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碧水鹭翩飞(涵碧楼畔觅峥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湾碧水鹭翩飞(涵碧楼畔觅峥嵘)(1)

涵碧楼今貌。 蔡立佳摄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潮州,一座别致小巧的二层小洋楼矗立于潮州西湖之畔,名唤“涵碧楼”。小楼面对粼粼绿水,背倚郁郁青山,“涵碧”芳名由此而来。楼檐顶端的红星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红星下高悬郭沫若手书的“涵碧楼”三字,遒劲有力。这座白色小楼,曾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改造后的涵碧楼革命纪念馆被纳入广东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

涵碧楼始建于1922年,1939年被日寇炸毁,1963年贺龙同志视察潮州时提议修复涵碧楼,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代。1964年7月,涵碧楼在旧址依原貌重建,并辟为革命纪念馆。小楼沐风栉雨近百年,几乎与中国共产党同龄。

1925年3月7日,中国共产党参与的国民革命军反封建军阀东征军进驻潮州时,黄埔军校学生军办事处就设在涵碧楼,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这座小楼里办公。1925年11月4日,第二次东征的国民革命军再克潮州,涵碧楼仍是东征军领导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占领南昌后,按照中共中央南下广东、争取恢复广东根据地的原定决策,千里转战,向潮汕挺进。9月23日,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郭沫若等带领起义军占领潮州城,以二十军第三师的教导团和第六团一部戍守潮州,师司令部就设于涵碧楼。在楼前的红棉树下,周恩来等起义军领导人向群众发表革命演讲,动员群众开展革命。9月30日,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下,起义军决定撤出潮州城。起义军来潮州时,建立了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在潮汕地区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与农、工、商、学、妇等各界群众团体并肩战斗,潮州人民亲切地将这段历史称为“潮州七日红”。涵碧楼成为这段历史的重要载体。

涵碧楼重建开放后,不少老一辈革命家怀着崇敬之情重游战斗故地,抚今追昔。1965年夏天,郭沫若重访涵碧楼,当年的革命激情依旧澎湃,彼时的潮州奋战记忆犹新,他将高扬的激情倾注于笔端,为涵碧楼赋诗。“弹指光阴卅八年,潮安每在梦中旋。楼台倒映涵虚碧,旗帜高扬似火燃。一夕汤坑书附羽,千秋英烈血喷烟。今来重到金山望,日月更新别有天。”1979年12月,粟裕将军在南昌起义52周年后重来潮州,亦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写下《颂涵碧楼》:“伟哉涵碧楼,战局费运筹。潮州七日红,青史垂千秋。”

如今的涵碧楼,既是革命传统的教育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入了更多潮州本土及红色元素。一层左右展室增设“血战竹竿山”和“庆祝潮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的雕塑群;二层展厅按时间排序,通过历史图片、文字和文物等向参观者讲述“潮州七日红”的革命故事。新增的VR体验设备,以更具科技感和参与感的方式,让“体验者”化身为一名起义军战士,身临其境地融入到“强渡韩江”战役中,同其他革命战士一起,一路浴血征战并取得最后胜利。涵碧楼外,增设了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彭湃6位革命家的雕像群、“欢迎起义军进城”和“南昌起义军主力挺进潮汕”的雕塑群,为人们再现一幕幕振奋人心的历史画面。

伴随着奔腾不息的韩江水,“潮州七日红”的红色印记已深深融入潮州人的血脉。涵碧楼以其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前来参观,成为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