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和江苏名字由来 省名由来历史上的

上篇文章讲了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名称的由来,其中讲到福建得名于两座城市,一座是福州,另一座是哪?

答案是建瓯,源于古代建州。福州、建州各取首字便是福建。

这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命名方式,通常会选择区域内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各取首字来命名。虽然如今的建瓯不过是座县级市,但在唐朝却是与福州并列的大州。因此在为福建命名时,便选用了福州与建州之名。

而本篇文章要讲的省份江苏、安徽、甘肃,同样使用了这种命名方式。

江苏、安徽东西相邻,历史渊源颇深,江苏省会南京甚至被戏称为“徽京”。这虽是现代人的玩笑话,但却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明初定都南京,以南京为中心的今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被称为南直隶。这时的苏、皖实为一家,南京是龙头。到了清朝,南直隶改名为江南省,范围基本不变,南京虽不再为都,但依旧是江南省“省会”,称其为“徽京”却也合理。

浙江和江苏名字由来 省名由来历史上的(1)

明朝南直隶

安徽和江苏最终分家是在乾隆时期。之所以分开,主要是因为江南省太大、太富裕,经济人口远超其他省,既不好管理,也容易造成地方督府权力过大。所以江南省就被一分为二,即江苏与安徽。当时江苏最重要的两个城市是江宁府(今南京)和苏州府(今苏州),各取首字便是江苏。而安徽最重要的两个城市是安庆府(今安庆)与徽州府(今黄山),各取首字便是安徽。由于两省几乎是东西平分江南省,原本处于江南省中心位置的南京就很尴尬的跑到了苏、皖交界处,半个身子都挤到了安徽。

苏、皖两省之名出现都比较晚,距今不过二百多年。即便是前身江南省,作为一个独立政区出现也是比较晚的事情了。这主要是因为苏、皖两省所处的区域横跨淮河、长江两岸,南北经济、文化等差距比较大。在元朝以前,政区的划分多是依据山川形便,而长江、淮河是很明显的地理分界线,所以很容易分出淮南、淮北、江南等独立板块。

浙江和江苏名字由来 省名由来历史上的(2)

唐代河南、淮南、江南区分明显

而元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蒙元为防止地方割据反叛,反其道而行之,刻意使政区之间犬牙交错。到了明清,更是将这种政区划分方法运用到极致,以至于出现不少“名不副实”的省份。就比如江南省,实际上大部分区域位于长江以北。

以长江、淮河为界,江苏和安徽都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板块,饮食和风俗习惯等大不相同。尤其是江苏,苏北、苏中、苏南差异十分明显,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以今天眼光来看,这种划分有利有弊,好处是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省内文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缩小南北差距。坏处是,认同感可能不高,要不怎么说“徽京”和“十三太保”呢!

与江苏、安徽、福建类似的还有甘肃省,得名于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张掖、酒泉皆是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汉武帝时期便已设郡,南北朝时出现“甘州”之名,隋朝出现“肃州”之名,距今也有一千多年。但直到西夏时,才出现“甘肃”这一名称,元朝时,设立甘肃行省,范围比今天甘肃省大得多,明清有变化,但依然很大。直到1928年,甘肃被拆分,才变成跟今天差不多范围。

江苏、安徽、福建、甘肃四省,皆使用了同一种命名方式,这样的省份有且仅有四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