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三国并可以召唤的小说(小伙穿越到三国)
崔琦待张胤安顿下来后不久就赶回了冀州,他是安平崔家家主,崔家的各种事宜都要靠他打理,实在不敢太过耽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穿越到三国并可以召唤的小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穿越到三国并可以召唤的小说
崔琦待张胤安顿下来后不久就赶回了冀州,他是安平崔家家主,崔家的各种事宜都要靠他打理,实在不敢太过耽搁。
张胤如今也是正经八百的一家之主,家中大事小情都要由他做决定。现在张胤思虑的就是如何让西鄂张氏在未来的天下大乱中生存下去,他必须担起这个责任,建立起在乱世中立足的基础。为此他已经考虑了很久,心中也有了一个规划。
张胤给老师卢植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决定为母亲守孝三年的事,并说自己会在守孝期间攻读《司马法》和《孙子兵法》等兵书,守孝期满时会再赴洛阳,请卢植检验他的学习云云。
之后,张胤先是到渔阳郡府中拜见了太守马勖、功曹马赞等人,然后又去看望鲜于瑞。
鲜于瑞今年已经年逾五旬,身体微微佝偻,须发皆白,精神也大不如前。可见建宁二年那次入狱,他受到了多么残酷的刑罚,身体受到了多么严重的伤害。
鲜于瑞与张胤有师徒之谊,张胤的弓马骑射皆学自鲜于瑞,不过两人之间并不互称老师学生。今次张胤来看望鲜于瑞,让他十分高兴,执意要考校一番张胤的射术。
大汉积射士步战诸般射姿,二人一一比试,结果大出人们意料,无论力量、速度还是准度,张胤都占了上风。
比罢之后,鲜于瑞掷弓于地,哈哈大笑,将张胤搂在怀中,连连称赞他能耐大长。
看着满面笑容的鲜于瑞,张胤心中却在叹息,因为他知道,鲜于瑞再也不是那个叱咤边疆、纵马横矟的鲜于司马了。他也知道鲜于瑞心中有多么苦涩。一个立志马革裹尸的勇士,最后却毁于阉宦之手,真是让人唏嘘。
当晚张胤向鲜于瑞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是打通北疆到东都洛阳、南都南阳,乃至长安、襄阳等地的商路,南下北上倒卖货物,从中牟利。
鲜于瑞对此极为诧异,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张胤乃是不谙商事的士子,不知为何会有了这么个想法。要知道,当今士人儒生最是鄙夷商事,商贾的地位也不高,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张胤的老师卢植就十分厌恶商贾,家中唯以田地产出和俸禄为生。
鲜于瑞看着张胤,问道:“胤儿为何会有如此想法?”这是他心中疑问,必须要搞清楚。
张胤回答道:“唯生存耳!”顿了顿,张胤给出了解释,“吾族与鲜于司马一样,惨遭禁锢,族中子弟出仕无望,若再无钱财来源,吾西鄂张氏如何生存?总不能指着那薄田产出吧?”
南阳西鄂张氏田产无数,就算不经商,坐吃山空,恐怕也得吃上十年八年。不过鲜于瑞还是从张胤的话中听出了一些言外之意——在没有族人能够出仕当官的情况下,张家要保持如今的地位,就是一件极难的事了。一个富豪之家,没有官员做靠山,迟早会成为其他家族砧板上的肉。要想弥补这个问题,用钱铺路或许是一个办法。如今他渔阳鲜于氏与张胤家族何其相似,儿子鲜于辅、侄子鲜于银都是一时青年才俊,可惜被自己连累也受到禁锢,只能在家中徒耗青春。
想到此,鲜于瑞也有些心动。只听张胤又道:“吾与族叔商议过,希望联合数家之力做成此事。”
张胤见鲜于瑞没有表示,心中暗暗高兴。没有表示就是意味着此事靠谱。张胤接着又说道:“南北交易,最有利者,除盐铁外,无非北马南丝,如今盐铁皆在各地大豪手中,不宜妄自介入,但是吾方从南阳而回,得知中原帛布、绸缎、陶器等,皆为胡族所喜,而北疆之马是朝廷所需,裘、参、茸等物,又是中原权贵所好。若能南物北来,北物南下,则能获利极丰。”
“渔阳边地,善产牛马,郡中多有大族做此贩马的营生,但是却限于在幽冀两州往来。真正往来边地与中原的仅只三两家而已。据吾所知,幽冀两州到中原的贩马商路被中山甄氏、张氏、苏氏三家独占。若能斗胜此三家,则能取得商路通畅。”
鲜于瑞插口问道:“可有良法?”
张胤喝了口水,继续道:“此事易也!鲜于司马可知张忠其人?”
鲜于瑞思索了一下,道:“可是当今南阳太守?”
“正是此人。”
“倒也略知一二。此人贪财不法,仗着自己是董太后的外甥,为非作歹……”说到此处时,鲜于瑞突然醒悟:“胤儿可是说与此獠合作乎?”
“然!”张胤微笑道。
“此事还需商议。”鲜于瑞有些担心,他担心和张忠合作会坏了名声。
张胤猜到了鲜于瑞的心里,遂说道:“张忠名声虽然不好,但是毕竟是皇亲国戚,士人官员都还会卖他一些面子。而且,此事只需族中一旁支庶子出面即可,不会有太多人揪住此事不放的。”说到此处,张胤语速放缓,声音坚定,“何况与家族生死相比,个人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鲜于瑞缓缓站起身,在房中踱着步子,心中犹豫,反复斟酌利弊。张忠贪赃枉法,鲜于瑞对其很是不齿,不过张忠不是阉党一系,而是董太后的人,如果与其有些关联,也能让其他豪族收敛对鲜于氏的觊觎之心,倒也并非全无好处。更何况,还有那么大的利益。鲜于瑞恨得是阉人,担心的是名声,与钱财却无仇。
过了一会儿,鲜于瑞终于下定了决心,问张胤道:“合作之事,还有哪些家族适合参与?”
张胤道:“狐奴张氏、安乐张氏、中山甄苏张三家选其一。”
鲜于瑞明白张胤话中的意思,狐奴张氏就是张脩家族,安乐张氏就是张岱家族,这两家和自己鲜于家一样都有贩马的生意。其中狐奴张氏与乌桓人关系密切,安乐张氏与鲜卑人、北疆杂胡关系不错,而自己鲜于家族则在幽州汉人和归化胡人中威望很高。这三家联合的话,刚才张胤所说的北疆之马、裘、参、茸等物就有了稳定的货源。而那中山三家中选一家,则是为了分化他们的集团,这是分而击之的计策。再加上张胤家族和南阳太守张忠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南方的帛布、绸缎、陶器等货源也就不用担心了。如果再有张忠通过董太后的路子,打通南北关节,沿途官员少些纠缠,这事就大有可为了。
鲜于瑞想通了关节,看着张胤,心中暗自思量:“这小孩子心机缜密,又有经天纬地之才学,孝勇仁义存于其心……此子未来不可限量!难怪能得桥玄、杨熙、卢植诸人看重。只是这年纪……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鲜于瑞行事果决,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也就不再犹豫。当下就与张胤说定此事,又揽下说服狐奴张氏和安乐张氏的活。
原本在渔阳郡,鲜于氏势力最大,如今由于受到禁锢的影响,鲜于家的势力已经开始下降。狐奴张家和安乐张家的势力逐渐上升,隐隐有超越鲜于家的之势。毕竟两家的家主张脩和张岱还在为官,其小字辈的张举和张纯,去年也分别出仕。虽说任的不过是三百石的次县长,但是谁又能说得准未来二人的成就呢?因此鲜于瑞必须为家族考虑,适时做些变化。这次张胤的提议就是一个好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张胤自鲜于瑞府回来之后,做了一系列安排。先是写就书信一封派人送回南阳,交给叔父张识,告知他已经说服渔阳鲜于和二张家族加入此事,叔父那边也可以进一步行动了。鲜于氏一直是渔阳豪族中的领头羊,有鲜于瑞在,狐奴、安乐二张必会加入进来。
果不其然,三日后,鲜于瑞、张脩和张岱之弟张度联袂来到黍谷山张胤父母墓前的草庐,来和张胤商议商路之事。张岱如今任肥如县长,家族之事多由其弟张度打理。
张脩和张度对于合作经商之事,十分支持,四家一拍即合,定下了合作的事。如今只要静等南阳方面的消息就行了。
与此同时,张胤命人从涿郡、广阳郡请来两支筑屋队伍①,在黍谷山父母墓边的山谷中围起一大片地,大兴土木,修筑房屋。又在黍谷山下买了十几倾水、旱田。
黍谷山脚至渔阳城官道两旁皆是良田,面积超过千顷,由于靠近鲍丘水,灌溉便利,产出极丰,是整个渔阳郡的粮仓之一,和张胤的先祖张堪任太守时在狐奴县开垦的稻田②齐名。由于此处田地丰沃,极为抢手,让张胤破费不少。
黍谷山下官道旁有一村庄,名叫中庄,村庄颇大,有数百户。中庄村旁有一条小溪由东向西流过,汇入鲍丘水。沿小溪朔流而上,深入黍谷山中数里亦有一村,名叫上庄,只有六十余户。从上庄再向山中不远就是张胤父母安葬之处,也就是张胤选中的山谷。
山谷在黍谷山中,本是无主之地,按大汉的习俗,谁开垦出来就可以归谁。张胤在此开荒、垦田、筑屋,只要不与他人发生纷争,倒也不会有他人来干预。张胤只需在完成之后到太守府报备即可,凭他和太守马勖及崔琳等人的关系,此事极易。
如今这个山谷被张胤以自己小妹的名字命名,叫“窈儿谷”。窈儿谷野生桃林茂盛,风景秀丽,安静怡人。由于地势平缓,流过的小溪在谷中南侧汇聚成潭,有十数亩大小。水潭之南山崖陡峭,之北是一处缓坡,缓坡之上直至山脚,则是一大片相对平坦的荒地,正宜盖屋。
张胤父母之墓就在山谷东头的北山之阳,墓旁就是张胤一家人的草庐。在此处可以俯瞰整个窈儿谷。当时张胤父亲张谟执意要安葬在渔阳,墓地是马勖帮忙找懂得堪舆风水之人选的。此地风水好坏,张胤不清楚,不过他确实很喜欢这里的风景。
谷中平地上已经开始平整完了土地,一些地方也用青石修筑好了地基。房屋的图纸是张胤亲自画的,他要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建设这座院子,也已经起好了名字,叫“黍谷山庄”。
黍谷山庄整体是汉式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依山面湖,呈现大四合院的形状。中心是大厅,其他建筑都围绕着大厅来安排。张胤一家人的住处在大厅之后,是一处比较大的院子,院子后面是花园,大厅左右两侧对称建有成排的房屋,只是功能不同。山庄四周设计有围墙,山庄内建有箭楼等防御设施,西侧围墙之外的空地被张胤规划为演武场。这个演武场要比渔阳城中张家的演武场大得多了,足有一个半后世的足球场大小,只不过是长弯月形的。没办法,在这山谷之中,地形不规则,只能是因地制宜。
这黍谷山庄,如果按照张胤的图纸,并且使用渔阳城中权贵建屋的标准来建设的话,非百万钱不能完成。张胤当然不可能用这么多钱来在偏僻的黍谷山中建房屋,他要分批建设、就地取材。
房屋是砖木结构。张胤在上庄村中建了一座砖窑,雇佣上庄村民来烧砖。烧砖之土就取自上庄村边的一处山坡,那里产上好的粘土,村中居民盖屋也都从此处取土;烧砖之法来自上庄村民。上庄村中正有一黄姓人家,一个老汉带着两个儿子,在渔阳城外一处砖窑做活,烧制砖瓦为生。张胤将黄老汉父子三人皆请到自己的砖窑中干活,付以双倍工钱。黄老汉三人感恩戴德,做事的积极性很高,还顺便带一带雇来的村民,教他们烧制的粗浅手艺。黄老汉烧制的砖是大青砖,类似后世见到的筑城砖,体型较后世见到的一般红砖大许多,砌筑墙体时也比较费力,但是其坚固耐久程度极高,很是合张胤的心意。
其实张胤自己对烧砖之法也不陌生,前世张胤小时候家乡村中就有一个砖厂,他还在暑假去打过工,搬一天的砖也就挣几块零花钱。张胤对那种烧制青红砖的方法都很熟悉。红砖是自然冷却,青砖是用水冷却,烧制的时间要稍快一些,所以张胤选择了烧制青砖。
山中也有不少松树、柏树、榆树等,伐来建屋也很合适,只是需要花些功夫。
张胤计算过,这样就地取材的话,至少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费用,剩下的钱可以在窈儿潭中建坝蓄水。修筑水坝之事可以和建屋同时开始。
张胤在窈儿谷建屋,可不是为了给自己建造度假别院,而是为实现自己的一些目标。经过了这么多的事,如今他的心中有了一个大的计划,他在为了实现它而努力。乱世即将到来的大势他改变不了,只能做好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准备。
外人看不明白张胤为何要这么做,张胤当然也不希望别人知道。家里人如张俊、张晟和滕玉、王蒲等人也看不懂,可是大家也没有问,他们现阶段对张胤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张胤也没有多做解释,只说自有安排。
熹平二年六月,正当张胤在大汉的第十三个生日即将来临时,南阳终于来了消息。张胤的叔父张识寄来一封信,信中说他用五万石粮食和一箱珠宝,“说服”了张忠。张忠已经同意和张家合作经商了,并承诺负责协调东都洛阳方面收购马匹之事,不过他要三成收益。张胤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了。三成就三成,只要有张忠参与此事,不仅有了马的销路,而且沿途官员、权贵豪族也不能奈何他们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提防中山国甄、苏、张三家的明枪暗箭,和其他货物的市场营销了。明枪暗箭还得见招拆招,如今也做不得什么,预防而已。至于市场营销,他有无数的解决办法,根本都不用操心。
七月初一,鲜于瑞、张脩、张度和张胤聚集在黍谷山草庐,商议合作的具体事宜,最后议定:四家共同出资建立商社,每家出资五十万钱;商社在渔阳、涿郡、安平、洛阳、南阳各地建立分社,负责收货、运输和销售;商社之下建立商队,往来运输;商社负责人四家轮流当任,任期三年,张忠只能隐于暗处;张胤的从兄张亮被推选为第一任商社负责人,张亮从商多年,最是适宜;实际商社大事决策,需众家代表共议;北方货源由鲜于家、狐奴张家、安乐张家三家负责,南方货源由张胤家族负责;由于此事是张胤首倡,所以张胤家族占股两成五,鲜于家、狐奴张家、安乐张家各占股一成五,而张忠则拿三成干股;商社名“五方社”,取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意,寓意经营遍天下。当然张忠或许会理解为是给他面子,五家共立此社的意思。
黍谷山草庐中的几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的史书中会清楚地记下这次会谈,并称之为“草庐议事”。
五方社的成立,是张胤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注①:汉朝时有和现在类似的专门建造房屋的建筑队。《后汉书·酷吏列传》中记载,周纡“常筑墼以自给”,也就是说周纡烧砖而卖,来养活自己。
注②:汉朝时,在现今北京市密云、平谷和顺义之间的地区,水系众多,有大片滩涂地区,适宜种稻。《后汉书·张堪传》记载,张堪“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