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起源的旧观点(第一章教育之思)

第一章 教育之思:“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注 原标题 《 教育的思考:“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为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4-21 11:08首发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于今天 修改)

教育起源的旧观点(第一章教育之思)(1)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这是屈原《天问》中,170多问中的第一问。

什么意思呢?诗人问道,上古还没有人的时候,是谁将道传下来?

何谓道呢?

一、何谓道?

何谓道?

我说,所谓“道”,就是“用脚走不通的路,用头可以走的通”的“路”。

“道”,就是智慧之“路”,就是用“心”想的“事”,就是用“手”干的“活”,就是用“脚”的“路”。

“道”,就是干活,就是做事,就是行动。

“道”,就是学习,就是研究,就是思考。

教育起源的旧观点(第一章教育之思)(2)

这是,生活中的“道”,这是实践出真知的“道”。

下面,我们看一看,到底什么是道?

“道”这个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的“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规律、法则、道理”

老子为何能够提出“道”这个概念?

我们知道,老子曾经在图书馆工作过,是第一位图书馆馆长。

在中华文化中,智慧和道德都极高尚的人,被称为圣。

老子被称为“四大圣”之中的“智圣”,是智慧的化身,老子不提天道而只提“道”,实际上他讲的“道”就是人道,其教育思想就是“不言之教”。

鲁迅曾经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大抵在道家。

可以说,“道无不在”,无所不通。

经商有“生财之道”,企业有“经营之道”。健康有“卫生之道”,生活有“养生之道”,做人有“处世之道”,《庄子》甚至说“盗亦有道”。俗话说:“各有各的道。”可见这个“大道”与人生关系之密切。

中华道家说,人在道中,而不知道之存在,好象鱼在水中,而不知水之存在一样。所以许多人生活之中,到处都有“道”的存在,可“百姓日用而不知。”

自古以来,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凡是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人物,也许他不知“道”为何物,或者也许不了解中华道家,他的所作所为,一定符合于大道。

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大而言之,即宇宙、天地、万物、人类,何处非道之所在。“大道”之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但是无所不在。身为地球人,应当知道、明道、得道、守道。得道不失,乃可“长存”。

老子,出生于春秋时期,这是一个圣人并涌现圣人的伟大时代。

孔子称为“文圣”,孙子称为“武圣”,墨子称为“民圣”。

春秋“四圣”是中国历史的灵魂。

孔子创立了儒学,“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其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为人师表”等,现在还是学习的内容。

孙子创立了兵学。是兵家鼻祖”,《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经典”。其中有两句至理名言,一句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讲的是唯物论。一句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讲的是辩证法。“兵不厌诈”“兵贵神速”;“兵者,诡道也”,其核心就是“变则通”;他在讲到爱卒不能骄纵时指出,“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豀;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孙子•地形篇》)

尤其是墨子的“爱”比孔子更彻底、更广泛,提倡的是天下大爱。儒家是“别爱”,墨家是“兼爱”“周爱”。墨家提出爱亲人,也爱他人;爱母国,也爱他国;爱上等人,也爱下等人。墨子最有名的话是:“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解放宣言,比林肯的黑奴解放早了1200多年。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老子为何能够提出“道”这个问题上来。

事实上,《老子》一书多处摘引《金人铭》言论,老子并视《金人铭》作者为其“教父”(帛书本为“学父”),《老子》曰:“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强梁者不得其死”为《金人铭》之言。从《老子》一书的内容来看,几乎整个《老子》一书都是在阐述和演绎《金人铭》的思想。(《金人铭》百度百科)

周以前的箴铭以黄帝的《金人铭》为最有名。从金人铭载体的形式看,应该是座右铭的源头之一:一,它用非常形象生动的金人三缄其口的样式来警告世人的慎盲。二,它把铭文刻在金人背后,如果没被销毁,则可做万世之则。三,文章中明确说的是"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这也就是说,这个金人放置的地方,是在台阶的右边。这和座右铭的本质一样,实际上金人铭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座右铭。

从《金人铭》的内容来看,确实与《老子》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黄老学派的产生不无道理,《老子》的思想与黄帝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老子道的思想基本上来源于《金人铭》。

也就是说,“道”是中国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老子老师,只是以“道”的形式,来一个智慧的总结。

所以,我们的孔子老师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既然如此,那么,“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屈原老师他却没有回答,为什么?

他不会吗?不知道吗?

错了,他想让后人回答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250O多年就回答岀来了,谁回答的?

我们可爱的孔老师。

孔老师怎么回答的?

且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老师在他弟子对话录的《论语》中的开篇第一句,用问话的形式回答的,这难道是巧合吗?

不!

《论语》中的问不仅回答了《天问》中的问,而且更重要的是孔老师用“人道”破译屈老师的“天道”,这难道又是巧合吗?

不!这都不是巧合,是必然的。

再看:

昔日,孔老师从政失败后,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历尽千辛万苦,不再谈“天道”,开始了人间烟火的“人道”生活——谈起了为人处世、吃饭、穿衣等。而屈老师呢?昔日,从政虽然失败,但晚年却与孔老师相反,专业研究“天道”。屈老师这点很象晚年的牛顿研究起上帝来,走向了一条与众生不同的生活道路很有点相似。

现在让我们回到“两问”一答上来:

屈老师问“谁传道之?”

谁传授的知识?

孔老师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道自我传、自我学、自我习;学了就习,这个习,是做、是干、是行动、是运用、是实践,实践岀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这样做不是很快乐吗?

我们将如何理解孔老师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

就是这句话,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解由于对它的误解,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毫无生机。如果孔老师能够“穿越”的话,一定会反对的“想当年,我带领群弟子周游列国,食不果腹,居无定处,天当房,地当床;那有时间‘温故而知新’呀,况且,我说的‘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这个意思吗?要是这个意思的话,整天学呀、学呀、背呀、背呀,考呀、考呀。

于是,我们的学生,在如火的青春里,在“复读教育学”的世界里,如痴如醉地“燃烧”;我们的学生在如水的年华,在“复读教育学”的海洋里,日日夜夜地“游泳”;我们的学生在如花的季节,在“复读教育学”的王国里,朝朝暮暮地“拼搏”。

于是,我们的学生,在如痴如醉地“燃烧”着自己的“命”、“燃烧”着他人的“命”;我们的学生日日夜夜地“游泳”的是在书本上“游”,能真正的“下江河”吗?我们的学生朝朝暮暮地“拼搏”的结果却是家庭中的“啃老族”式的教育。

教育呀,教育呀,中国式的教育,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学生在“江河”中实实在在的“游泳”,为何非要在“课本上、习题上、考试上”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游泳”呢?这样的教育恰如我们的学生躺在床上学走路,如此教育学生何时才能下床走路!

我们中国式的教育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与中国教育传统原则上有着极大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毛泽东主任在1920年6月7日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中看出:“我一生恨极了学校,所以我决定不再入学校,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从此,毛泽东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活。随即进行了组织新民学会、组织勤工俭学等等活动,开始了他投身革命洪流的新阶段。

从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的这些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早就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胆识的人,他不仅是一个特别用功、好学深思的学生,更重要的是,他如此关心着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所有这些,都是值得今天青年一代学习的。

毛泽东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昔日虽然数学成绩全校倒数第一,但是他的“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言壮语是来自于他的真真正正“下江河”教育:

半耕半读式的“耕作”教育;

列兵式的“从戎”教育;

乞讨式的读“无字书”教育;

退学自修式的“图书馆”教育;

在学校的学生式的“志愿军”教育;

如此教育他定能“击水三千里、自信二百年”。

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三、学习,就是为了应用

古人云, 学而不习,等于白学;学而不习,不是学习 ;只学不用,不如不学!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读得很多,很熟,让他从政,却不会办事,让他出国办外交,又不会独立地从事谈判,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

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其中很多人都有专长,通过学习都能出仕为官,并能把学过的东西,用于治理国家,而且很有能力,这都说明孔子学以致用的教育是有成效的。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兵教兵”,“同伴教育”,效果惊人》,说的就是“学习,就是为了应用”这个问题。

纽约的9所中学迎来了一些“小老师”,他们都是初中生,经过一些特别培训后,组成助教团队,去教比自己低一年级的学生。最特别的是,这些“小老师”都不是尖子生,而是一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

为什么要让中等生当助教?当助教的经历对这些孩子有什么影响?

这些中等生当助教的结果到底如何?

考试成绩提高了!

在项目实施一年之后,担任过助教的学生通过纽约州高中毕业统一考试生物与数学科目的比例比未参加该项目的学生高出不少。也有数据显示,即便是短期参与项目也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很多在1月份还未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在参加了项目的夏季短期课程后再次参加考试,通过的比例达到约90%,而在只参加一般性夏季课程(非“课堂重建”)的学生中,二次参加考试并通过的比例只有30%。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学生助教在毕业时被大学录取的机会是其他学生的2.4倍。

无独有偶,美国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通过听讲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学生通过阅读能记住学习内容的10%,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音像资料,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0%,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30%,学生通过讨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0%,学生通过实践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5%,学生通过教授给其他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

可见,记住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小老师,实施兵教兵战术,这样,不仅成绩好的同学,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可谓一举三得。

兵教兵的受益者,并非只有后进生。优生通过为后进生讲解分析过程,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实际上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与优生同桌,便于兵教兵。

曾经有个学生,高中学得很轻松,他的同桌数理化很吃力,他一直在帮他,鼓励他。到了高三,同桌说,我反正也考不取什么像样的大学了,你忙你的,以后别管我了。这位同学说,我不是帮你,我是在帮我自己,我表达一遍,等于复习一遍,我会记得更牢固。

一名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上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他的能力一定要比一般人强。他做的是教师做的事,就意味着他比一般人更能“学”。上课时能听懂教学内容,意味着他的接受能力正常;而如果通过他的表达,能为同学解决疑难,肯定得理清自己的思维,了解对象的接受能力,了解同学的困难所在,这就需要较强的观察理解能力。(帮同学也是帮自己2014年10月13日青岛早报 ——特级教师吴非

其实,这位同学不但看重同窗情谊,而且善于表达,不会让别人有心理负担。表面上他是浪费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实际上却受益匪浅。

上课时能听懂教学内容,意味着他的接受能力正常,而如果通过她的表达能为同学解决疑难,肯定得理清自己的思维,了解对象的接受能力,了解同学的困难所在,这就需要较强的观察理解力。

实行小组合作,把精兵放在小组内,教会本组的成员,这样锻炼的不止一个人,所有的成员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小组互帮互助,一起努力,共同提高。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400年前,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到: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

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这三句简洁的话可作为积极学习的精要。

我将孔子的智慧做一修改并扩展成我的积极学习信条: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听过和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一点。对于我听过,看过并问过问题或与人讨论过的东西,我会开始理解。对于我听过、看过、讨论过和做过的东西,我会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对于我教过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我会掌握。”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兵教兵是教学中的智慧之一。

作为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除了上课、辅导外,与学生接触机会不多。

作为学生,整天在一起相处,遇到问题,通过及时提问,共同思考,研究解决,这样可以激活思维,发挥出巨大效益。同时,学生在互相提问中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对于一生都有很大益处。

无独有偶,美国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通过听讲,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学生通过阅读,能记住学习内容的10%;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音像资料,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0%;学生通过老师的演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30%;学生通过讨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0%;学生通过实践,能记住学习内容的75%;学生通过教授给其他人,能记住学习内容的90%。(“兵教兵”——“同伴教育”,效果惊人 校长传媒2015-08-20)

无独有偶,美国教育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通过听讲,能记住学习内容的5%;学生通过阅读,能记住学

可见记住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当小老师,实施“兵教兵”战术。这样做不仅使成绩好的同学加深巩固所学知识,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还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可谓一举三得。

说到“兵教兵”的起源,大概要追溯到毛泽东主席所提出的一种练兵方法。毛主席在《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一文中指出“练兵方法,应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运动”。这精彩的论述,深刻地阐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被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合作关系。在教学中,我们所说的“兵教兵”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事实上,就是教学相长、“学以致用”。

关于“学以致用”的实践这个问题,《北京日报》2012年9月4日以“巴勒斯坦15岁少女暑假当上市长”为题报道了:在约旦河西岸小城阿拉尔少女巴莎尔,两个月前,他们迎来“世界上最年轻的市长”,巴莎尔告诉法新社记者“我每天早晨8时到办公室,查看许多文件,签署文件,会见市议会成员。我还得去许多实地访问,解决突发事件。”

这是什么样的教育?

这是“下江河”教育,这样的教育就是体验教育,让孩子们真正的用"心"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如此,教育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这是什么教育?

这是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下江河”教育,如此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当然实践教育并不见得都“当市长”,到酒店洗碗、涮锅,到农村劳动、干活,到工厂做工、打扫卫生等,都是“下江河”式的教育。

谚语说得好熟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我们现在的“复读学”教育,的的确确是熟读“游泳学”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何时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下江河”?

“下江河”,就是体验教育。

这样的教育正如2005年2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的那样匿名校长说的“我们在培养废才”的教育,是两层皮的“教书是真、育人是假”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与其说有,倒不如无!

试问?这是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成才吗?这样的教育能让国家强盛吗?这样的教育能让人能快乐起来吗?

要知道有的知识需要‘温故’才能‘知新’,有的则不必要‘温故’就能‘知’。我的徒弟不是说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吗?现在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实践不就是我说的‘习’吗?实话告诉你们吧,我是这样学习的,我是边学、边习,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这是对“学而时习之。”的“自园”,但“其说”就是这样的本意。下面是本人对“学而时习之。”认识和理解,为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学而时习之。”所谓的“学”就是已知之事,所谓的“习”就是把自已知道(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付诸实践而检验正误之义。为此,孔老师的孙子子思还在他的《中庸》中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看到没有?这就是“学”与“习”的辩证关系,是从“学”(知)开始,“习”(行)到为止的。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还把行动和认识结合起来,提岀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他在《劝学篇》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厚也。”指的就是实践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行(习)是学的最高阶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效儒篇》中看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知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之。……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知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关于行(习)是学的最高阶段,我们还可以从孔老师的二掌柜亚圣孟老师的《万章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找到答案,对于学,孟老师主张的就是思考、存疑和实践;此外,我们还可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来看:为什么叫“行知”,不叫“知行”,这是因为陶老认为先“行”而后才“知”。

好了,吧了,不知何年月,我们将孔老师的“学而时习之。”当作“温故而知新”来实践、来运用、来解释,让我们的学生大读特读,大背特背,如果用“学了再复习,复习之后再学”和用“温故而知新”理念来解释,这还叫“不亦说乎?”吗?不叫了,哪叫“不亦悲乎”也!

试想如果让你天天读来背去的,不接触实际你愿意吗?熱读游泳学,不如下江河,此道理谁都明白。况且哪个时候是不考什么试的,“学而是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岂能同日而语,岂能象现在的有人戏称的哪样“学完、背完、考完、再忘完”的应试教育。

君不见:每年高考前后学子对书的三部曲——“买书、撕书、烧书”等对书的仇恨态度上可以看出,那是无比厌恶和愤恨。

基于此,我们解释孔老师的“学而时习之”要看一看他的成书时代背景,《论语》-书并不是孔老师写的,谁写的?这个问题《三字经》已替我们回答了:“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从这12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岀师徒间在周游列漫、多么的快乐、多么的浪漫,那充满个性的游学,那毫无拘束的回答,那真诚坦率的交流,是多么的令人羡慕不已!他们一边“学”、一边“习”,理论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不戴绿领巾、不穿红校服、不测智商、不……,没有优秀生,也没有差等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这难道不快乐吗?快乐!快乐!当然快乐了!

只因有了“我要学”,为何不快乐?理所当然要快乐!

问:“遂古之初”,有没有“差生”?

曰:没有!

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曰:“道自传之”也!!

为什么?

请看:第二章《“道自传之”:我为什么要学?》

【注《教育的思考:“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为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4-21 首发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于今天 修改 于 搜狐 自媒体】

《中国教育,拿什么拯救你?》

目录

第一章 教育的思考:“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第二章 “道自传之”:我为什么要学?

第三章 学习中的纠结和痛苦——何人解?

第四章 家有“差生”——怎么办?

第五章 家有“差生”,为何要恭喜?

第六章 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

第七章 唯有“差异”多开发——敢叫“差生”换新颜!

第八章 慢养教育,谁说不是天才大师的摇篮!

第九章 明辨教育方向何日召开教育“遵义会议”!

第十章 破译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之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