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六首意难平(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焟灯红嗟余听豉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李商隐无题六首意难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李商隐无题六首意难平(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无题六首意难平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焟灯红。嗟余听豉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两句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地点。今天我们没必要把它解释的很详细。知道这个意思就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漕射覆蜡灯红。

李商隐为了突出重点,把应该放在后面的两句,按排在前面。所以解释这一段应从后入手。这四句是一个整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古人用互文的方式表达所表达的想法。

解释这一段文字的意思,首先要从“射覆”入手。由于我没有能力和条件寻找关于“射覆”唐朝以前的资料。以前很多人解释这首诗也没有对“射覆”有过多解释。所以只能在《红楼梦》六十二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个情节让大家对“射覆”有个了解。

清朝和唐朝的“射覆”差别很大,但是有潜规则是不会变的。

《红楼梦》六十二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节选

……宝玉便说:“雅座无趣,须要行令。”众人有的说行这个令好,那个又说那个令好。黛玉道:“依我说拿了笔砚将各色令全都写了拈成阉儿,咱们抓出那个来,就是那个。”众人都道妙。即拿了一副笔笺,香菱近又学了诗,又天天学写字,见了笔砚便图不得,连忙起座说“我写。”大家想了一回,共得十来个,念着香菱一一写了,搓成阉儿,放在一个瓶中间。探春便命平儿拣,平儿向内搅了一搅用箸拈了一个出来,打开看上面写着“射覆”二字。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尝的,便叫他们行去咱们行这个。”说着又着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史湘云笑着说:“这个简断夾利,合了我的脾气好,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我只划拳去了。”探春道:惟他乱令,宝姐姐快罚他一钟。”宝钗不容分说,便罚湘云一怀。

探春道:“我吃一杯,我是令官,也不用宣,只听我分派。”取了令骰令盘来。“从琴妹掷起,挨下掷去,对了点的二人“射覆”。宝琴一掷是个三。宝琴说到“只好室内生春,若说到外头去,可没头绪了。”探春道:“自然 ,三次不中罚一杯,你覆他射。”宝琴想了一想,说了一个“老”字。香菱原生于这令,一时想不到,满屋满席都不见“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先听了,便也乱看,忽见门贴着“红香圃”三个字,便知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见香菱射不着,众击豉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说:“药”字。黛玉徧看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哄的一声众人却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得湘云拿快子敲黛玉的手。于是又罚了香菱一杯。

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得很。”探春道:添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门杯。

这一段故事,有一个细节。香菱射不中,一是读得书少,二是湘云动静太大。那么相反在李商隐这首诗里,所要表达的就是李商隐向一个女的提示,而且旁边的人看不出来。在“射覆”过程中就是这个女的对李商隐提示,很快的领会其意义,让李商隐很吃惊。因为按照他的提示,很多跟他配合过几次的,都不能这么完美。所以心情很愜意。就写下了千古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我和她不是夫妻,不是相好的。刚刚认识。在酒席上行“射覆”酒令,我用最隐秘的方式点拨,她马上就明白。我和她的心是相通。

在我们人类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当着几个人的面要向另一个人传达自己的想法,又不能让旁人知道。这是一个普遍存在问题。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可惜呀!美好的时光结束了。上朝的鼓声响了,要去应付差事。到那里没有多少事。闲时大家也是飞花令打发时间。

这首诗“无”字用的很妙。主要是和“有”成为对偶句。春秋以前有人把“无”用得更奇妙。到时向大家介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