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上有什么特点(宋元话本小说的成就)

一、宋元话本的基本状况

现在还未发现宋元时期刊印或抄写的小说话本作品。

现存最早小说话本总集《清平山堂话本》,也仅存残本。此书为明嘉靖时藏书家和出版家洪梗编,约刊于明嘉靖年间。依据目前可见的文献资料,现存话本以小说话本为多,其次是讲史话本,讲经话本较少。

现存宋元小说话本篇目,研究者多有不同的看法,胡士莹先生《话本小说概论》认为有56篇。这56篇有38篇见于冯梦龙的“三言”,所以“三言”实在是研究宋元话本小说的重要依据。

宋元小说话本所写的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

婚姻爱情类(相当于烟粉、传奇) ;

讼狱类(相当于公案) ;

神怪类(相当于灵怪) ;

人物佚事类(相当于发迹变态)。

二、婚恋话本中新的女性形象

鲁迅先生《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爱情婚姻类有不少为历代读者喜爱的篇目,读起来有强烈的时代气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们大都是写普通市民的生死恋,与唐代传奇中以士妓之恋或以人鬼相恋为题材有很大的不同。这表明俗文学更贴近市民生活的发展方向。

(一) 《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

故事梗概:秀秀是咸安郡王家里的养娘,主动大胆与碾玉待诏崔宁相爱并私奔出逃。两人作了夫妻,后被郭排军告密,夫妻两人被捉回王府,郡王杀了秀秀,放回了崔宁,秀秀鬼魂与崔宁相处,再次被捉回,结果郭排军挨了打,秀秀拉着崔宁与她“一起做鬼去了”。

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上有什么特点(宋元话本小说的成就)(1)

秀秀是以往文学作品中未曾出现过的崭新的形象。她不是大家闺秀,如《莺莺传》中的莺莺,也不是青楼女子,如《李娃传》中的李娃,而一个市民的女儿,一个女奴而已。

她不畏惧死亡,即使死后,也仍在追求幸福生活,顽强地反抗。她有强烈要求实现过正常人生活的愿望。

秀秀道:“你记得也不记得?’崔宁又着手,只应得喏。秀秀:道“当日众人都替你喝采:‘好对夫妻!'你怎地到(倒)忘了?”崔宁又则应得喏。秀秀道:“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不知你意下何如?崔宁道:“岂敢!"秀秀道:“你知道不敢,我叫将起来,教坏了你,你却如何将我到家中,我明日府里去说!”崔宁道:“告诉小娘子:要和崔宁做夫妻不妨;只一件事,这里住不得...

(二) 《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

故事梗概:周胜仙在金明池畔遇上了青年范二郎,她借和卖水人吵架,主动向范二郎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表示了对他的爱慕。她父亲因对方门第太低,不准他们结婚,她始终没有屈服。为了范二郎,她曾死过两次,甚至做了鬼还要和他相会,最后又通过五道将军,救他出了监狱。

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上有什么特点(宋元话本小说的成就)(2)

周胜仙

周胜仙初见范二郎,便暗中喜欢,独自思量:“若是我嫁得一个似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当面挫(错)过,再来那里去讨?”

为了捕捉这难得的机缘,她敢想敢做,主动接近范二郎。显然,璩秀秀和周胜仙的行动,与“诗礼传家”的闺秀们大相径。作者对她们的肯定,实际上表现出平民百姓对封建传统的轻蔑。

三、《错斩崔宁》 等公案话本

(一) 《错斩崔宁》

讲述由一起命案引发的一段冤情,就颇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的刘贵,酒后失言,致使其妾陈二姐以为丈夫要卖掉自己,连夜逃走;结果,醉而未醒的刘贵被小偷谋财害命。案发后,涉嫌杀人在逃的陈二姐与她刚在路上结识的崔宁双双被捉拿归案。当地府开不堪察案情,不听陈崔二的申辩,滥用酷刑,屈打成招,造成冤案,致使无辜者人头落地。

小说中有一段议论,很能反映当时的人对这件冤案的看法:

看官听说,这段公事,果然是小娘子与那崔宁谋财害命的时节,他们两人须连夜逃走他方,怎的又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明早又走到爹娘家去,却被人捉住了?这般冤枉,仔细可以推详出来。谁想问官胡涂,只图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 ....所以,.做官的切不可率意断狱,任情用刑,也要求个公平明允。道不得个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可胜叹哉!

(二) 《简帖僧巧骗皇甫妻》等公案话本

话本写皇甫松与妻子接到.一封陌生男人的纸包,打开纸包一看,是一对落索环儿,两只短金钗子,一封情节,他怀疑妻子不贞,休了妻子。结果妻子被一个和尚娶去,其实就是寄送纸包的人。后来夫妻又破镜重圆。

这个话本的心理描写也很好,写皇甫松休妻后的感受: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皇甫殿直自从休了浑家,在家中无好况。正是:时间风火性,烧了岁寒心。自思量道:“每年正月初一日,夫妻两个,双双地上本州大相国寺里烧香。我今年却独自一个,不知我浑家那里去了?”簌地两行泪下,闷闷不已。

(三)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话本中出现的一伙侠盗赵正、宋四公、侯兴等,不仅惩罚了为富不仁、视钱如命的财主张富;公然在京城作案,每次作案后都留下自己的姓名。他们不断地捉弄权贵戏弄官府,但没人奈何了他们。

直到包拯被调任开封府尹,出于对包拯的敬仰,他们才主动停止作案,并离开京师,这寄寓着:官清自太平。

四、神怪话本与 人物佚事话本

(一)《西山一窟鬼》等神怪话本

神怪类包括所谓“神仙”、“灵怪”、等在内。这类话本在宋元时期相当盛行,流传至今的作品中,占近三分之一的分量。如写鬼妖作祟故事,有《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即 《西山一窟鬼》)、《皂角林大王假形》等;

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上有什么特点(宋元话本小说的成就)(3)

西山一窟鬼

写神仙度脱故事,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福禄寿三星度世》等;写佛教故事,如《陈可常端阳仙化》(即 《菩萨蛮》)

《西山窟鬼》

作品写一个贫儒备尝鬼趣的故事:南宋时期福州吴洪求取功名未中,娶了李乐娘为妻,还有从嫁锦儿。结婚后两人感情好。有一天吴洪发现锦儿“脊背后披着一带头发,一双眼插将上去,脖项上血污着”,吴洪吓了个半死,但不知是自己看眼花了还是怎么了。后清明节时,吴洪与友人王七游玩,发现了形形色色的鬼,连自己的浑家与从家也全都是鬼。

吴洪遇到一个癞道人,这道人原是上界甘真人,吴洪原是他的采药童子,因凡心不净,因此堕入红尘,吴洪从此舍俗出家,最后再遇甘真人,从之而去。

虽然这样的作品“不搜着-股迷信和恐怖的气氛”,但是气氛的沉侵乃悬危的设置,很容易吸引读者读下去。韩南先生《中国白话小说史》说“这类小说都有意引起悬念,和各国有关妖精的民间故事有相同之处”。

(二)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等人物佚事话本人物佚事类,如《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这类作品不仅记叙了个体人物的发迹变化,而且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 现实。

《汪信之死救全家》故事梗概:

故事写汪信之因与其兄不合出走到麻地靠卖炭、卖铁、经营渔业,渐渐发展成为地方一霸。在汪信之进京城临安,投阙上书要为国家效力恢复中原之际,由于儿子对汪的两位友人程彪、程虎馈赠不多,二程便告官诬陷汪信之谋反。官府捉拿,汪信之在率领众人自卫后逃离,而家人全部被捕。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汪信之投案自首,救活全家人,而自己遭处斩。

这篇话本是地方豪霸汪革的兴衰史。透过这一事件,充分展示了南宋官府的腐败无能,如写宰相汤思退不顾江淮地区是与金国用兵的前线,排斥异己,任用私人:

话分两头。却说江淮宣抚使皇甫倜,为人宽厚,颇得士心。招致四方豪杰,就中选骁勇的,厚其资粮,朝夕训练,号为“忠义军”。宰相汤思退忌其威名,要将此缺替与门生刘光祖。乃阴令心腹御史劾奏皇甫倜糜费钱粮,招致无赖凶徒,不战不征,徒为他日地方之害。朝廷将皇甫倜革职,就用了刘光祖代之。那刘光祖为人又畏懦,又刻薄,专一阿奉宰相,乃悉反皇甫倜之所为,将忠义军散遣归田,不许占住地方生事。可惜皇甫倜几年精力,训练成军,今日一朝而散。这些军士,也有归乡的,也有结伙走绿林中道路的。

赵伯升茶肆遇仁宗

小说叙北宋仁宗之时,有个秀士叫赵旭,字伯升由于写错一字而不肯认错,宋仁宗没有录取他。后来仁宗皇帝赏识其才华,让他做了高官,赵旭因一字之差落入困途,又因得到宋仁宗的知赏,顷刻间便位居方面,是典型的发迹变泰的作品。

五、讲史话本

现存讲史、讲经话本小说的艺术成就不能与小说家的话本小说相比,但它却反映了早期作品面貌,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为我们认识中国小说发展的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现存宋元讲史话本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和《全相平话五种》

(一)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作品叙述了梁、唐、晋、汉、周五代的兴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在封建暴政和长期战乱中的苦难;它歪曲了黄巢的起义,却比较生动地描写了刘知远、郭威等人的发迹。

(二)《大宋宣和遗事》

作品从历代帝王荒淫失政之事引起,接着叙述北宋的政治演变,重点写宋徽宗的昏淫及金人的入侵,表现了作者对黑暗政治的愤懑。全书由文言和白话拼凑而成,文言部分大抵抄袭旧籍、拉杂成篇;白话部分则是民间故事的记载,很像“小说”,因此有人怀疑它不是说话人的本子,而是由宋末愤世文人拟话本而作的。其中梁山泺故事已经具备《水浒传》的一些主要情节,可以看出《水浒传》的最初面貌。

如:含有梁山伯故事,像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

(三)《全相平话五种》

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又名《乐毅图齐》)、《秦 并六国平话》、《前汉书评话》续集(又名《吕后斩韩信》)和《三国志平话》。五种书,版式一样,均为上图下文。文字粗率,时有讹误,似出于民间艺人之手。

这些作品大抵依据正史,但其中插进了不少民间流传的故事,刻划出一些封建统治者的嘴脸,如:纣王的荒淫残暴,秦始皇的兼并野心,刘邦的刻薄无赖,曹操的老奸巨猾。《三国志平话》 的成就较高,已具备了《三国志演义》中的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书中张飞的形象相当生动。当然比起《三国志演义》来,它的内容和描写还是简单、粗陋的。《武 王伐纣平话》在谴责纣王荒淫残暴的同时,肯定了武王伐纣的正义性,其中某些神奇怪异的因素,已看出了后来《封神演义》的苗头。

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讲经话本

说经,其原意是演说佛书。今存的宋元说经话本,只有无名氏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取经诗话》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各卷分若干段,数量不等,凡17段。每段均有标题

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上有什么特点(宋元话本小说的成就)(4)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故事梗概

《取经诗话》叙述唐僧一行六人,往西天求请大乘佛法。上路不久,遇见“白衣秀才”,自称:"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于是,取经队伍由六人增至七人,但除唐僧、猴行者外,其余诸人并无名姓称谓。猴行者神通广大,已成为故事的主角。

各段故事有详有略,其中不乏精彩的片段。如“过狮子林及树人国第五”,讲师徒一行进入树人国,唐僧命小行者去买菜,小行者被人用妖法变作驴子,猴行者前往解救,将作法者的妻子变作“一束青草,放在驴子口伴”。两相斗法,结果,作法者不敌猴行者。又如“过长坑大蛇岭处第六”讲猴行者降伏白虎精,描述生动,情节奇异。

然而,因是“说经”的缘故,有些地方显出深厚的说教意味,如“入香山寺第四”,称蛇子国的大蛇小蛇皆有佛性,故它们“见法师七人前来,其蛇尽皆避路,闭目低头,人过一无所伤”。这样的情节,平淡呆板,了无趣味。总之,《取经诗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说经话本的风貌,也反映出中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融会的情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