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徐鸿儒(明末郓城徐鸿儒起义)

徐鸿儒(?~1622),本名徐诵,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巨野县麒麟镇徐庄人,后迁入巨野县城里徐街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明末徐鸿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明末徐鸿儒(明末郓城徐鸿儒起义)

明末徐鸿儒

徐鸿儒(?~1622),本名徐诵,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巨野县麒麟镇徐庄人,后迁入巨野县城里徐街。万历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徭役不断增加﹐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自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

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联合景州(今河北景县)的于弘志、曹州(今山东菏泽市)的张世佩、艾山的刘永明等,率众在巨野西部、郓城南部和范县、濮阳起义。用红巾为标志,称“中兴福烈帝”,建元“大成兴胜”,设丞相、总督、总兵等,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郓城、巨野、邹县、滕县、峄县,滕县知县姬文胤死之。掠运河漕船,袭击曲阜、兖州,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

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游击陈九德等领兵镇压。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分散作战,加之明廷派大军合力进剿﹐义军被各个击破。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峄县、滕县等相继失守。明廷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的大量官军﹐围徐鸿儒军于邹县。九月﹐徐鸿儒粮尽援绝﹐由于叛徒出卖而被俘。十一月,徐鸿儒和其父徐东明、母亲傅氏及重要部属18人被押送北京,慷慨就义。余部万余人转战到郓城南部飞集村(今郓城县武安镇飞集村)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飞集的"万人堌堆"即是义军埋骨地,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鸿儒起义历时190余天,范围遍及半个山东省,最后虽然失败,但却点燃了明末农民斗争的烈火,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徐鸿儒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先声,过了不到七年,席卷全国的李自成起义就爆发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