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诀坐山论水口(寻山问水论堪舆之七)

在地理堪舆中对于山水形势的分析,明代的中医繆希雍的造诣是很高的,别看他是中医,其对于地理堪舆也是很内行的。古人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他在经常游走于各地行医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地理方面的知识。他著的《葬经翼》可谓是纯正的干山货。其《原势篇》中曰:审势之法,欲其来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强不欲其弱,欲其异不欲其常,欲其专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顺。气之积成体也。

其意是勘察脉,要看其来处,因为脉落之处即是穴星。来龙有势,其开帐必高大强劲,而落脉必须要呈奇异之状,方能有形。还要专一不可分散,正好迎合落脉之处穴场周围砂水的布局。从而形成“势来形止”。

接着就是论穴星的形体了,其《察形篇》中曰:穴星万变不同,一如人形,虽大小、高下、肥瘠、俯仰、正侧各状之难齐,而其外貌之可必者,不出圆、扁、直、曲、方、凹之六体。六体之变不可胜穷,不合体者非穴星也,夫既明其体矣,又当求其气之所钟。

其意为穴星虽然千奇百怪,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如人之形貌各异,但各有类型。穴星也同理,不合乎形体的就不是真穴星。识别出了其形体,就能看出其精气的所藏之处。

这就是识别喝形的关键要领,《雪心赋》论龙脉中说:

左旗右鼓,武将兵权。前障后屏,文臣宰辅。

犀牛望月,青衫出自天衢。

丹凤衔书,紫诏颁于帝阙。

文笔联于诰轴,一举登科。

席帽近于御屏,东宫侍读。

衙刀交剑,名持帅阃之兵。

鼓角梅花,身领知州之职。

银瓶盏注,富比石崇。玉带金鱼,贵如裴度。

三千粉黛,牵公子之魂消。八百烟花,惹王孙之断肠。

娥媚山现,女作宫妃。金诰花开,男婚公主。

鱼袋若居兑位,卿相可期。天马若在南方,公侯必至。

顿笔多生文士,卓旗定出将军......物以类推,穴由形取。

这是一段论象形的文字,左边青龙似旗帜,右边白虎如鼓,旌旗飘飘,战鼓雷鸣,这种形象似战场,是出武将的龙脉。前面有朝案,后边有靠山,象文人的案桌,这是出文官之地。山象笔架,多出文士,头高脚摆,必出武职。

金代兀钦仄注《青乌先生葬经》: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庄子·外篇》说:气变则有形,形变而有生。《易经》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风水讲究的是形势,气之凝聚则成形,形之变化则有势,形势相乘,风水即成。因此,喝形是风水中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内容。

喝形是风水师将龙,砂,水,穴的形状比喻成某个相似的物象,根据这个物象的吉凶来判断风水的好坏及其程度。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形和象的,汉字的起源中有象形,书画中有象形,建筑上有象形,城市规划上也体现着象形,可以说象形艺术遍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古人在看人时说相由心生,确是如此,心是内气萌生,貌是外气成形,内外之气是相通的,外气是内气的外泄,故什么样的内气就显现出什么样的外形。但是现代地理堪舆师们基本上不懂得喝形,更不懂得如何识别,如何运用,以至于导致在择地上没有把握住大局的败笔。

喝形其实就是在风水上宏观把握形势的一种方法,宏观上把握住了形势才能一目了然地点准穴场的位置。

同理,只有识别出喝形,才能知道所择穴场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是祸?祸从何来?轻重程度?是福?福从何来?福贵程度?

风水中的喝形在古代一般多用于阴宅,阳宅用得较少。阴宅对于风水原貌不会构成多少破坏性,而阳宅则不同,要考虑出路什么的,也就是说需要一些后天的地理环境改造,因此对风水的原貌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谨慎而细致的琢磨。唐代杨筠松在《疑龙经》第七问形真假疑龙如何,云:

问君龙固有枝干,识得枝中干分乱。故為干上忽生枝,枝上连生数穴随。

此是枝龙间旺气,譬如瓜蔓始生枝。分枝枝上连生子,生子之形必相似。

或如人形必数穴,禽兽之形必同列。凡為形穴必两三,盖缘气类总如一。

一般真龙,主干龙的分枝较多,宗错复杂,如瓜蔓藤状,很多地方形似穴,但是有真有假,这就要在风水喝形上进行仔细审察。

在风水喝形上还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宋代的张洞玄(张子微),其在《玉髓真经》:“地理之学何始乎。盖有天地则有文理。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俯察。重险为坎。两泽为兑。若蒙若节。咸于山水取象焉。斯则其学之所自始。然世当浑灏。文虽未详而刚柔聚散。分合浮沉。其理固昭示莫掩。即象而推可以类知矣。”

现摘录几个古代风水喝形图:

地理五诀坐山论水口(寻山问水论堪舆之七)(1)

地理五诀坐山论水口(寻山问水论堪舆之七)(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