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

《铳梦》是一部世界观架构极其宏大的漫画作品,这就意味着作者想要让作品中的世界庞大而不庞杂,依托既有历史、文化与宗教元素,按照故事的线索进行梳理、解构与重建,是比较不容易出错的方式。

木城雪户确实讨了这个巧,在故事中穿插了大量历史与宗教的隐喻。

当漫画《铳梦》被搬上大银幕,成为如今的 [阿丽塔:战斗天使],我们也清楚看到,一位诞生于赛博朋克世界的女性,正像她的先辈们一样,在成长为英雄的道路上接受着锤炼与挑战。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1)

日本漫画作者们化用神话传说与宗教元素的传统由来已久,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车田正美所绘的《圣斗士星矢》系列,对于古希腊神话的重新演绎。

[阿丽塔:战斗天使]的整体世界建构,主要基于木城雪户于1990年开始连载的首部《铳梦》漫画。

故事伊始,我们就能清晰感受到,木城雪户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诸多《圣经》故事与基督教教义中的元素。

01 麦基洗德

麦基洗德与不少赛博朋克题材的故事背景相近,《铳梦》同样开始于一场毁灭。

为保生存,人们修建了若干艘宇宙移民船,向疆域更加广阔的星际空间进行移民。

对于足够熟悉《圣经》故事的观众来说,这几乎可以让我们直接联想到《创世纪》中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上帝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他指示诺亚修建方舟,带领家人与雌雄动物在方舟中等待洪水退去,登上陆地重获新生。

《铳梦》中执行制造“方舟”——宇宙移民船这一任务的“诺亚”,是一部名叫麦基洗德的超级电脑

麦基洗德这个名字同样出自《圣经》,字面意思是“公义的王”。

根据《创世纪》记载,麦基洗德是撒冷王,也被称为“至高神的祭司”。《希伯来书》则记载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

关于麦基洗德究竟是怎样的身份,学者们历来存在分歧,但其中一种说法是,他很有可能是诺亚的儿子闪,或者是闪的儿子。

可见《铳梦》的作者木城雪户,把近未来宇宙移民船的制造者命名为麦基洗德,相当于由诺亚的后人执行制造“方舟”的任务,再次拯救人类,这也是非常用心的一个设计。

02 耶路撒冷与废铁场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也出现了《铳梦》漫画里两座宇宙城市,耶路城(Jeru)和撒冷城(Salem),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超级电脑麦基洗德,正是位于撒冷城,契合了《圣经》中祭司麦基洗德是撒冷的身份。

根据原著漫画,撒冷城漂浮在地面上方三公里处,耶路城在空间上位于撒冷城上方,也就是大气层之外的外太空,两城恰好是宇宙移民的中转站与港口。

从字面组合就能够看出,与耶路城和撒冷城相对应的,是现实中的“圣城”耶路撒冷。

地理位置决定,处在亚非欧三洲交界的耶路撒冷,必须承担交通枢纽的智能。

往往越是像耶路撒冷这样地缘优势得天独厚的城市,越容易成为兵家必争的要塞。

同时,历史上基督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作为“圣地”,这也势必导致从古至今耶路撒冷注定面对无尽的战火和争端。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2)

木城雪户把现实中的耶路撒冷,拆分成《铳梦》中的耶路城和撒冷城,地球通过这两座空中之城,和宇宙保持了联结。

在[阿丽塔:战斗天使] 中,撒冷城祥和安宁一如乌托邦,撒冷城之下的废铁场却和赛博朋克作品中惯常出现的“高科技垃圾堆”别无二致,是鱼龙混杂的一片荒场。

这既像极了但丁在《神曲》中划分出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又不难让我们联想到《圣经》中的巴别塔。

人类联合起来,想要修建一座通天的巴别塔直达天堂,如是狂妄的想法最终落空,神为了惩罚人类,使之四散各处、语言不通,这才导致了人类世界从此纷争不断。

电影里的废铁场与撒冷城沿用了“炼狱”和“天堂”垂直的空间结构,但为了推进故事,木城雪户设定两座城市处于一种微妙的对立关系中。

废铁场在撒冷城的高压之治下沸反盈天,人们一方面不满这样的统治,一方面又都想要上达撒冷城。在这种情况下, 阿丽塔从出场开始,就带着一种反叛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宿命感。

03 十字军与吸血鬼

根据《铳梦》原著漫画的时间线,末日降临地球后,吸血鬼成为站在了社会顶端的统治者。 木城雪户还专门花费篇幅讲述了一个人类青年维克多·拜伦化身成吸血鬼的过程。

维克多曾经是领导十字军东征的将领,因为遭到背叛而被绞死,死后化身厉鬼,不生不灭。

单看这个故事本身,维克多的身世倒是和德古拉伯爵殊途同归。

关于吸血鬼出现的历史,有一种说法同样追溯到《圣经》,亚当夏娃之子该隐,因嫉妒弟弟的亚伯将其杀害。上帝为了惩罚双手沾满兄弟之血的该隐,令他“流离飘荡在地上”,并且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3)

在“不生不灭”这一点上,该隐因此和吸血鬼有了一些关联。

后来,诗人拜伦根据《圣经·创世纪》创作了诗剧《该隐》,同样没有写到与该隐之死相关的情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该隐是吸血鬼的说法,只是《圣经》中并没有与此相关的直接记述。

西方文学中最早诞生的吸血鬼还是和拜伦有关,他的私人医生约翰·威廉·波里道利创作了短篇小说《吸血鬼》,这才使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了这种不死的嗜血恶魔。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4)

或许这也是木城雪户在《铳梦》中为吸血鬼维克多冠以“拜伦”之姓的原因,。

故事中维克多参与的十字军东征,是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们,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占领的土地名义发起的战争,其中引起双方争端的这块土地,正是我们刚刚所说的耶路撒冷。

《铳梦》故事里的维克多,因遭同伴背叛而遇害,这也让他在变成吸血鬼后,对自己所追寻的信仰产生了怀疑。

让人唏嘘的是,维克多的妻子维尔玛选择站在人类一边,并且为了人类与丈夫势不两立,宿命的悲 剧,在维克多身上发生了两次。

04 成为领导者

毫无疑问,[阿丽塔:战斗天使]中最亮眼的角色,一定是这位从废铁中侥幸存活,身怀绝技 的机械少女。

结合近年来好莱坞在女性主义风潮下,诞生了诸如黑寡妇和神奇女侠这一系列女性超级英雄,甚至是皮克斯动画片里都出现了武艺超群的梅莉达公主。

因此在不少人看来,[阿丽塔: 战斗天使]不过是又一部女性英雄当家的动作片罢了。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5)

是,也不是。与我们以往熟悉的女性超级英雄相比,阿丽塔没有血肉之躯,作为一个女性机器人,能够成为影片的主导,推动故事中的世界产生变革,意义远大于她的女性英雄身份本身。

美国知名的女性主义研究学者唐娜·哈韦, 在她1985年刊出的论文《机器人宣言》(A Cyborg Manifesto)中,提出了一句相当著名的口号,“我宁愿成为机器人,而非女人”

在她看来,把女性的能力与力量,归因于身体的自然结构与性别特点,本质上是“一个危险的游戏”,因为这并没有逃脱传统的父权观念下,对女性的既有认知。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6)

机器人则不同,对于机器人而言,性别只是一种概念上的设定,客观上初始设定相同的男性机器人和女性机器人,不会存在能力方面的差异,换句话说唯一不同的只有他们的脸。

在机械层面的性别研究,类似以“建模”的方式,避开自然与生物因素上男性与女性身体结构差异,更加纯粹地去讨论社会、文化、哲学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无形中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性。单从这点来说,[阿丽塔: 战斗天使]就迈进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更深层次。

诚如我们所知,阿丽塔是经过了拼接修补,才最终站在我们面前的机械女孩。类比人类的话,非“原厂设置”的机器人,就像是遭遇种族歧视的人,甚至是先天肢体不健全的人。

能让阿丽塔这个角色,在故事中以绝对主角的地位出现, 不是靠卖惨,而是用自身的能力推动着整个故事的进程,在文化层面的立意无疑是勇敢且值得我 们为之致以敬意的。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7)

MeToo运动之后,不少观众都将女性英雄角色的存在视为一种所谓的政治正确,其实不尽然。

曾经有学者也提出,真正的平等不强调差别, 阿丽塔的出现,似乎也让我们在此层面看到一线希望。

基于此,[阿丽塔:战斗天使]不仅能被看作一部具有无穷商业潜力的视效大片,随着影片上映,关于阿丽塔以及整个故事在社会与文化层面的意义,同样值得深入挖掘。

阿丽塔长大后的样子(看不懂阿丽塔的符号和隐喻)(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