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老祖宗征战西域的原因了(东汉将士血战西域)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战国[楚·屈原·《国殇》]

谨以此诗献给东汉坚守西域而死难的将士们!

不需要悲伤,对这些将士们只有如敬天神般的仰慕!

不需要眼泪,他们是中华民族血性男儿,只为这些将士们的干云豪气而骄傲!

终于知道老祖宗征战西域的原因了(东汉将士血战西域)(1)

公元74年,耿恭以司马之职随大军经略西域,创建西域都护府,与匈奴作战。

耿恭字伯宗,东汉开国大将军、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弇之侄。后汉书评价耿恭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先出击车师后国,车师投降,东汉设置西域都护府,经略西域,大军还朝。耿恭升戊己校尉,仅次于将军,留守金蒲城;另一将关宠为戊己校尉,驻军柳中城,各数百人。

公元75年三月,匈奴二万骑兵突然攻击西域车师国。耿恭急派兵三百人救援,路上与匈奴大军遭遇,以寡击众,全部战死。匈奴攻破车师国,转攻金蒲城。

当初留给耿恭仅数百人,救援战死三百,耿恭手下人数更少,只能据城搏战,耿恭用毒药涂箭。告诉匈奴:"这是汉家的神箭,中箭者必有异常。"匈奴中箭者,疼痛难忍,伤口溃烂,都大为吃惊。

恰遇暴风雨天气,耿恭兵虽少,却不失时机借雨出击偷袭,杀伤众多。

匈奴恐惧,互相传说:"汉兵有神相助,真可怕啊!"于是撤兵。

终于知道老祖宗征战西域的原因了(东汉将士血战西域)(2)

耿恭认为疏勒城傍有涧水可以固守,五月弃金蒲城,引兵占据。七月,匈奴又来攻击,耿恭率众将士勇猛冲击,匈奴骑兵四散奔走。

匈奴人多,在城下断绝涧水,长期围困疏勒。耿恭在城中凿井取水,深十五丈不见出水,将士渴极,榨马粪汁以稍缓口渴。

耿恭拜井,为吏士祈祷。稍后便有水泉涌出,将士都喊万岁。吏士在城头向匈奴扬水示意。匈奴想不到城中竟然有水,以为神明,再次撤去。

终于知道老祖宗征战西域的原因了(东汉将士血战西域)(3)

此时,最艰难的时候到了,汉明帝驾崩,无人顾得上派出救兵;西域诸国皆叛,焉耆、龟兹攻杀都护陈睦,匈奴也围关宠于柳中。车师国又叛,与匈奴联合攻击耿恭。意味着西域诸国投降匈奴都已成为敌人,而自己外无救兵,只有靠自己了。

耿恭不为所动,坚守数月,粮尽,将盔甲上的皮革和弓弩上动物的筋腱都煮着吃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耿恭与士兵相互激励,以诚相待,誓同死生!然而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战士们却是不断地死去,仅剩余几十人。匈奴知道耿恭艰苦至极,打算诱降耿恭。

单于派遣使者招降耿恭,说:"如果你能投降,当封你为白屋王,给你美女做妻子。"耿恭诱骗使者上城,亲手击杀,将尸体放在城上火烤。匈奴使臣属下望见,嚎哭而去。单于大怒,更增兵围困耿恭,却始终不能攻下疏勒城。

终于知道老祖宗征战西域的原因了(东汉将士血战西域)(4)

起初,柳中城守将关宠已经上书求救,正值汉章帝新即位,即召开公卿会议。多名大臣认为路途遥远险恶,不宜救援。

司徒鲍昱说:"今天派人到危难之地,着急时却将他们抛弃不救,对外,是对匈奴强暴的纵容,对内则是不救死难的将士。今后边疆无事尚可,一旦匈奴再度侵犯边塞,陛下将怎样派遣兵将?再说两地将士各仅余数十人,匈奴围困数月不下,可见将士虽少却尽了最大努力。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张旗帜,加快前行,以救危急。匈奴疲弱已极的兵力,必不敢当,四十天左右,足以回到边塞。"

于是皇帝派军七千余人,于公元76年正月,与柳中守军会师攻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俘获三千余人,各类牲畜三万七千头,匈奴逃走,车师复降。

此时关宠已经死难,王蒙等诸将便打算退兵回国。在此之前,耿恭曾派遣军吏范羌至敦煌领取兵士冬季服装,范羌因此随王蒙军出塞。范羌坚持去疏勒城救援耿恭,诸将不敢向前,便分兵二千人与范羌,从天山北迎接耿恭,遇大雪深达丈余,在朔风怒号中,全军艰难翻越天山,行走数千里赶到疏勒。

城中夜间忽听兵马声,以为匈奴又来。范羌城外大喊:"我是范羌。大汉派遣大军迎接耿校尉。"城中呼应万岁。开城门,众人相拥涕泣。第二日,全军撤离疏勒城回归玉门。匈奴派兵追赶,汉军且战且行。

众将士过度饥困,从疏勒出发时尚有二十六人,沿途不断死伤,三月回到玉门,仅存十三人,都衣衫篮缕,容貌脱相。

终于知道老祖宗征战西域的原因了(东汉将士血战西域)(5)

玉门中郎将郑众相拥耿恭涕泪,为耿恭及将士梳洗换衣。上奏章说:"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耿恭十三人及范羌至洛阳,皆受封赏。

耿恭从去到回达两年之久,以数百守军抵御数万匈奴,经历了一场几乎绝无胜算的战斗!然而,真正绝望的不是耿恭,而是匈奴,他们以数万骑兵的优势,又裹挟了整个西域投降的各国,足以打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却征服不了大汉仅存数十的残兵,屈服不了耿恭及众将士的意志。

数百将士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宁可战死、饿死、病死,却始终无一人投降!

而范羌率两千人的队伍,奔行数千里,翻越大雪覆盖的天山,历尽艰辛,只为救出二十六人!

血性中国,从来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敌!

血性男儿,自古就有悍不畏死的忠勇之士!

耿恭等十三勇士及西域死难的将士们就是榜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