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

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1)

孔子有三千弟子却只有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里真正成为国家栋梁的也是屈指可数,先来看看他的大弟子子路。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县),字子路也称作季路。 是孔子门中年龄较大的弟子,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格耿直勇猛,为人爽直、粗莽。跟随孔子从师以后先后在鲁、卫两国当官,后来跟随孔子游学于列国。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随孔子结束游历回到鲁国,继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卫国发生内乱,子路不顾安危挺身入险,死于乱中,时年63岁。

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2)

子路第一次见孔子的时候,孔子问他:“你有什么喜好?”

从此孔子把子路收到门下。一次子路、子颜、子贡和孔子一起北游,孔子让他们三个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得白羽若月,钟鼓,赤羽若日之音上闻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举兵而击之,必也攘地千里,独由能耳,使夫二子为从焉!”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赞叹道:”真是一个勇士啊。“

一次孔子到宋国被围困,子路发怒,抓起戟就要与对方大战,孔子叹息:”子路好斗勇猛超过我,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事情。“

子路平时在孔子面前也显示出刚强的样子(行行如也)。面对子路的勇,孔子教诲他:”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虽然如此,并没有教化到把他的脾气改掉。 子路性格豪爽,一次众多弟子围着孔子述说自己的志向时,子路毫不犹豫说:“愿意与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同乘车马,共用衣装。(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里的子路拥有的是一副重情义轻金钱的侠肝义胆。是唯一一个敢当面批评孔子,表达自己态度的孔门弟子。子路到卫国做官,走前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必先“正名”,子路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迂腐可笑的。虽然孔子后来又解释了半天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相信子路仍然持保留意见。他虽然敢批评老师但是他却非常忠于孔子,孔子非常信任这个学生。孔子周游列国时五十四岁,当时年已四十五岁的子路毅然辞官紧随,作为孔子的护卫,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征途,所以孔子曾经称赞他:”自从我得到了子路,没有人敢辱骂我了。如果我的主张得不到实行,我就乘小船到海外去,跟随我的,除了子路还有谁?”子路一生大半的时间都跟随着孔子,这在孔子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

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3)

公元前481年,卫灵公时,有一美丽妖冶的南子夫人,很是放荡与卫灵公的长子即太子蒯聩有染,后来卫灵公知道此事,蒯聩怕被诛杀便逃亡在外。 灵公死后,大臣欲立公子郢为君。公子郢推让,认为太子的长子姬辄还在,而且已经成人,按照法制应立其为国君。于是姬蒯聩的儿子姬辄便即位,这便是卫出公。

逃在外的蒯聩心理很不是滋味,觉得老子还在儿子就当王了,于是在外十二年蒯聩悄悄溜回卫国,勾结大夫李悝发动军事政变,赶跑了出公也就是把自己的儿子赶下了台夺回王位。 此时的子路正在孔悝的采邑中当总管,听说了这件事,义愤填膺连忙往城里跑。城门将要关闭,子羔告诉子路:”大局已定出公已逃跑了,局势已无法挽回了,你快快回去不要进城白白送死。“

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难。”子羔见劝不动他只好离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访蒯聩,蒯聩与孔悝登于高台议事。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蒯聩不听。于是子路欲火烧高台。蒯聩恐惧,于是命石乞、壶黶两人打杀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4)

大概意思是说,子路受伤了,缨带断了,子路想起老师的教导,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在重结缨带的过程中被砍作肉泥。年六十二。有人笑子路太迂,此时还在干这些事情。但是年过花甲的子路是抱着尽自己的职责的想法而来的,他明明知道此行凶多吉少,却决然来了,即使他不结缨,也依然难以活着回去,虽然他年轻时曾经有着“暴虎冯河”的勇力。他以行为实践了老师孔子的“杀身成仁”。知子莫如父,知徒莫如师。孔子听说卫国内乱而子路去了,就叹息:嗟乎,由死矣!果然不出所料。子路死后,孔子在中庭哭子路,有人祭奠子路,孔子倒头便拜。听说被剁成肉酱,孔子让人“覆醢”,再也不吃肉了,看都不看了。而且每次听到打雷,都感到心中不安。在最得意弟子颜回和儿子孔鲤死后,子路就是孔子的精神支柱,他的死给了孔子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打击。就在孔子的最亲密伙伴和学生子路去世的次年,孔子也去世了。

孔子的这个大弟子一生追随着老师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他本应该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才,到头来却死于这样的一个结果,不得不承认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他的人生。

子路坟修于汉代。坟高4.30米,直径约29米。墓侧古柏肃穆,四周围墙环绕,坟前有石柱、石门、石碑、石狮、石龟等。篆刻有致,史迹翔实。

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5)

子路坟,亦称仲由墓,位于濮阳县城北5公里,今京开大道西侧,其西南半华里是戚城遗址。相传戚城曾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封邑,所以俗称孔悝城。坟的东北1华里有蒯聩台遗迹。

孔子主要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子路之死)(6)

墓周有青砖砌成的围墙。墓前有碑,上刻"仲夫子之墓"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再往南有石象生、卫国公石坊、石阙和望柱,有四通明清两代重修仲由墓祠祀碑排列两旁。其路东侧有一巨碑,上书"仲夫子落缨处"。墓园原来翠柏葱郁,大者可二人合抱,惜全毁于1958年。再往前南为墓祠,其享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酸覆顶,宏伟壮观。还有东西两庑享堂,内有明、清两代碑刻题咏二十来方,多刻文人官绅赞颂仲夫子的诗词歌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