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上有白毛怎么办(鱼长白毛了怎么处理)

鱼上有白毛怎么办(鱼长白毛了怎么处理)(1)

水霉病是鱼类养殖中常常碰到的疾病,又称为肤霉病、白毛病。在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后治疗困难,其病原水霉(Saprolegnia)隶属于茸鞭生物界(Stramenopila)、卵菌纲(Oomycetes)、水霉目(Saprolegniales)、水霉科(Sprolegnia⁃ceae),主要包括水霉属(Saprolegnia)、绵霉属(Achlya)、丝囊菌属(Aphanomyces)等。

水霉在淡水水域广泛存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繁殖适温为13~18℃。水霉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鲤科和鲑科鱼类、河鲈、鳗鲡以及虾等对水霉都具有易感性,同一种致病性水霉菌对鱼体和鱼卵均有致病性,水产动物各个生长阶段都可感染水霉。水霉主要寄生在鱼体伤口和死卵上,危害养殖鱼类和降低鱼卵孵化率,且极易发生水霉病的传染并迅速蔓延,造成大量鱼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万幸的是,水霉菌是条件致病菌,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会爆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都可能导致水产动物感染水霉菌。

1.体表机械损伤,拉网、分筛、抢食过猛、争斗撕咬等引起水产动物体表出现创口,进而引起感染。

2.温度,在冬春季节和“倒春寒”天气等,由于温度适合水霉菌生长繁殖(13~18℃),疾病容易爆发。

3.气泡病、寄生虫病、细菌病、病毒病、水质问题等引起的鱼体表受伤。

4.长期低温、光照不足、水质偏酸。

5.水温剧烈变化、季节交替。

6.动物性饵料长期浸泡发生变质,为病菌繁殖提供温床和爆发条件。

7. 水太肥,密度大,喂食过多,水体营养过剩而益生菌不足。

8.滥用消毒和消炎药,破坏菌群平衡,同时也会导致耐药性水霉菌的产生。

9.水质恶化,水霉菌大量繁殖,达到感染的量。

10.底质恶化溶氧低,导致鱼类游上表层水面冻伤。

水霉病的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样,水霉的菌丝一端侵入鱼体伤口,分泌蛋白质分解酶,分解周围组织,进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造成创口发炎和坏死,继而发生腐烂现象,另一端向体表外大量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灰白色棉毛状絮状物(条状),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患鱼由于部分身体组织被分解,导致焦躁不安,精神不振,行为失常,常见的行为在网箱、池边、石头、杂草等较硬质物体上剐蹭身体,导致创口扩大溃烂;在池周缓慢游动;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也有少数病鱼潜伏不动,一旦受到惊扰,立即在水面穿梭而行;鱼体严重缺乏光泽,鳞片脱落严重,伴有发红充血现象。随着病情发展,病灶部位扩散,长满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可达1cm长),甚至骨肉糜烂,鱼体营养大量流失,最后体弱而亡。

目前针对水霉没有特效药物,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预防、再预防!!!

在水温低于18°C时,定期使用霉菌净灭杀水体中水霉孢子,从根本上杜绝水霉的发生,低温时节,是拉鱼和投放鱼种的好时节,拉往后、投放鱼种前,用飞渔复合碘和霉菌净配合消毒杀菌,收敛伤口,灭杀霉菌,防止霉菌孢子趁虚而入,爆发水霉病。

爆发之后,建议使用硫醚沙星搭配聚维酮碘或者五倍子使用,内服多维,抗生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