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怎么判断别人是否撒谎 心理科普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看出一个人在撒谎
在日常生活中,撒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有意欺骗还是善意的谎言,或者是自我防备甚至口误,我们人类都无法摆脱这一与生俱来的技能。善意的无害的谎言自然无可厚非,伤人的恶意谎言就需要我们警惕了,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认识说谎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说谎的常见误区。
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用一些人紧张时常见的表现来判断对方是否存在说谎行为,我们一般都会认为,说谎时对方内心会感到愧疚,会觉得不道德,出现比如脸红、支支吾吾、不敢直视等行为。
实际上,用这些行为去判断是存在很大误差的,在一项涉及全球58个国家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说慌时的眼神躲闪是相关性最低的特点,而且很多说慌者会故意盯着你来观察你的反应。
同样的,脸红这一表现与人的生理特点的相关性远大于心理因素,也是非常不靠谱的检验是否说谎的指标。
又或者,你在严正地质问对方时,对方反应剧烈,有紧张、很不耐烦、愤怒等异乎寻常的表现,这时我们通常会认为对方在说谎,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实际上,这些表现是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反而能说明对方没有在说谎。
在古代,衙门或者士兵在审讯时,会抓一把小米塞到对方嘴里,如果他吐出来的小米是干的,就会被认定为说谎了,因为人们发现紧张时会影响唾液的分泌。
与之相似的,在西非地区,人们会要求受审者在手里拿一个鸡蛋,如果鸡蛋碎了,说明他很焦虑有说谎的嫌疑。
到了现代,美国CIA在审讯犯人时,会折磨他不让他睡觉,犯人长时间缺少睡眠会意识不清,如果他一直很冷静,而且在说重复的内容,则很有可能是精心准备的谎话。没有说谎的人一般会十分生气烦躁,每次说的内容反而有偏差,这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反应。
这些都是在给说谎者的大脑认知负荷,让他无暇顾及自己的其他反应。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给对方塞小米和鸡蛋,更不可能折磨对方一直不睡觉。所以一些常见的识别谎言的技巧就更为可行。
一、在回忆时,眼睛朝右下方看
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在回忆时,眼睛一般会向左上方看,而在编造谎言时,一般会向右下方看。这背后与我们的大脑功能分区有着深刻的联系。
二、咬嘴唇或开始不停地吃喝(女性居多)
咬嘴唇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与之相关的还有开始吃东西、嚼口香糖等行为。
三、重复自己说的话,过度强调细节
我们编造谎言远没有记忆提取的速度快,为了表现出与正常速度一致,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地要求我们重复细枝末节的特征。
四、时常摸衣服
研究发现,我们手上的神经非常多,高度敏感,当我们大脑有焦虑、震惊等高负载状况时,会自然而然传导到手上。
五、胳膊举起高于身体中部,在脸部、头部或胸前的动作增多
双手举起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与焦虑不同,大脑的防御机制其实是在告诉身体为谎言败露而做准备。
如果有心理咨询需求,欢迎来找我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