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

一张真实的报纸,却有70年的误读与讹传。以亲历侃侃而出,提笔落字,竟谎的畅快淋漓。出言无状,没有考据、没有佐证的文章,谎了若干人。在香山双清别墅是先读报后作诗还是先作诗后读报,无档可查,权威的出版物也无详实记载,但“写手”却给诗词“安”上了准确的时间。“号外”与“捷报”迥意不同,但“写手”却硬生生的冠以“号外”。一张报纸4个版面,读报照片显示的是第2版的版面。那这第2版的版面上都有什么内容?讯息、社论、特写、纪实,是哪篇文章激发了伟人的诗兴?时至今日,已是70多年,寻踪考据,我们还是要能说清这张报纸的来历和与其相关的问题的,虽是迟来,但也是对历史的负责。

已出版的图书、杂志、包括电视媒体、各平台,不符史实的、讹误的谁来纠正。一些有讹误的图书为什么还在发行?

讹误图书、杂志选例:

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1)

党的文献

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2)

表述不对

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3)

讹误较多的书

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4)

书的正文

正本清源的史实依据:

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5)

毛泽东主席读《进步日报》

20个字的古人五绝 请以历史为据五(6)

《进步日报》《南京解放》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抵达北平,当晚入住香山双清别墅。

毛泽东在香山指挥了百万雄师过大江,制定了“四面八方”的经济方针,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完成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任务,完成了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完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

在香山时期,毛泽东的心情是愉悦的。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拍摄了多种场合不同角度的毛泽东。其中,毛泽东读报的一张照片被广为传播,为众人所知。

然而,也就是这张著名的照片,却有着70万的讹传。

讹传一、毛泽东读的是《人民日报》的号外。在众多的书籍介绍或者展览词中,对于毛泽东这张读报照片,基本上都认定是《人民日报》号外。但对具体日期却又语焉不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室1999年编著的《解放战争图志》这样写道:“毛泽东在看了《人民日报》关于南京解放的号外后,挥笔疾书,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012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刊登李国红撰写的《1949年的双清别墅——毛泽东在六角红亭读报的珍贵瞬间、徐豫写的毛泽东创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经过和邵建新在《这是纸篓里捡来的“国宝”——〈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发表趣闻》中,都祥细地写道:毛泽东读的是《人民日报》号外。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广大读者都相信了这一说法。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主管主办的《党的文献》2019年第2期的封二,写着“毛泽东阅读了刊载有‘南京解放’大字标题的《人民日报》号外。”如此重要的核心期刊,极具有权威的杂志,也有此一说。不仅如此,东方出版社出版的《诞生:共和国孕育的十个月》(2019年6月第1版),以图书封面装帧讲究,导语的强烈震撼,引人关注:“国史第一课”“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之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图书,但在内容上,依旧是“旧说”“直引”的“老事老说”:毛泽东诗兴大发,在双清别墅看着《人民日报》,写下著名的、大气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事实上,早在2018年1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由李贞刚编著的《红色号外——人民军队胜利捷报收藏集锦》一书中,就已在第474至484页,用10页之篇幅,编入杨学功的明确考据:毛泽东读的不是《人民日报》。

2019年第3期《百年潮》刊登国防大学原科研部编研室研究员周炳钦撰写的《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凉亭中看的是什么报——对一幅知名照片说明词的辨正》,以更加祥实的论证,考据出毛泽东读的不是《人民日报》,而是《进步日报》。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在展馆里,有毛泽东读报的雕塑、照片和毛泽东所读的《进步日报》报样的展出,由此,真实的历史史实,完全解开多年的讹传。然而,从史学意义上来说,多年的讹传,还是需要若干年及诸多笔墨才能纠正和校正。换名话说,那些还没有到香山革命纪念馆或还没有读到史证的观者、读者,还是留有最初的讹传记忆。

讹传二、毛泽东读报的时间。毛泽东读报的这张著名照片,是徐肖冰拍摄的。所以他对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应该是权威的“发布”。徐肖冰回忆说,我在香山给毛主席拍了好些照片,其中我自已感到最有意义的是毛泽东阅读南京解放的号外这个历史镜头。对于这个经典场景,很多摄影家认为是“摆”出来的,并被作为摆拍的典型。徐肖冰对此说道:“我们是搞新闻的,又是给领导拍照,哪里敢摆布!”

但事实上,毛泽东在指挥渡江战役时,几乎是三天三夜未眠。当南京解放的消息传来,才吃了一顿饱饭,睡了一个“好”觉。也正是因为毛泽东的心情特别好,于是,他在读报时,便“顺从”了摄影师的“摆”,拍出了流传至今的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读报的经典之作。这是从两张照片比较后得出来的事实结论: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读报的照片并非一张,至少有两张或有多张。而从照片的效果上看,抓拍的效果也确实不如摆拍的效果好。

徐肖冰在回忆拍摄这张照片时,并没有说明准确的时间。但一些“写家”却活生生地写出具体时间:徐豫的毛泽东创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经过;邵建新在《这是纸篓里捡来的“国宝”——〈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发表趣闻》中,写的是4月23日。李国红写的《1949年的双清别墅——毛泽东在六角红亭读报的珍贵瞬间》一文和2019年第2期《党的文献》之《毛泽东:“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文,写的是4月24日。有的文章还写出了:4月24日上午,陈毅给毛泽东打来电话,报告说我人民解放军已经进驻南京“总统府”。有的电视片,更是大胆地表现出,陈毅坐在蒋介石的办公室给毛泽东打电话。

其实,通过这张经典照片,在明确了毛泽东读的是《进步日报》后,就可以依这张读报照片“提取”更多的信息。因为这张报纸上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也就是说,报纸准确标明了具体时间:1949年4月25日。

或许是这个缘由,有人又撰文写道:“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在香山别墅六角红亭下,读的是《进步日报》《南京解放》号外”。

一个涉史之作,“写家”却出言无状,没有深研,就一挥而就,发表刊发。作者的随意,编辑的“随波”,可曾想到讹传杜撰的一篇小文,会给有效澄清带来多大困难。

事实上,根据陈毅年谱记载,陈毅在南京解放当日(4月23日)还身在合肥瑶岗,直到27日晚间才到达南京。4月28日,陈毅才向中央军委报告,这距南京解放已经过去了5天。而身处香山的毛泽东,用的是香山局域网电话。如果,南京刚一解放,就有电话专线,就能与香山相通,那我们的通讯事业真是够先进、够发达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5G早就实现或早已实现多年了。再有,毛泽东读的是4月25日的《进步日报》,该报是从天津排版印刷发行。在1949年刚解放不久的天津和北平,交通还不是很便捷,4月25日的《进步日报》当天送到北平香山,似有牵强。既然,当日天津的《进步日报》不能送到北平,那毛泽东读报的时间就应在1949年4月25日之后。

讹传三、毛泽东的诗作时间。有人撰文说,23日毛泽东获悉南京解放,诗兴大发,写下首脍炙人口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人说,24日,毛泽东阅读“南京解放”号外后,给刘伯承、邓小平写了一封贺电。然后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首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还有一文和一部电视专题片,有这样的表述:诗成之日,毛泽东嘱中央军委用电报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发给渡江战役前线三军战士。这一足够的想象力,却没有史料依据和佐证。因为我们从《毛泽东年谱》能查到的是: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在双清别墅以中国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共同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这个命令编入《毛泽东选集》。4月22日子时,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庆祝第三野战军第七、第九兵团渡江胜利的电报。接着又为新华社撰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新闻稿。4月23日,(第三野战军8兵团35军进入南京城,占领了总统府。)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派宣告灭亡。四月下旬,毛泽东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就是说,《毛泽东年谱》中没有明确的毛泽东创作这首诗作的准确时间,所以用了“四月下旬”。那“写家”准确时间从何而来?如果真如电视专题片所言,那留存在中央档案馆的电文中,一定会有这一诗作。但档案无存,佐证没有。也正因如此,在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这一最早公开毛泽东这首诗词的出版物上,和2002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年谱》,都没有标明这首诗的准确时间。因此,凡写明这首诗准确时间的文章,都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臆造。

讹传四、毛泽东读的是“号外”还是“捷报”。号外是一个汉语词汇,原意是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一段时间内,对发生的重大新闻和特殊事件,为迅速及时地向读者报道而临时编印的报刊,因不列入原有的编号,故而得名。在渡江战役期间,《人民日报》出版了两份号外:一个是1949年4月21日的号外,一个1949年4月24日的号外。而出版“号外”,通常是在报刊最显眼的位置上题写“号外”两个极其醒目的大字。毛泽东在双清别墅读报的这张照片上,我们只清晰地看到了“南京解放”4个大字。但翻遍这张报纸的4个版面,没有发现“号外”这两个字。所以,在其表述上,毛泽东读的是南京解放的“捷报”而非“号外”,2001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出版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特刊》上,刊登了毛泽东在双清别墅读报的照片,其说明是:住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静静地看着捷报频传的报纸。这一表述当为精要准确。

说到这里,我们还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在香山别墅,为什么要读天津排版印刷发行的《进步日报》?仅就这天而言,《进步日报》的版面都有什么内容?

毛泽东终生博览群书,对报纸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毛泽东接触的第一份报纸是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合订本,并从此开始接受先进思想。毛泽东认定报纸是一所学校,是一部百科全书。他曾在新民学会学习会上说:“我所愿做的工作,一是教书,一是新闻记者。”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为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报纸,他亲自任编辑和主笔。他还曾是长沙《大公报》馆外撰述员。

1919年11月16日,毛泽东在长沙《大公报》上发表《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一文。21日,毛泽东又在长沙《大公报》上发表《‘社会万恶’与赵女士》。由此,毛泽东与《大公报》结缘。

1920年9月26日,毛泽东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文章《“湖南自治运动”应该发起了》。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无论什么事有一种‘理论’,没有一种运动继起,这种理论的目的,是不能实现出来的”。

如果说,毛泽东在青少年时代嗜读报刊是为了增进知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那么,在紧张的战争岁月里,他以更加迫切的心情如饥似渴地阅读报纸,则是为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井冈山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中,毛泽东多次派人到白区购买报纸。毛泽东通过报纸,掌握敌人在井冈山周围地区的兵力部署,用他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胆略,使秋收起义存下来的这支工农革命武装幸免于难。

1935年9月21日,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毛泽东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连忙赶到邮政代办所取走了所有能够找到的国民党报纸。他在《晋阳日报》上,看到了阎锡山部队正在进攻陕北根据地刘志丹部。在《大公报》看到了《关于农村“赤化”问题,陕北甚于陕南》。在《山西日报》上,获悉阎锡山正在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于是,他和周恩来、彭德怀等人进行分析,不仅了解到刘志丹在陕北开辟了一块红色根据地,而且得知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也在当地。在紧急召开的中央负责人会议上,几经讨论,中央正式决定到陕北去,这为以后中国革命顺利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毛泽东在百忙中分别会见了爱国民主人士和中外记者。期间,他与《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有过几次令人难忘的接触。《大公报》以在国民党新闻封锁下较早披露红军长征胜利的消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出色表现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也令中共刮目相看。另外,在其记者队伍中,还活跃着一批秘密共产党员与进步青年。9月20日,胡政之设宴欢迎毛泽东一行。当晚7时许,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和董必武应邀到场,《大公报》的部分负责人参加作陪。席间,《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曾提到“共产党不要另起灶炉”问题,毛泽东当即指出:“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的灶炉里不许我们做饭。”宴会结束时,外勤记者张蓬舟请毛泽东为报馆职工题词,毛泽东欣然挥笔题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1948年,毛泽东一到西柏坡,就提出“凡是敌占区的报纸,不论是大报、小报都要,什么《世界日报》《益世报》《平民日报》《华北日报》《新民报》等等,能买多少,买多少,送给党中央研究”。坚持研究与分析报纸尤其是反动派的报纸,以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这也是毛泽东能屡屡克敌制胜的原因之一。

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进攻天津。天津版的《大公报》在炮火声中出版了天津版的最后一号。由于没有电力供应,职工手摇印出了2000份,报道了天津解放。天津解放后,遵照天津市军管会命令,新记《大公报》天津版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1949年2月27日,《进步日报》在原《大公报》馆出版,号称“解放区第一家民间报纸”。的确,它是天津《大公报》的同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民主改革创办起来的。报社内虽建有党的组织,但它完全自主经营, 在经济上自负盈亏,不领取任何方面的津贴和补助。所以,就其性质而言, 既不同于解放前的私营报纸也不同于解放区党的机关报,是一张新型的民营报纸。其《进步日报》报刊名四个字则为毛泽东所题。

也正是,应有尽有,能看尽看,所以与北京较近的天津版《进步日报》,也列入香山读报范围。编排印刷出来后,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北平香山。

毛泽东在双清别墅红亭下读的《进步日报》,有四个版面。第1版全是广告,第2版是南京解放为主的捷报,第3版庆祝、教育、经济方面内容,第4版是进步艺识。从毛泽东读报有照片上看,显示的是毛泽东正在读第2版,所以我们对第2版内容进行一下祥介:

第一篇文章:《千里江防转眼粉碎,南京反动政权灭亡——镇江无锡武进苏州丹阳先后解放》,在这篇文章中,共有8条讯息:新华社南京二十四日下午三时电;本报北平专讯;新华社北平二十四日上午六时电;本报北平专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三日电;北平新华电台二十四广播;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四日电;本报北平专讯。这8条讯息上面,使是大字号“南京解放”

第二篇文章:《敌前强渡长江,一幅雄伟画面》《火光杀声中,江水长天想映红。南岸发出了登陆信号,北岸欢呼:“过去了,过去了!”》

第三篇文章:《先锋部队迫上海——大场机场已告解放》

第四篇文章:《抗议英舰暴行》

第五篇文章:《蒋介石飞上海,与何匪应钦举行会谈》《李宗仁逃回桂林》

第六篇文章:社论《南京解放,反动政府灭亡》

第七篇文章:《伪府昨派飞机到平》

第八篇文章:《延安欣闻捷报》

第九篇文章:《太原昨晨已告解放,守城敌军没有一个漏网》

第十篇文章:《太原战役初步战果——歼敌十二个师俘三万人,毙俘匪军军师长十余名》

第十一篇文章:《巴黎捷京闻南京解放,和平大会为中国欢呼。高歌、狂舞、挽臂游行》

第十二篇文章:《民主党派联合声明,竭诚拥护进军命令》

第十三篇文章:《美加政府援助蒋匪》

第十四篇文章:《妇女决心保卫和平》

第十五篇文章:《军事援外法案——艾其逊向参院提出》

第十六篇文章:《团结在反侵略旗帜下——布拉格大会开幕》

应该说,这第2版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南京解放”跳进他的阅读视野,8条讯息,瞬间全览。太原解放,上海也完全掌控。蒋介石、李宗仁、何应钦、美国政府动态全获悉。《南京解放,反动政府灭亡》的社论,贯通版面,有一气呵成的气概。而参加世界拥护和平大会的主会场,在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消息后,立即爆发了15分钟之久的欢呼声。这一讯息,有着极强的画面感,这一讯息,也让毛泽东内心大悦。

一系列的大好消息,激发了毛泽东的诗兴,于是已居积12年的诗意,终于在香山这一时刻爆发,酣畅淋漓地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是毛泽东对自已31年人生追求实现之年的大写真,是1925年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答卷,是1935年10月“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完成,是1936年2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最新画面。

由此诗,我们也推断出,毛泽东在看完南京解放各方讯息后,尽情抒发了喜悦之情,挥笔欢快地写下诗篇。并以持续的愉快心情,于29日写下《和柳亚子先生》诗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