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蜱虫咬人吗(蜱虫钻进男童后脑勺)
前段时间
涵涵(化名)妈妈突然摸到
自己1岁4个月的儿子
后脑勺有个小疙瘩
于是立马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
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医院检查发现,孩子后脑勺的疙瘩,居然是只一动不动地叮咬在孩子头皮上的蜱虫……
医生小心地剃掉涵涵疙瘩周围的头发,暴露出蜱虫的身体,颜色发黑的蜱虫看上去已经死亡,身体的前半部分却已经钻进孩子的后脑勺。
值班医生当机立断,联系皮肤科医生会诊,在皮肤科医生建议下,在蜱虫的周围浇注酒精,在浇注酒精无效确定蜱虫死亡后,医生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蜱虫从孩子的头皮取出,为确保万无一失,医生为涵涵安排做了头部彩超彻底排除残留可能性。当确定蜱虫完全取出时,涵涵妈妈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医生通过询问得知
涵涵家养了小猫
涵涵身上的蜱虫应该来源于此
……
蜱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里,或寄宿在猫、狗、牛、羊等动物身上。春夏季是蜱虫的繁殖季节,是蜱虫密度最高的一个时期,蜱虫携带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众多,如何预防蜱虫叮咬是重中之重。
省儿童医院医生提醒,平时家中卫生死角一定要清扫干净,在进行野外活动前最好在身体暴露部位喷涂花露水,尽量避免在草丛上久坐,从野外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停留,通常蜱虫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出现瘙痒、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取出,以防蜱虫残留于体内导致感染。
除了蜱虫
春末夏初
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节
长沙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长,注意做好家庭防病工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居室开窗通风和环境清洁消毒。幼儿出现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疹,要及时就医。学校要做好病例隔离、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等工作,防止疫情在校园传播。
传染源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症状
手足口病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因口咽疼痛影响进食,婴幼儿可表现为流涎拒食。
该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预防手足口病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勤洗手,不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居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晒衣被,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后使用。
学校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玩具和儿童常接触到的物品每日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1份84原液加99份水)擦拭一次,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出现传染病疫情后,需增加消毒频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接种EV-A71型灭活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6月龄~5岁婴幼儿为重点接种人群。
今日立夏,快收下这份夏季防虫手册
↓↓↓↓
猜你喜欢
广东全面排查“高考移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到2022年初步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桂林民房起火事故:确认5名死者24名伤者系附近高校学生来源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彭放 通讯员 宁斌 赵锦、@人民日报
编辑 | 易隽
值班主任 | 黄飞武
点亮
,给大家都提个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