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朝十大进士(清代机构之翰林院)
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唐朝前期,皇帝安排一些文学才俊在宫城北门口候命,随时出谋划策、草拟诏书,称为北门学士、翰林待诏、翰林供奉等,后来专门成立了翰林院安置这些文学才俊。这个机构从成立伊始,就不承担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务虚的,后代加以继承。
清朝的皇帝对翰林院是有很清楚的认识的,说翰林院这个机构无裨行政,但必须存在。因为这个部门"培养干部",古文说是"储才之所"。比如,皇帝觉得一个新科进士学问不错、人品上佳,想要栽培他,那把他放在哪呢?如果让他到地方上当个知县,琐碎的工作会消耗大量的精力时间,不利于他的成长。那就把他留在身边,放到翰林院里一边精研学问,一边观察政治。这样有助于他尽快熟悉政治运作,增加阅历,三五年后再看是否可造之才。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考虑,天下官职是有限的,每一次新科进士两三百人,难以尽数安排。于是就挑选其中的优秀者进入翰林院,缓解官员分配安置的压力。基于这两点考虑,翰林院一直存在到清末,而且官员人数还不少。储才之所,把人才储备在那儿备用。
翰林院的特点,决定了翰林官员接近皇帝、工作轻松、升迁较快、地位清要,让其他人羡慕得不得了。唐宋开始,宰辅重臣多出自翰林,皇帝也往往从翰林中选拔钦差,处理要事。翰林学士虽然品级不高,但备受追捧。比如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曾经当过翰林,之后无论官职怎么变,始终以"翰林学士"的名号行走江湖。明朝明确规定,非进士不能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翰林就成了位极人臣的一个必要台阶。想冲击宰辅高位,得先考中进士,再入翰林,才有资格入内阁。因此,人们又尊称翰林们为"储相"。
那么,翰林学士只是看书做学问,不做其他事情吗?当然不是,除了看书,翰林还要编书、写书。皇帝成立很多编书处或者是修书的班子,抽调翰林编辑出版文史图书、经略汇编,比如《四库全书》主要就是翰林在编。同时,翰林学士随时准备入值随扈,充当皇帝的侍从。乾隆皇帝一辈子写了四万多首诗,估计其中大部分都是翰林学士捉刀代笔的。每逢科举考试,翰林学士还要充当考官和阅卷官。翰林院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如果自己不搞点额外收入,就只能靠那一点点俸禄了。穷书生盼三年一次的科举,穷翰林也盼三年一次的科举。一考试,翰林们就有机会出任考官,称为"放差"。原先,只要是科举出身的京官都有可能出任考官,或放地方学政,清朝中期后,考官和学政的差使几乎被翰林垄断了。放差也分上中下三等,最上等的是学差,也就是去地方担任学政,至少一届能落上万两银子;中等差事是地方乡试主考官,能落几千两银子。这两个差事还有机会收纳门生,有稳定的门生孝敬收入,但竞争激烈,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乡试那年,差事从五月"放"到七月,先公布最远的云贵主考官,最后公布最近的山东乡试主考。有人每次都是"自从云贵盼山东,盼到山东又落空"。最次等的放差是顺天乡试会试的房考(监考官),每次仅落两三百两银子。
此外,翰林院还得承办经筵日讲,就是给皇帝上课。从顺治开始,翰林院都要选四名官员充当日讲官,每天都给皇帝讲解经书,同时在春秋两季举行经筵大讲,就是公开大课堂,目的是提高皇帝的学问和素养。翰林学士最想做的就是给皇帝授课,担任经筵日讲官。且不说给皇帝授课,有"帝师"的名头可以炫耀,更重要的是,此举能够招皇帝待见。皇帝觉得这个人讲得不错,不用在翰林院待着了,直接安排要职,那这个人不就要扶摇直上了吗?
翰林院的长官叫作掌院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下面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接下来是修撰、编修、检讨等官。翰林院的官员变动大,因为它是储才之所,官员不会常待,快的三五年即升迁调转。翰林院下设机构有∶国史馆,负责编辑出版本朝历史。圣旨说,将某人、某事"付诸史馆"就是要将他日后载入国史的意思。。国史馆就是为修史提供权威资料的,起居注馆,起居注就是记载皇帝的日常起居言行,其实就是给皇帝修年谱,皇帝什么时候起床、当天说了什么话、去了什么地方、干了什么,由起居注馆负责记录。
还有就是庶常馆,庶常馆就是新科进士深造的场所。每次殿试后,挑选优秀的新科进士,进入庶常馆深造。这些新科进士就是"庶吉士",也称"庶常"。翰林院委派翰林学士给庶吉士授课,优中选优,正式担任翰林,淘汰的庶吉士就分流其他岗位。庶吉士一般在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以后进行大考,叫作散馆。散馆考得比较好就直接成为翰林,不好的分到部院或州县。庶吉士并不是官,只是一个过渡,按照七品官发放俸禄。鲁迅的爷爷就当过庶吉士,散馆考得不好,发往江西出任知县,又因为脾气不好,跟上司拍着桌子对骂,被上司参了一本,革职罢官。可见,新科进士并不是进了翰林院就能入阁当大学士的,也有像鲁迅的爷爷那样,在中途被淘汰掉。
但总体而言,古代朝野视翰林院和都察院的官职为"清要之职"。清要什么意思?有的政务比较纠结,又复杂又累,而且干这些事情的人长期得不到升迁,在中下级别沉沦;有的比较简单、轻松,还容易得到升迁,不断往上走。这就好像是一杯水,浑浊的东西沉到下面,清澈的东西浮到上面。都察院和翰林院的官员,干的就是简单的政务,而且还能不断往上走。以新科进士为例,如果一开始就分配到地方担任知县,辛辛苦苦二三十年,很可能还是知县;如果一开始入选翰林院,五六年说不定就是知府,八九年成道台,二三十年后出将入相都有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