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传说700字作文(参考文苑三代人的中秋)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农历八月感觉是个比较喜庆祥和的月份老妈生前常常念叨,除了儿子生于农历八月十五,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日都落在中秋前后的短短十天之内,应是前生注定的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关于中秋的传说700字作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关于中秋的传说700字作文(参考文苑三代人的中秋)

关于中秋的传说700字作文

参考消息网9月16日报道农历八月感觉是个比较喜庆祥和的月份。老妈生前常常念叨,除了儿子生于农历八月十五,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日都落在中秋前后的短短十天之内,应是前生注定的缘。

最早的中秋节记忆,是1960年代念中学时。那时大表姐尚未出嫁,常常为我们四个年纪只相差一两岁的表姐妹做新衣裳。四条新裙子虽用同一块布料,裁剪时四个小丫头各出主意而有不同的款式。

记得那时的中秋拜月仪式也是由大表姐主导。她在庭院里摆上方桌,铺上五颜六色绣满祥福图案的桌布,供上各色月饼和水果,以及女孩子家常用的化妆品,然后上香拜月。据说拜过月娘的化妆品,具有更强的保肤美颜功效。其实那时的化妆品十分简单,一是夏士莲雪花膏,二是盒子上有个美女玉照的粉饼。不像今天,女人化个妆吹个头发少说也要动到七八个大瓶小罐;加上各类日用和夜用护肤品,几十个瓶瓶罐罐一张拜神桌恐怕也摆不下。

孩子们一辈的中秋节比我们当年要缤纷多了。除了月饼和柚子,提灯笼成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些年来,灯笼不断改头换面,从早期的纸糊灯笼,到如今用电池发亮会唱歌的塑料灯笼。记得那时带孩子们参加提灯会时必不会忘记带上一盒火柴,以备蜡烛灭了随时可以再点;也有细心的家长多带几个纸灯笼,免得万一灯笼烧掉了孩子当众哇哇大哭。

记忆中最壮观的提灯会莫过于1970年代末南洋大学校园里的提灯会。不知道是谁发起的,中秋夜,南大教职员宿舍的家家户户几乎倾巢而出,扶老携幼,人手一灯笼。队伍从山顶上的图书馆缓缓而下,到了山脚下的医务所转向南大湖,绕湖而行再回到永祺厅。那时天空漆黑,挂着一轮皎洁明月,风停树静,点点灯火缓缓前行,没有喧哗没有仪式,无比温馨安详。

如今,孙子们的中秋过得比农历新年还热闹。疫情前,社区组织年年搞中秋晚会。节日前几天已经在永康小公园搭棚拉电线,大红灯笼高高挂。晚会当晚,锣鼓喧天舞狮助兴,现场有吃有喝加上灯谜游戏,之后大队人马提着灯笼在住宅区里绕行一周。

今年的中秋晚会气势更加磅礴,天色未暗现场乐队已经登台,怀旧歌曲一曲接着一曲;附近邻里的老中小三代纷纷出动,拥抱天空中久违了的热闹气息。

今年,大孙子岩岩当起兵头,带领弟妹和表弟妹们在会场转悠,提灯笼燃烟花棒,吃吃喝喝参加猜谜游戏,父母和阿公阿嫲乐得清闲。声影缤纷的热闹中,惊觉岁月无声,已经悄悄流过三个世代。(选自9月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原题为《三代中秋》)

来源:参考消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