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1)

hello,这里是每天带你浑水摸鱼的

宝利恒水族萌宠世界

最近有很多鱼友反映说

自己的鱼缸里莫名

长了一些白色的线状蠕虫,

虽然不多,但是很影响鱼缸的美观,

不知道怎么处理?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2)

宝利恒,作为您身边最贴心的生活顾问,

一贯秉持有问必答的专业修养

这不,小编骑着摩托车来了!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3)

您的需求,就是小编更文的最大动力!

详情请看下文!

什么是蛋白虫?

其实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蛋白虫”。蛋白虫学名白线虫,是一种没有关节的线状蠕虫。蛋白虫的体型细长,体长1mm-1cm不等,有头尾分别,个体外部有角质层包裹,整体呈白色,会寄生在缸壁或鱼体上,繁殖速度快,较难清除。蛋白虫体型虽小,但拥有一套完整的消化系统,能够让其保证正常的生长。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4)

图源:网络

此外,由于蛋白虫外部有一层角质层,虽然能够有效保证其内腔液的稳定,但却导致蛋白虫在移动的时候必须依附在其他物体上,这也就是为什么鱼友经常会发现缸壁上沾满了蛋白虫。

蛋白虫的危害

一般认为蛋白虫是没有任何危害的,只是影响观赏性罢了。其实要说没有危害,也不完全正确,但是没有太大问题是肯定的。蛋白虫是一种蠕虫,是附着在鱼身体表现,也就是常见外寄的症状,如果附着的过多,可能会导致鱼体缺氧、缩鳍、厌食等等,能治理就早治理。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5)

图源:网络

出现的主要原因

鱼缸内产生蛋白虫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没有换水才会有的。还有就是喂食太多才出现的蛋白虫,可以通过勤换水、过滤、或者用高猛酸碱等等,还可以放曼龙在鱼缸中(最好放在过滤仓中)等等,下边为具体步骤。

01

水太久没换成了老水

本来养鱼就是个勤快活儿,每周换水是保持水质的好办法,有的鱼友说,一周不换水或许会对鱼本身未必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其实你已经在无形之中为蛋白虫的繁衍准备好了舒适的环境。所以为了预防蛋白虫生长,水一定要勤换。

02

投喂食物太多

食物残渣太多饲养观赏鱼,我们都是提倡少食多餐,这不仅对鱼的消化系统有着增益作用,不容易生病,对水质的提高也有好处。产生蛋白虫,主要是水太肥,比如饲料投放太多,鱼无法全部吃掉,而且多喂造成多拉,鱼的粪便增多,为蛋白虫滋生提供能量。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6)

03

过滤设备太久没清洗

鱼的粪便以及残存的饵料是蛋白虫产生的良好条件,如果过滤设备,尤其是过滤棉太久不洗,粪便、残渣在上边长期滞留,恰好为蛋白虫的生长提供了场所以及营养,蛋白虫会在上面不断滋生。过滤棉是水体的必经场所,蛋白虫会随水流污染水体。

04

活体饵料带来病原体

虫体作为一种活体是不可能在没有虫源的前提下无故在水中自生,例如一缸水加很多人工饵料,在没有活体且封闭的前提下多少天也不可能自生出蛋白虫,蛋白虫极有可能是由活体饵料带来。因此对活体的小鱼,面包虫之类的,要消毒杀菌之后才能喂食。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7)

预防及除虫方法

首先最简单的就是勤换水,换水的频率大概为4天一次,每次换水不要把鱼缸里的水全部换完,换三分之一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极大避免出现蛋白虫;

第二就是过滤方面,把所有的过滤设备都清晰一遍,过滤棉、生化棉都需要换新的,因为旧的上边还是会有蛋白虫;

第三就是高锰酸钾,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高锰酸钾刷缸,没有条件的可以把过滤设备用高锰酸钾浸泡;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8)

第四就是喂食,喂食一次性不要太多容易产生食物残渣,而且在食物的选择上边尽量少喂活体幼儿(面包虫等),减少蛋白虫出现的可能;

第五使用肠虫清或者敌百虫,都可以快速去除蛋白虫以及虫卵。但是这种方法如果不注意还像之前一样不换水,就需要定期使用了;

最后可以在鱼缸中放一些曼龙,因为曼龙会吃掉蛋白虫,但注意鱼缸中的鱼会吃掉曼龙。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曼龙放在过滤仓中。

鱼缸里有微小颗粒虫(鱼缸里突现白色线状蠕虫)(9)

图源:网络

注意事项:

若不想产生蛋白虫,就必须忌喂活食,野采生物谨慎入缸!

蛋白虫爆发虽然很可怕,但是遇到不要慌张,毕竟它们在短时间内危害不到鱼的性命,首先要观察,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清理。另外,大家想要水清鱼美,平时就要做到勤换水,多观察,而且还要避免阳光直射,少量喂食,多次清洁、这样才能给你的爱鱼一个好的环境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