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

年纪越大越怀旧,当我们想起那些曾经乘坐过的经典车型时,我们不由得感叹中国汽车制造这些年来的不容易。今天就让我们来讲解国产汽车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两款车型,相信你一定见到过它们。

第一台是华晨中华骏捷。在上世纪90年代,华晨汽车收购了沈阳金杯打算打造他们的轿车车型。但由于当时华晨汽车的产品定位出现了问题,他们直接研发出第一款中型轿车尊驰。可是这款车的价格足有14万起步,以当时国产汽车的产品力,还无法支撑起如此高昂的价格。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1)

在痛定思痛之后,华晨中华又发布了第二款产品骏捷。这款车同样是一台中型车,可是价格却便宜了不少,只有8.58万元的价格成为了当时中型车最具性价比的车型。当时在国产车中能够和华晨骏捷相抗衡的也只有奇瑞的东方之子,可它的价格却超过了10万元,至于其它合资中型汽车最低也要15万元起步,所以华晨骏捷上市之后确实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2)

华晨骏捷的设计是由意大利知名的宾尼法利纳工作室设计的,高昂的金钱投入也给这款车带来极为帅气的外表。那时候的国产汽车还没有搞清楚该如何设计出一款让人喜爱的车辆,通过花钱购买是国产汽车最为迅捷的选择。就算是放到现在,华晨骏捷的外观设计也堪称优秀,完全是拿得出手的一个成熟工业品。

在华晨骏捷大获成功之后,华晨公司又发布了骏捷的旅行版本Wagon,这也是我国第一款国产旅行车。它最为经典的就是车尾设计,总体造型极为丰富,展现出旅行车该有的经典和优雅,是当时极为成功的设计,而且这款车的价格仅仅是同款车型价格的一半。只是由于我国消费者并不太接受旅行车,因此这款车的销量比较惨淡。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3)

华晨骏捷总共有三种不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两年之后又增加了一款1.8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曾经被用在大众宝来身上,虽然原始参数一般般,但却有极高的改进潜力,而且汇集了当时最为主流的技术。这款车型的价格为12.58万,而宝来当时的车型却要20万。

在和宝马公司合作之后,华晨公司更是得到了来自宝马汽车的众多先进管理经验,这让它比其它中国品牌有着十足底气。汽车品质迅速提升,加上极高的性价比,让月销量超过6000辆,在当时的国产汽车中绝对是成功之作。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4)

第二款是夏利2000。夏利汽车从80年代开始国产化,属于享受了汽车红利的车型。但等到了2000年受到市场冲击后,夏利销量疲软,于是他们决定和丰田汽车合作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而当时的丰田汽车也有和天津夏利相结合的打算。在丰田汽车看来,天津距离日本极近,进出口又非常方便。天津港又可以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交通极为便利。天津夏利的发动机制造技术甚至不逊色于日本本土,又有着无数优秀的产业工人,这都是丰田汽车希望和夏利公司合作的理由。如果能够完成对夏利公司的收购,丰田公司必然会多出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5)

在进行了一系列紧张谈判之后,夏利公司和丰田公司终于达成协议,从此开启了两个公司的蜜月期。天津丰田汽车公司也正式成立。他们第一款车型就是在欧洲和日本卖的非常火爆的明星车型Platz,进入中国后被命名为夏利2000。实际上它和原来的夏利车型毫无关系,而是一款标标准准的丰田车。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6)

国产以后的夏利2000实际上就是换了标的丰田车,和老夏利相比较,它具有着更大的空间以及颠覆式的内饰设计,仪表盘被放在了中控台的中央区域,并且采用了数字化打造。中控台下方拥有大量的镂空位置用来放置物品,这都是日系汽车的经典设计,由此也能看得到丰田汽车对夏利的影响之大。

十年的中华骏捷值得入手吗(国产车发展史中两款重要车型)(7)

不光是在内饰方面,就连在生产制造和安全配置方面,丰田汽车都让夏利公司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需要,夏利2000采用的是以成熟可靠为主的丰田8a发动机,这套发动机虽然有些技术落后,但品质上却没得说。

夏利2000虽然有各种优势,但11.98万起步的价格确实有些太贵,上市之后没有太高的销量,但我们却从夏利2000中了解了日本汽车的强悍之处。作为夏利和丰田汽车合作的第一款产品,它也为后来的威姿和威乐等车型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