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极简主义(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

自由是有边界的。

突破边界的自由往往只能滋生罪恶。

保守是有极限的。

突破极限的保守往往只能导致崩溃。

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的阶层对于自由的理解与追求往往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越是上流社会的人群,往往越追求所谓的自由。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自由从来不是必需品。

我再次强调,从来不是。

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建立在秩序之上的,而秩序必须并且只能建立在责任与义务之上。

在传统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中,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置身于一个社会体系中,在这个体系中,作为父母对于子女有责任和义务、作为丈夫对于妻子有责任和义务、作为国民对于国家有责任和义务等等等等,个体从这个体系中获得了生存的资源,就必须回报对等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任何人类文明来说,维持这种体系正常的运转都是必须的,因为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就是体系正常运转的成本。

这种主动维护并且拥抱体系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保守主义。

在一个社会体系中,理论上讲越是阶层越高越应该有足够的积极性维护并且拥抱这套体系。

但是事实恰好相反,阶层越高的群体中,往往有很多人以破坏甚至摧毁这套体系为人生目标。

这种主动破坏并且摧毁体系的行为,我们往往称之为自由主义。

高阶层中的这些人士不是“革命者”,他们更像是纯粹地“破坏者”。

他们拥有高阶层内部的绝大多数资源,但是唯独不拥有核心权力、地位以及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是废材,反而对于该阶层的稳定是一个好事。

但是如果他们具备才华,才华反而是破坏该阶层长期稳定的双刃剑。

他们往往通过鼓吹自由主义来破坏该阶层的稳定。

什么是自由主义?

按照字面意思,就是否定责任、逃避义务。

在现实中,就是对享乐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崇拜。

历史上真实的极简主义(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1)

保守主义者强调秩序,鼓吹责任和义务,那么自由主义者要破坏甚至摧毁这种观念,就必须提供一种完全相反的观念。

这种完全相反的观念只能是享乐主义,活在当下、享受在当下,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地活着;

进而否定保守主义者所珍视的一切崇高理念,强调一切抽象、放纵的感官刺激形式,进而形成颓废艺术。

最能体现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种差异的艺术作品是一部电影《阿甘正传》。

阿甘是个天生的傻子,但是他愿意承担责任、承担义务,所以他按部就班地读书、参军、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体系给予了对等的回馈;

珍妮是一个正常人,但是她选择了与阿甘完全相反的一条路,她逃学、游行、滥交、吸毒,拒绝责任也回避义务,最后死于艾滋病。

从出生来说,阿甘是不幸的,他天生是个傻子;珍妮也是不幸的,她的童年饱受父亲摧残。

但是不同的人生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命运结局。

在这里,我无意强调保守主义就一定是好的,当整个社会体系崩坏的时候,保守主义者往往是最大的悲剧;

(前苏联倒下时,很多保守主义者的军人们信仰破灭,选择为这个体系殉葬;南朝灭亡时,选择不事二主的儒家子弟们选择为这个软弱的王朝跳崖。)

对于人类文明的稳定性来说,现有体系上的保守主义当然是好的,因为只要人人愿意承认责任和义务,则体系多数情况下是稳定的。

但是,是的,这里有个但是。

保守主义的维持有其极限,当国家的扩张速度太快,对于各个阶层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重,则保守主义就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我们以西汉为例,西汉王朝由盛转衰转折点无疑是在汉武帝末期。

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

因为汉武帝时期,整个国家的扩张已经超出了全社会各阶层的极限。

当扩张超出极限时,对于中上阶层来说,继续坚持保守主义是愚蠢的。

毕竟,谁会更喜欢责任和义务呢?

往往在这个阶段,中上阶层的自由主义者会慢慢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而自由主义的思潮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则中上阶层逃避责任和义务的道德约束就不存在了。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自由主义是能对保守主义的不理性行为进行纠错的,但是,相对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一旦跨越某个界限就离罪恶更近。

这里,我们做一个稍微有点深度的思考:

在一个阶层相对稳定的社会中,鼓吹自由主义长期对哪些阶层最有利?

毫无疑问,有钱或者有权的那些人。

因为鼓吹自由往往就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去拒绝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一个社会有钱或者有权的那些人长期拒绝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中国5000年历史上,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原因就在这里:

在王朝的中后期,当统治阶层内部的自由主义者开始鼓吹自由主义的风潮,一旦这股风潮开始弥漫整个社会,则王朝体系的运行成本直线上升,王朝军队的战斗力开始直线下降,而革命的野火正在底层越烧越旺。

一战的时候,法国的军人们还能够无视生死与世仇德国血战到底,但是一战的巨大伤亡无疑吓坏了整个社会的中上层,他们开始本能的拒绝这种传统的责任和业务。

在整个教育体系上,一战之后的法国人进行了惊人的转折:

爱国主义的教育消失了,自由主义的教育大行其道!

如果是和平年代,这种教育方式似乎更人性、更合理,但是遗憾的是,法国人在自由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

自由主义的教育迅速蜕变为享乐主义的教育。

因此,当二战爆发时,没有国家、民族、公民、荣誉等概念的新一代法国士兵在传统主义的德国军人面前迅速崩溃了。

仅仅39天,昔日的欧洲第一陆军强国就完蛋了!

与其说这是德国军事的奇迹,不如说是法国推行自由主义失去底线之后的奇迹!

历史快进到2021年,东方的巨龙之国在改革开放之时,曾经一度拥抱自由主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终结,随着全球强国博弈的加剧,最终选择拥抱保守主义。

东方的巨龙选择保守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吗?

是的,新王朝的初期,往往都是保守主义占据统治地位。

绝大多数内部矛盾都能内部解决。

美丽国曾经在过去的四年选择拥抱保守主义,这是本土白人们对于保守主义最后的坚守,但是2020年的大选中,在其它少数族裔以及中立阶层的帮助下,鼓吹自由主义的民主党卷土重来。

美丽国在今时今日重新选择自由主义也是历史的必然吗?

是的,过去许多年的无限扩张,付出代价的阶层太多,而获得收益的阶层始终只有那么一小撮。

对于绝大多数阶层来说,逃避责任、拒绝义务是最优化的选择。

这就是历史的诡异之处,强与弱、保守与自由宛如命运的钟摆,总是在特定的节点响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