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维京人的历史(维京人进入美洲)
看完这本书,我想起了2019年去过的海南南海博物馆。记得这个博物馆很低调、很特别,他以华光礁1号沉船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图片、展品、文字默默讲述了这艘800年前的沉船和它背后的故事。
这艘沉船是南宋一艘运送瓷器的商船,出水的8000多件文物无不见证了南海丝绸之路的兴旺发达。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这片海域就已经热闹非凡了。
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这本书中就写道:公元1000年,中国人的对外贸易就跨越半个地球,向中东、非洲、印度和东南也的客户出口高端陶瓷和其他制成品。
主要的运送方式就是海运,而最主要的港口就是广州和泉州。
在公元1000,中国是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方。
当然,不止中国,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其他国家也已开始了跨海航行、长途贸易,各大洲的人口也流动起来。
例如:北欧维京人已经远航到美洲,和美洲人有了贸易往来,并航行到东欧开辟了新的道路,维京人此时已建立了一个广泛的贸易网络;
马来的航海家驶向马达加斯加岛,波利尼西亚航海家向东进入太平洋,让文明流动起来;
阿拉伯人主导陆上贸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黄金和奴隶贸易网络;
……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的作者韩森通过严谨的考证为我们展现了公元1000年左右,世界文明碰撞的灿烂图景。
韩森是耶鲁大学历史学的教授,著名的汉学家。她在耶鲁大学教授中国史和世界史已经三十余年。
历史中蕴含着走向未来的路,在全球化的今天,通过这本书回望公元1000年,或许可以找到更好的前进方向。
01.勇敢的维京人,最早踏入美洲土地
1960年,挪威的外交官赫尔格和他的妻子安妮(考古学家)考察加拿大的东海岸,发现纽芬兰岛的最北端的兰塞奥兹牧草地上发掘了八座建筑,经过考证,这些建筑带有明显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在这里还发现了青铜别针,那是北欧维京时代的环头别针。
文物史历史留下的印记,是过去写给今天和未来的“书信”。
这些文物,真实地讲述着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故事:维京人早在哥伦布之前就到达了美洲。
公元980年,“红发”埃里克在冰岛被判谋杀罪,被流放三年。这个时候,他的国家挪威早已将他驱逐,他只有出发寻找新领地,他找到了位于美洲的格陵兰岛。
当三年流放结束后,他再次回到冰岛招募追随者,这次他们乘坐25艘船到格陵兰岛。其中的11艘船被风吹离了航线,再也没有出现;其余的14艘船抵达了格陵兰,在这里建立了定居点。
后来,埃里克的儿子雷夫和其他穿越北太平洋的加拿大的维京人,也率领自己的战队探索新领地。
公元1000年,维京人登陆纽芬兰岛。
这一年,维京的探险家们使全球性的环线得以闭合。一个物品或一条信息,第一次可以穿越整个世界。
维京人和美洲人有了贸易往来,即使到后来维京人从纽芬兰岛撤回,斯堪的纳维亚和美洲之间的贸易依然在继续,北欧人定期到美洲采集木材。
韩森说:北欧人航行的最为重大的意义,是他们的探险连接起了大西洋两岸已经存在的贸易网络,从而开启了全球化。
维京人飘洋过海,凭借他们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中新一代的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无数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带着智慧与勇气到异国他乡。他们逾越地理的距离,突破心理的疆界,在怀疑与冲突中前行,让中国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在去远方的路途中,经历着种种碰撞、融合与生长。
无论是一千年前,还是现在,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勇气和智慧都是个人和民族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敢于去挑战,才能把握机遇。
02.北宋抓住全球化贸易的机遇,成为“世界之最”
1018年,辽国皇帝的孙女陈国公主去世,随葬的有大量王室的奢侈品:有来自叙利亚、埃及的玻璃器皿和铜壶;有来自苏门答腊和印度的水晶制品,还有来自北欧的琥珀……
辽国公主手中握着的琥珀把件
《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家“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铺,从店名看,这家姓刘的人家专营各种香材,有上号的沉香、檀香和拣香(乳香)。这些香料主要来自东南亚,有些来自中东。
在福建泉州,发现了一艘古沉船,考古学家在其中发掘出2400公斤重的香木,4.75升黑胡椒;索马里的龙涎香;6.3克乳香;以及4公斤汞。中间还有中国钱币,其中日期最新的是1271年。
《清明上河图》截图
从这些文物中,我们不难看出,北宋时各种“外国货”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普遍存在,不仅在宫廷中,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韩森在文中说,当时的中国有许多繁荣的港口城市,但最主要的贸易中心是位于东南沿海的广州。从广州出发的船只沿着越南海岸南下,穿过马六甲海峡。从这里继续向西航行,到达印度西海岸,然后继续前往阿拉伯半岛。
公元1000年,北宋统治者重视海洋,抓住了全球化贸易的机遇,使北宋的经济很繁荣。
也正是因为海上贸易的兴盛,才使得后来北宋、南宋在外敌侵扰不断、疆土步步南缩、货币连年上供的外部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兴旺与繁荣。
03.在历史中寻找答案,更好地走向未来
韩森认为,在全球化难题出现的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和1000年前一样:我们是否应与我们的邻居合作,允许他们定居在我们国家并享有信仰自由?我们是否该报复那些通过贸易致富的人?我们是否该尝试我们未掌握的技术来开发新产品?……
而她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看完这本书后,发现在公元1000年全球化开端之时,无论是局势还是各国的选择确实与现在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1000年前,阿拉伯的陶瓷工匠不得不面对千里之外中国同行的竞争;
1000年前,因为贸易往来,外来商人富起来了,君士坦丁堡有一场针对商人的大屠杀,
1000年前,伽色尼王朝的苏丹因信仰和文化不同,拒绝与辽朝建立合作,不久便走向衰落;
1000年前,宋朝抓住机遇,不仅让国家富庶,还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全球化的地方……
有竞争、有抵触、有敌对、有合作,这不是也是现在存在的问题吗?
该如何去做,或许我们可以看看维京人和北宋的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