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

(严禁抄袭,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

这些令人神魂颠倒的古装剧人物,总是顶着一头奇葩到“惊悚”地步的头饰,看得我想吐血。真实历史上的古代女子发饰,种类繁多样式奇巧造型精美...

一.妆匣尚留金翡翠---首饰盒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

▲金嵌宝石镂空花卉纹八角盒. 摄影故宫博物馆

▲清代螺钿首饰盒. 摄于山西平遥漆器艺术博物馆

明代冯梦龙的小说《三言二拍》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百宝箱”就是杜十娘的首饰盒。杜十娘得知自己被情郎李甲卖给富商后,绝望的她对着装得满登登的妆匣哀叹:“妾椟中有玉,郎眼内无珠”。然后把这些价值连城的首饰一件件拿给李甲看,再一件件扔进江中,最后她抱着“百宝箱”投江自尽。

古代女子发饰有笄、簪、簪花、钗、梳钗、环、步摇、凤冠、华胜、花钿、扁方、流苏、梳蓖等。其中最古老的是梳饰,在唐代后还出现了冠。有钱人家的女子可以用珍奇昂贵的的材料做发饰,而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枝制作的髻钗,不是筷子),最朴素便宜的头饰要数《白毛女》里面的红头绳。现在就打开首饰盒,从梳头发开始...

二.梳篦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3)

▲咸阳十六国墓出土女俑脑后插木梳,用以固定发冠 (图自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4)

古人对用来梳理头发的梳子主要有三种称呼,“梳”“篦”“栉”。《释名·释首饰》曰:“梳,言其齿疏也。……篦,言其齿细相比也。”又《说文解字》云:“栉,梳篦之总名也,从木节声。”最初的梳子是人们基于梳理、固定头发的需要,模仿人的手而制作出来的。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5)

▲现代发梳 (15元两样!)

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当时,虽不完全是为了装饰(有的和宗教,葬俗有关),但却是后世插梳习俗的源流。“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元稹《恨妆成》),插梳既能够梳头发,还能起到固定和装饰的作用。

三.笄,簪,钗

从文字上看,最初的发笄材质应该是竹条,后有骨笄、玉笄、铜笄,后演变成簪、钗、步摇,饰以花鸟鱼虫之纹样。

1.笄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6)

▲电视剧《琅琊榜》剧照,图中圈出部分就是笄

”整法服,正冕带,珩紞紘綖,玉笄綦会。”(《文选·张衡》)“笄”是用来绾定发髻,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的长针。男女通用,古时的帽大的可以戴住头部,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已婚有子的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7)

▲玉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山东临朐西朱封202号墓出土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8)

▲四阿重檐形骨笄一组(殷商),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2.簪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9)

▲五头金花簪 宋代 江阴夏港出土 (现藏于江阴市博物馆)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0)

▲明弘治 镶羊脂玉红蓝宝石金累丝簪

《后汉书·舆服志》:“黄金龙首 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簪是古代妇女发型中基础的固定发髻和装饰工具,是笄的发展。前端加以纹饰,雕刻成植物(花草) 、动物(凤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贵重材料制作工艺也愈发丰富,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

阴商时期的古人就开始用簪了,簪在古代也是男女通用的,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还象征着尊严,皇帝在节日里赐给大臣的礼物通常是簪,所以古时规定罪犯不许带簪,就连皇后或者妃嫔犯了宫规法典也要“退簪”,《甄嬛传》里的安陵容,她爹贪污被抓了,她就“脱簪请罪”跪在皇帝门外死活不起来。

3.钗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1)

▲清代点翠发钗 图自《设计》 2014年09期(右下方--灵魂画手绝不会罢休)

钗与簪主要区别是簪是作成一股,钗则作成双股。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 ,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 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 六支,合为十二支。(但是不能插把扇子冒充)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2)

▲明神宗定陵出土银钗(图自《定陵出土文物图典》)

由于钗有两股,分钗便被借用来指夫妻分离,如“破镜分钗”、“分钗断带”。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那一回,曹雪芹写到贾宝玉看见风月宝鉴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批命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雪,谐音薛,指薛宝钗,金簪,簪为单,即暗示了薛宝钗后来会孤苦终老的命运。

五.步摇和流苏

1.步摇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3)

▲最早的步摇形象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4)

▲牛头鹿角形金步摇 北朝(公元386年-581年),1981年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关于“步摇”之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宋玉的《讽赋》:“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披白縠之单衫,垂珠步摇。”据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第十五》:“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其上垂饰珠滴,是步摇的一个重要特征。“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晋书·卷一百八·载记第八》:这便是十六国时期的慕容这一姓氏的来历。(慕容复要是知道自己的姓氏居然是根据女人戴的首饰而来,肯定又得再疯一回)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5)

“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曹植《七启》)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步摇这种饰物,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载“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东汉郑玄注云:“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之步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又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载:“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可见,步摇是殷代、周代王后礼服的必要配饰。不要最初的佩戴有很高的规格要求,据《续汉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有翼的狮)、南山丰大特(牛)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走动的时候,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后来就演变为凤冠。

2.流苏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6)

流苏和步摇十分相似,个人觉得区别在于,大约流苏要长一些,层次多一些....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7)

“流苏”一词本义是指古代人装饰车马帐幕时用的彩线丝穗。而步摇与流苏在形制上和功能上如出一辙。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流苏顶端有凤头的、雀头的、花朵的、蝴蝶的、鸳鸯的、蝙蝠的等等。下垂珠串有一层、二层、三层不等。

六.三花聚顶---花胜,花钿,头花

1.花胜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8)

《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胜,妇人首饰也; 汉代谓之华胜。” 《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宗懔 ):“正月七日为人日……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西游记》写王母娘娘:“王母蓬发,戴华胜。虎齿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汉代在华胜上贴金叶或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

2.花钿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19)

“钿”又称钿花,花钿。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头饰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花钿有两种情况:1,“用金翠珠宝制成花朵形的首饰”;2,“一种额饰 ,用胶贴在额头上的小饰物 ”,第二种在唐朝最流行。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0)

佩戴花钿是有品阶定制的。《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武德令,皇后服有纬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纬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钿钗礼衣,十二钿……;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细钗礼衣,九钿……;内外命妇服花钗,翟衣青质,第一品花钿九树,翟九等。第二品花钿八树,翟八等。第三品花钿七树,翟七等。第四品花钿六树,翟六等。第五品花钿五树,翟五等。钿钗礼衣,……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1)

“华妃头顶中间的大凤就是当年的真品,当年买就已经要10万元左右一套了。”---《甄嬛传》剧组化妆指导陈敏正。华妃头上这只大凤凰可是价值连城!点翠工艺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在金属的底托上,使用翠鸟毛润视,首饰永不褪色,这项工艺在中国已经基本绝迹,市价一套点翠近100万元。

3.头花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2)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头花大多以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改动。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十字形横托,并於十字横、竖交叉点做头花的主体。起装饰作用的花草枝叶、鸟兽虫蝶、吉字祥符等环抱四周,簇拥著主体。满族妇女在梳头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

七.扁方和勒子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3)

清宫戏的女子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的主要首饰。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称“旗头”。旗头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征显著,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盘头翅”等。

清代的北方民间,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於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4)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5)

《红楼梦》第六回:“那 凤姐 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

“勒子”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戴在额眉之间。本为江南和中原地区老年妇女冬季围头的御寒品,明清之际广为流传,贵妇用以装饰,贫女用以避寒,多用纱、罗、绸、缎等制成黑色长带,绕头一周。

明朝时期的勒子较宽,后来逐渐变窄。上绣各种吉祥花色图案,也有中间镶嵌珍珠、宝石做点缀的,制作异常精细。明末清初是勒子盛行之时,无论宫廷贵妇还是民间女子都掀起遮眉勒热,由於贫富之别,勒子的质地,以及勒子上缀的饰物都有所差别。这种遮眉勒在北方比较实用(保暖),因此经久不衰。

八.别低头,“凤冠”会掉

据《大明会典》载:双凤翊龙冠,以皂縠为之。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头、翠叶、珠翠穰花鬓、珠翠云等。三博鬓(左右共六扇),金龙二各衔珠结挑排。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6)

▲孝端皇后凤冠(明万历)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摄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凤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现在的古装剧造型头饰(在影视剧里惊悚)(27)

最后戴上耳环,手链,去嗨吧,我的美人儿!

看了这篇文章的各位亲,了解并感受了古代发饰巧夺天工的美以后,跟我一起祈祷文章开头的那群妖孽们赶紧回火星吧!

参考资料:

《古代服饰》作者华梅

《清代宫廷服饰》2004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饰琳琅》作者米兰lady,

《妆匣遗珍(》作者杭海

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读者群号 53585837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