响净利润,立思辰会做出商誉减值,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说收购的公司业务乏力,不然干嘛减值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立思辰转型纯教育能走多远?市界曾向立思辰方面进行求证,但对方表示“暂不做回应”。业内人士对此的看法则有所不同。
夏晓给了这样一个说法:“与其说是立思辰转型做纯教育,不如说是中文未来借助立思辰实现上市。”他解释道,中文未来虽然从营收角度来说对公司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其净利润贡献占比高并且在不断加深。
截至今年6月30日,立思辰营收9.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16.11万元;在大语文业务上,报告期内业务现金收款2.3亿元,同比增长98.12%;确认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42.04%。
“并且教育行业比较特殊,需要专人专事,这就需要池总给窦昕放权。”夏晓补充道,从目前来看,池燕明与窦昕相处比较和谐,立思辰剥离原业务资产、实现彻底转型并不困难。
“池总(立思辰创始人)比较有教育情怀,是想把立思辰做成一个可以跟新东方PK的公司。而且他性格上是一个比较狂放的人,所以你看他肯给收购上来的公司放权。”接近立思辰的内部人士这样告诉市界。
而窦昕希望通过立思辰把大语文产品铺向全国,“所以我觉着未来池总的股份会减持到10%左右,窦昕很可能会继续增持”。
和很多从内部做大业务的公司相比,收并购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往往存在一些龃龉。比如文化长城和翡翠教育从联姻到兵戎相见。并且鉴于窦昕其人之前几次“出走”经历,似乎要让他安定下来不容易,王冕这样说。
“我觉着至少在对赌期内,双方会处于蜜月期。”李超评价。按照对赌协议,窦昕承诺自交割日起8年内在中文未来持续任职,其他核心管理人员自交割日起6年内在中文未来持续任职。“之后的情况不太确定。”
他解释,双方之间或多或少会有利益矛盾,但至少目前来看大语文处于蓬勃发展期,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业务发展也没有到瓶颈期,“所以我经常跟别人讲,没有个五六年是看不出来的”。
再则从发展逻辑上看,与数学、英语等相比,语文还存在着难量化、难以看出效果、难扩大等问题。绑着窦昕跟大语文的“立思辰”牌儿轮船能开多远,开往哪个方向,或许只有大海跟风浪知道。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出现的夏晓、李超、王冕、张元等人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