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典故(中华圣山嵩山成语故事系列之十三)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古人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意思是天有阳光雨露哺育大地,“天”是万物之开端和肇始或本源;“地”是万物生长之依靠,没有地万物就无法生存;“人”生在世一定要成就万物,决不能干有辱天地自然界的半件坏事,不然将得到天地的惩罚和报应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四个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典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四个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典故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古人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意思是天有阳光雨露哺育大地,“天”是万物之开端和肇始或本源;“地”是万物生长之依靠,没有地万物就无法生存;“人”生在世一定要成就万物,决不能干有辱天地自然界的半件坏事,不然将得到天地的惩罚和报应。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一是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二是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三是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四是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天命难违);五是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形成大道。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孙子》云:“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所谓“人”,许慎《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因此,《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天人”所“合”之“一”,既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又是应当遵循的科学方法。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亦云:“吾道一以贯之。”因此,“一”即是“道”,“道”即是“一”;“一”即是“万物”,“万物”即是“一”;“一”既是“和”的境界,“一”又是“合”之方法。也就是说“一”是中心,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九九归一,万物归一,阴阳和合,方能天人一体,中立守恒。为什么“三‘生万物,而不是一生万物或四生万物、十生万物呢?古人认为,人只能看到和管到下三代,三代后既看不到,也管不了,千秋万代后,你就成了一(老祖先),成了万人敬拜的中心。帝王只能管至下三级,再多就顾及不到了,就成了万众,而帝王就是一,就是中心。因此老子在位居天地之中的嵩山,观察天地自然万物,根据黄帝和古人之言,悟出了大道和大德之理,撰写出了“万经之王”千古宝典之作《道经》和《德经》,后合称《道德经》,并流传于后世。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中国古人认识万事万物往往以自我为参照物,以我为中心,观察四周和四方,来确定要干的事,要建的物的可行性,他们把天地及许多自然现象比拟为人类活动,认为天地的构造与人的构造是一样的,人体中心是心脏,五官的中心是鼻子,那么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大地中心,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说,中央为土,或叫“中土”,中土为大地,只有中土才能配得上天,而与“地中”相对应的天就是“天中”。故而有了《诗经·大雅》所言的“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荀子·大略篇》中说:“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并由天地之中说,确立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求之本,求之位,求之气交皆指求气之本。天地人三者是一气分布到不同领域的结果,因而是可以认知和掌握的。“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即,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guó);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míng),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jùn)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一生无子女。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这里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其目的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故此才有了“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嵩山”,即天地之中之说。《周礼》中载:“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就是说“天地之中”是天地相合之地、四时交汇之地、风雨相会之地、阴阳相和之地,是圣山灵境。而阴阳相和之地意义更为深远,古代以为万物乃阴阳相和而生,因而“天地之中”作为阴阳相和之地,也就是天地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之地。(撰稿:王建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