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1)

写在前面

缝合衣物,要先掌握针法。

简单的布块拼接,“平针缝”即可;

若想看不到线头,便得用“藏针缝”;

对裂开的走线,“回针缝”才能修补牢固。

我是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民法院义兴人民法庭庭长屈培先,也是同事们口中的“缝纫法官”。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2)

扎根农村法庭八年来,我修补各种出现了裂痕、破洞的关系问题,平针顾盼,藏针抚憾,回针定椽。每一份期盼、每一个遗憾、每一根“椽柱”,是我从书记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到庭长的足迹,更是刻在我生命中的图案。

平针缝

为他们不舍丢掉的一切

要说缝补之术,与办案之道,实则殊途同归。单纯的关系修复就如同平针的整齐堆砌,从量变到质变,春风化雨。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最喜欢的这件衬衫,被同学撕了个口子,快回来帮我补补吧!”刚走出法庭,就接到女儿焦急催促的电话。

十年之前,女儿刚读幼儿园大班,跑步扯坏了裙子边角。回家换了衣服,哄了半天,也还是闹着要穿,舍不得丢掉这件碎花裙。我只得找出存放已久的缝纫机,加块布贴,以“平针”为女儿缝好线头,凑合穿到换季长个儿。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3)

那次以后,女儿眼里的我成为了拥有“魔法技能”的爸爸。十年来,女儿一句句“最喜欢”的撒娇,我便开启了“缝补生涯”。遇上她心爱的裙子,我还会缝上蝴蝶结、爱心的样式,成了一名业余的裁缝。

同事知道后,常常笑称我为“缝纫法官”。

要说缝补之术,与办案之道,实则殊途同归。单纯的关系修复就如同平针的整齐堆砌,从量变到质变,春风化雨。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4)

去年,我们法庭受理了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的案件。查阅该案后,我发现原告谢某和被告赵某均只是皮外伤,诉讼请求中的医药费费用也不过百余元。

我好奇,双方为什么一点小纠纷后就闹至法庭呢?

走访中得知,原来谢某和赵某不仅是邻居,还是亲属,两家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但二人都是倔脾气,因为谢某想给庭院做圈围栏,而这个院子又是两家人共用的,赵某不支持做围栏,便出面阻止,双方因言辞过激而发生纠纷。

我发现双方当事人的这场官司其实并非意在索赔,而只是想争个“赢理”。

于是,我在两家人院坝搭起凳子,邀请他们面对面沟通。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5)

“是,我就是不服气才起诉的,那件事后他一句道歉都没有,也再没和我说过话,我是心头不舒服”,几经劝导后,谢某坦言。

而赵某听到谢某的这番话,也意识到自己在处理这件事上确实有些不理智,便笑着主动走到赵某前,“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以后我们还是好弟兄。”说着,拿出一支烟递给谢某。

最终,这起案子以原告撤诉的形式结案。

藏针缝

为他们不想留下的痕迹

布艺制作中,有一种巧妙的针法,叫藏针缝,顾名思义,就是把线迹完美隐藏,让人看不出痕迹,这是裁缝的必备技能。而溶解矛盾的痕迹,驱散群众心中阴霾,也是法官的必备技能。

5月初,一件变更抚养权纠纷案件中,离婚几年、均已再婚的牛某(男)与李某(女),为十岁儿子的抚养权,争论不休。

离婚时,李某没有经济来源,双方协商由父亲牛某抚养。牛某抚养儿子一年后,随着李某经济条件的改善,李某时常看望儿子,点滴相处中,母子亲情愈发浓厚。

“妈妈,我还是更喜欢和你在一起,轻松些......”在一次相处中,儿子告诉李某,父亲对他极其严格,而继母对他很冷漠,自己在父亲身边过得并不开心。

急切想要弥补母爱的李某,听到这段话后,决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就这样,这起抚养权纠纷到了法院。开庭时,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在父母亲面前难以抉择,双方均不愿调解。

我想,无论此案如何判决,最终的目标是利于未成年成长。于是,我联系孩子的班主任,组成“疗愈团队”,整合家庭、学校及法庭掌握的信息,以便对症下药。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6)

对牛某,引导其思考是否因忙于工地、疏于照顾孩子;对李某,化解前几年母爱空缺的愧疚之心,消除剑拔弩张的关系;对孩子,在老师的陪伴下,我慢慢引导他平复心情,倾听内心所愿,进行心理辅导。

在我数次询问、回访后,双方表示愿意共同倾注关爱,由母亲抚养,父亲支付抚养费、享有探视权。

结案后的一学期,我每月与老师联系,确认孩子成绩稳中有进,悬着的心也慢慢落地。

对于老百姓来说,再大的矛盾也不想留下争吵的凛冽,不想留下破裂的寒霜,更不想留下遗憾的印记。一针藏一线,悲伤不再见,这是法官的职责。

回针缝

为他们摇摇欲坠的裂缝

“回针缝”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对裂开的走线,“回针缝”才能修补牢固。

在农村法庭,离婚时有争夺抚养权的父母,也有不愿抚养小孩的父母。

分居多年要离婚的吴某(男)与何某(女),都不愿抚养年仅九岁的小吴,孩子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无力抚养。

“我两年没有见过妈妈了,过年见了爸爸一面,一直是和奶奶生活的”,在学校访问孩子时,小吴告诉我。

“如果父母不在一起了,你想跟着谁生活呢?”我问道。

“随便……”小吴语气平静又冷淡,但我的心,瞬时被刺了一下,也哽咽了,又与他聊起了奶奶、聊到了学习,在拥抱告别后,我走出了学校。

长期分居、情感淡薄是不少农村务工夫妻的现状。探索“家风与亲戚感召”的亲情弥合法,是化解此类难题的突破口,一针针来回缝补,畅通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即使有过裂缝,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7)

庭审中,我增加情感修复环节,开展双向心理疏导,让当事人回忆往事,促进亲情角色归位。

调解时,我邀请学校的老师、熟悉家庭情况的村干部,轮流合力劝解,让双方常回家看看孩子。

但几番努力后,何某仍态度坚决,执意离婚,问及原因,却闭口不谈。

为最大限度找出“心病”,在走访何某的父母后得知,原来何某外出打工,一直未向家中寄钱,又与公婆疏于联系,婆家对其多有不满,何某这才执意离婚。

“何某不顾家,对娃儿不管不问......”初与张老太电话沟通,她激动且强硬,我赶紧登门走访,疏导情绪,劝她为儿孙考虑,历时三个小时,老人才同意与何某聊聊。

随后,我再次组织双方亲戚劝解见证,在大家的回忆中,往日生活中的温暖场景也慢慢浮现,我认真打起亲情牌,何某终于答应回归家庭。

临走时,小吴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跟我告别,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笑,夕阳的余辉洒在他的脸颊上,如此耀眼,愿这束光能一直温暖他的成长。

我和我的乡村作文3000字(我和我的乡村)(8)

回针缝补亲情,化解情感坚冰,做法官,更得温润耐心,缝合裂缝。以法为针、以情为线,这就是“缝纫法官”,缝合家长里短的亲情,缝合当事群众心中的裂缝,为乡村振兴守护好稚嫩的“树苗”、待放的“花蕾”,我期待,他们花开满园、桃李芬芳……

END

来源: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