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女生矮但是很萌在班里(学生们称她为先生)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她完成自己的心愿
成为中国航空道路上一名“探索的小卒”
她奉献了航空的中国
成为苍穹中一颗耀眼的恒星
青年陆士嘉
她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者之一
是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
主要奠基者之一
她是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北航第一任空气动力学教研室的主任
她是 陆士嘉
陆士嘉(1911.3.18-1986.8.29),原名陆秀珍,萧山城厢镇人。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
今天,2021年3月18日
是陆士嘉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
让我们横屏随长图穿越历史
走进她不平凡的一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奋进路 百名北航人
1956年,陆士嘉入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她勇攀高峰,一心为国
甘愿做“探索的小卒,铺路的石子”
她虚怀若谷,两让院士
主动要求降工资,积极捐款
和小萱一起听听她的故事
“我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
1935年前后,陆士嘉和未婚夫张维相约出国深造,但报上频出被占领的消息,周边也时常有日本飞机轰炸。她认识到,眼下造出飞机远比研究行星急迫,于是在阅读大量文献后,决心去德国深造航空专业,拜访近代流体力学的奠基人、世界级的大学者——普朗特教授,并做他的研究生。
1937年 陆士嘉与张维先生订婚照
张维,1913.05.22 - 2001.10.04,固体力学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深圳大学校长等。陆士嘉和张维被称为“力学双子星”。
1937年 乘船赴欧洲途中
普朗特从未收过女研究生,也不愿意接受处于落后地区的中国学生。陆士嘉抱着“外国人看不起中国,我就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的信念,向普朗特勇敢地提出考试要求,并表示:“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好,我决不乞求。”
面对这位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又倔强自信的中国姑娘,普朗特同意她参加考试。陆士嘉考试成绩之好大出普朗特意外,他接受陆士嘉为自己的关门弟子,也是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
左:普朗特 右:陆士嘉
“我愿成为探索的一个小卒”
1946年7月回国之后,陆士嘉曾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航空系、清华大学水工试验研究所任教。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时,她担任北京航空学院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建校之初,她自己花钱买来一大堆肥皂,和教师们一起制作建校规划模型,也是北京航空学院最早的蓝图,为创建北航作出了贡献。
陆士嘉是北航第一任空气动力学教研室的主任,也是建立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从此,她走上了一条新的开拓之路,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北京航空学院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历史重担。陆士嘉以身作则,始终坚守第一线,教授理论空气动力学等课程,并带领一批年轻教师,编著出中国最早的学科书籍。
陆士嘉与青年教师讨论
建校之初,她十分重视实验设备的建设,以充沛的精力和其他同志一道,为教研室建立了一整套低、高速风洞设备。1958年,又积极参与和组织全教研室人员自行设计和建造超声速风洞和低速大型机械式六分力天平,这些重要的实验设备的技术都位于全国领先水平。
陆士嘉教授在超音速风洞旁和研究生讨论
北航一系系馆 陆士嘉曾经在此教书
陆士嘉先生手迹
陆士嘉几十年来研究的问题
常是选自本学科前沿有待开拓的问题
有人劝她不要搞这种问题,因为不易见效
她却不以为然
“ 我深知这类问题在短时期是见不到成果的,甚至可能下一代也难见到。但科学研究往往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的,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探索,不然是徒有虚名。我总希望我国有所突破,并不是说我搞什么研究一定要突破,我愿意成为探索的一个小卒,一个铺路石子,为后面的人做点探索工作。
———陆士嘉
“绝不能因为我而挡住了他们”
1981年,中科院增补学部委员(现称为院士)时,在两次酝酿讨论中,陆士嘉均被列为候选人,但她为了让更多有成就的杰出中青年科学家作为新鲜血液充实学部,主动写信给中科院,恳请从候选人员名单中删除其名。
陆士嘉外孙高晓松 在北航士嘉书院开学仪式上的讲话片段
别人觉得不解、可惜,外婆却觉得自然而然。她之后从没提起这件事,这件事和她大学时勤工俭学、留学时心系祖国、归国时毫不犹豫、受人之托须完璧归赵、身处逆境仍为国分忧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高晓松
陆士嘉经常对周围青年教师讲,她年龄大了,也做不了什么大的科研了,只希望为年轻人的科研探路,做一个铺路石子,希望年轻人能踩着她的肩膀上去。
1984年 攀登峨嵋山(右为学生李素循)
年纪大的同志应该主动为中青年同志创造条件,应该让他们在前面发挥作用,我们这些人不当学部委员也会提意见、出主意。绝不能因为我们而挡住了他们(指中青年人),否则对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不利。
——陆士嘉
在子女,在学生中间
她传道、授业、解惑,泽被后世
张克澄回忆母亲陆士嘉
她对学生关怀备至
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
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空气动力学学者
献身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学生朱自强回忆老师陆士嘉
“我是党员,而且工资高,应该减”
新中国成立后,陆士嘉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民盟中央常委、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面对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的繁重事务,她没有丝毫怨言。她始终以党和国家的工作为重,正确处理科研和社会工作的关系。
1985年 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春节学术座谈会会场
1960年后,国家遇到暂时困难,党中央号召17级以上的党员干部减薪,虽然她不在规定范围之内,但她也要求减薪。她说 :“我虽然不是党政领导干部,但我是党员,而且工资高,应该减。”
此外,看到有些地方闹水灾或发生地震,陆士嘉以人大代表的名义(不署自己的名字)寄去钱款。她关心教研室内经济困难的同志,多次解囊相助。
1982年 全家福 (在清华10公寓自家门口)
但陆士嘉对待自己却非常严格。住在清华的她,上下班本可以由学校派车接送的,但数十年来,她却一直坚持乘坐公交车。正是如此点点滴滴,陆士嘉在周围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斯人虽已逝
但她的精神在北航沃土代代相传
陆士嘉实验室、士嘉书院
是北航人对陆士嘉独特的纪念
陆士嘉实验室
在陆士嘉诞辰106周年之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她长期工作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命名为陆士嘉实验室。
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院士为实验室题字
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为实验室题字
陆士嘉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实验室始建于1952 年,2017年,在陆士嘉先生诞辰106周年之际,学校将流体力学实验室命名为陆士嘉实验室。历经多年建设,形成了从风洞到水洞,从低速到高速,从教学到科研的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体系。1990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开放实验室”;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为“重点发展项目国家专业实验室”;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建成的大型低速水洞,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低速航空用水洞设备,综合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士嘉书院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士嘉书院揭牌成立。士嘉书院以建校元老陆士嘉先生的名字命名,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
为了弘扬士嘉精神,展现陆先生卓越的学术造诣和伟大的家国情怀,感受陆先生的大爱和无私,北航士嘉书院建设了陆士嘉网上纪念馆。
“求是至善,宁静致远
愿皆成士,能嘉其质”
这是士嘉书院的院训
更是士嘉书院的学子们追寻先生的誓言
志存高远,胸怀祖国
严谨治学,丹心育人
修身立德,淡泊名利
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践行了庄严的入党誓言
让我们对陆士嘉先生
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参考文献:
1.《陆士嘉:做中国的居里夫人——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创办者》,载于《北京教育(高教)》,作者:孙琛辉、贾爱平
2.《事理看破胆气壮》,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09月06日16版,作者:朱自强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来源|士嘉书院等
编辑 | 李雅琦 史越 郑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