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

为强化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课例展示与交流”为主题的教师研修实践活动成效,提升学科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引导课堂变革的能力。2019年8月26日,由现代课程网主办的“新教学项目”教师研修实践活动(第二期)在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成功举行。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七位学科专家以及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温二外)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此次教研活动。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

本次活动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和掌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与实践,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从知识的讲授者到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

活动分别在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地理、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七个学科会场进行。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德曹副校长对远道而来的现代课程网新教学系统专家表示感谢,“新教学项目”无异于一盏航灯,新教学系统为温二外的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陈校长直面温二外的教师在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日常教研、开展新教学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对教师开展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组织实施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期望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能够为教师解惑,帮助教师解决上述问题。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

  • 陈德曹副校长

为进一步了解温二外教师基于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学科实际教研能力,8月26日上午,七位学科专家与各个学科教研组组长、学科教师代表开展了精准座谈交流。专家依据各科教师代表在实际教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前期教师培训学习成果,修改制定了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框架和内容。下午,七位学科专家分别以各学科必修一为例,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讲座”。

化学学科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化学教研员、省教研室高中部主任任雪明老师以《核心素养&单元设计》为题,深度解析了何为“大情境”“大单元”“大主题”,并强调教师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摒弃传统记背知识的教学模式,针对苏教版教材特性,倡导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同时,在教学中使知识结构化、功能化和素养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微粒观、转化观等。

任雪明老师对温二外“前概念,中生长,后巩固”的特色化学生长单给予了肯定,指出教师需要清楚生长单的目的、内容、方法、适应性,做到心中有数,并带领教师一起分析了生长单对比其他教研工具的优势,极大地鼓舞了化学组全体教师,坚定了教师继续使用生长单的信心。

次日,化学学科教研组展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并结合“自主生长单”的设计专题《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任老师高度评价了该专题设计,认为它完全体现了“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设计理念,同时,专家也提出了修改建议,鼓励教师可以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再接再厉,生成更多更好的教学设计案例。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

  • 图片内容依次为任雪明老师、化学学科专家讲座现场、任雪明老师与教研组交流、专家与化学组教师合影
语文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正高级教师陈兴才老师作《语文新课标和学习任务群设计》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了我国课程方案从1.0版本到3.0版本的发展历程,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详细解析了“语文12条课程目标”“18个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命题建议”。

在此过程中以传统教学中学生讲述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征与任务驱动式挑选四人中一人做同学作对比,组建话剧社学习鲁迅作品,基于《水浒传》的“梁山府”农家乐等案例;解读了“任务”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的直观区别,并举出大量案例剖析“任务”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的的本质区别,以及“任务”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如任务—识别陷阱、任务—学会商榷、任务—发表建议等等。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5)

  • 陈兴才老师

陈老师以问天下谁是英雄、与妻书与夫书、《长亭送别》张崔结局思辨与重新设计、哀怨曲还是欢乐颂等主题为例,为教师全方位展示了任务群学习中“主题”“情境”“任务”“活动”的内涵和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此外陈老师解答了一线教师最关心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一系列问题。陈老师指出首先要厘清梳理核心素养与学科内容、情境之间的关系;其次,选择合适的测试维度和材料。做到测评不是“做题目”,而是“完成任务”,最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一致化。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6)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7)

  • 图片内容依次为语文讲座现场、专家与语文组教师合影
数学学科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副校长、特高级教师朱占奎老师以《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与策略》为题为教师从理论上阐述了大单元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还通过具体课例讲解设计的过程和理念。如以《平面向量的运算》、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数列”样章设计》为例,解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与理念渗透。

讲座结束后,朱老师引领教师以《排列与组合》为例,开展大单元设计,以及计数原理第一课时的设计。在情境创设中教师们以学生熟悉的校园跑操路线图作为本课的大情境,然后借助大情境设置问题、任务串以实现教学任务实施完成。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8)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9)

  • 图片内容依次为朱占奎老师、专家与数学组教师合影
英语学科

江苏省中学英语特级、正高级教师葛春生老师深度解读了新教学指南系列丛书英语教学指南的编写体例,特点,使用方法。同时以“单元主题:人与社会——责任、权利及规章制度”、“单元标题:‘Other Houses, Other Rules’”为例讲解基于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中如何确定单元目标、创设单元主题语境,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0)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1)

  • 图片内容依次为葛春生老师、英语学科讲座现场

制定基于单元、情境、任务的教学设计后,在设定情境与任务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篇理解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组织教学内容,优化学习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是尽量真实,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紧密联系,力求直接、简洁、有效。

(2)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

(3)教师要善于提出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讨论和反思,鼓励学生围绕有争议的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

(4)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考虑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物关系和交际目的等,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确保交际得体有效。

(5)教师要根据所学主题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经验等,选择和组织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

练习与测评中,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以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为依据,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体现学业质量的指标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对学习效果进行适时检测。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2)

  • 专家与英语组教师合影
地理学科

江苏省常州市明德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刘霞老师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专题研讨》为主题,梳理了“核心素养”“数字化教学”“单元设计”等重要概念,分享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数字化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归纳出五个单元设计框架,并以深入问题情境的单元设计为样例,帮助教师更形象深入地理解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字化教学设计。

刘霞老师引领地理组教师展开了自然灾害大单元的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防灾减灾手册。以《不同地貌景观的特点》为例,设置大情境:台风“利马奇”过后,让学生通过追击台风路径来了解沿途所经地区的地貌景观特点,思考台风对不同地貌的影响及抗灾减灾措施。

依托于新课标要求,基于真实情境,重组学科知识内容,注重专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增加大量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3)

① 刘霞老师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4)

② 地理学科讲座现场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5)

① 刘霞老师指导教学设计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6)

② 地理学科组教师交流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7)

① 地理学科教师笔记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8)

② 专家与地理组教师合影


朱晨思老师在自我总结中指出:通过此次学习,了解了单元学习规划的重要性,在未来需做到吃透教材,构建单元主题,从实现三维目标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和建构教学的单元;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围绕主题展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梳理先进教材理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物理学科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长宁区学科带头人於丰老师从“单元规划、情境创设、任务设计”角度结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系统阐述了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观念、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厘清“双基”“三维目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19)

  • 於丰老师

於丰老师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剖析了在单元设计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教师要依据教材章节、课标主题、项目学习做好单元规划;

2.情境创设要贴近生活、增加学生体验感、激发学生兴趣;

3.任务设计方面要把握好知识组织者、素养传播者的角色。将教学设计由课时转向大单元,理清“单元、情境、任务”的关系,促进深度学习额发生,并实现“教、学、评”一致。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0)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1)

  • 图片内容依次为物理座谈会上现场、专家与物理组教师合影
生物学科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讲座中,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青年教师、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朱嘉晨老师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大单元设计的案例——生物来自共同祖先”、“大单元设计的案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指南”四版块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酶的特性”等为教师解析制作单元教学设计是要站在大单元的角度,而不是课时角度。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把握住:1.单元划分依据;2.教学目标;3.评价方案;4.评价工具;5.教学过程等要素。

27日,朱嘉晨老师指导教研组如何进行正确集体备课,并根据参培教师选择的“细胞的分子组成”为例,带领教师打磨教学设计。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2)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3)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4)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5)

  • 上图依次为:朱嘉晨老师、专家与生物组教师合影、教研活动现场、专家引领教研活动
新教学支持系统演示

在“新教学项目”中,在为温二外构建基于“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解决温二外一线教师实际教学的难题上,现代课程网与温二外通力合作,不仅带来了以知名新课程专家、一线名师指导为例的线下研修活动、“新课程资源系列”丛书,还提供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教研、教学平台系统。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6)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7)

现代课程网项目人员演示新教学支持系统平台

教学平台上,教师可利用在线交互式课件编辑器、富媒体教学资源库,构建数字化学习生态,开展交互式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资源工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过程性生成性数据,实现课堂实时反馈与教、学、评一致。教师研修平台上教师可通过课程学习、项目任务驱动、专家研讨答疑、资源共建共享等方式培养教师对新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依据核心素养要求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成为新教学理念的实践者、贡献者和传播者。

欢迎全国有意向的中小学学校加入“新教学”项目组,共同探索新教学,进一步推动课堂变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8)

新教学支持系统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29)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0)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1)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2)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3)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4)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5)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6)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7)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8)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39)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0)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1)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2)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3)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4)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5)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6)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7)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8)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49)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50)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51)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5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教学系统丛书系列

为了切实推进新标准及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一批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评价专家、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在共同教育理想的感召下,组建成专业共同体,深入研究、勤奋探索,系统研发了“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系列”丛书,形成了有教学指南、学习指南和线上学习系统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 学与教指南”。

指南丛书囊括了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八个学科,旨在满足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的新教学需求!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也同期上市!

新课改课堂教学(如何引领课堂变革)(53)

▲“新课程资源系列丛书”编委会

  • 顾问:张民生 朱慕菊
  • 主任:崔允漷 陆志平
  • 副主任:杨向东 张铁道 刘红云 杨晓哲

新课程资源系列3大理念

1.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

改变以教授知识点为立场的教学设计范式,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尊重学科逻辑体系,不罗列、照搬知识点,而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大观念和关键能力,在规定的课时内,选择或设计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强调教学过程关键环节,明确评价目标与方法,形成教学单元。同时为在真实情境中面对真实任务或挑战吗,促进教师教学,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支持。

2.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

以学生的学习主线,以大任务、大主题实现单元设计。创设真实合理的学习情境,突出项目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习成为质疑和反思、交流和讨论、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

3.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支架、富媒体学习资源、功能强大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混合学习,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嵌入式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全面、精准、及时地促进教和学的变革。

新课程资源系列4大特色

1. 教师用书体现完整教学设计,指导教与学,创新教学评价

2. 学生用书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习活动,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 嵌入式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体现教—学—评一致

4. 实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学、新高考的科学对接,弥补教学缺失环节

点击“阅读原文”,欢迎订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