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重点民生工程(长三角健康一体化提亮民生幸福底色)
据蚌埠日报报道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只有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发展才有强大而厚实的根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蚌埠重点民生工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蚌埠重点民生工程
据蚌埠日报报道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只有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发展才有强大而厚实的根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配置范围,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长三角民生“幸福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便利,成为蚌埠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议程。
全力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融入一体化,最大限度把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医疗资源、医保互通、公共卫生等与广大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摁下了“快进键”。蚌埠紧紧扣住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让健康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百姓。
打破壁垒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畅通流动
看病难,是医疗卫生领域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而享受同质化的优质医疗资源则成为长三角地区群众最盼望的事情。
市民高女士的孩子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为了给孩子找到一名好医生,全家到处打听,四处奔波,疲惫不堪。没想到市一院竟然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请到了蚌埠,这让全家人欣喜不已。“听说教授会定期来蚌埠坐诊,只要及时预约登记就能看上病。咱们在家门口看名医的愿望总算实现了!”高女士直呼现在看病越来越方便。
沪苏浙皖地理相邻、人文相亲、往来频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把彼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医疗资源对接方面,蚌埠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合作交流由来已久——
早在多年前,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医学美容、儿科亚专科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在推进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科研学术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3年12月,蚌埠市人民政府与上海长征医院签署共建合作协议,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上联上海长征医院,在心血管内科、骨科、普外科等多个学科开展合作共建,疑难重症诊疗能力稳步提升;
2019年以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先后与上海同济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的13个学科签署专业合作协议,与南京儿童医院签订专科联盟,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
蚌埠市妇幼保健院加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集团,与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建立听力健康联盟单位,与安医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生殖医学专科医联体;
蚌埠市中医医院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脉管病专科联盟;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让群众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蚌埠与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的医疗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在一起。
疫情期间,作为省级重症救治定点医院,蚌医一附院与安徽奥弗医疗公司合作研发的“医用防飞溅隔离罩”成功在临床应用,完成了疫情救治防控任务,携手推进了疫情防控一体化。深化资源共享,合力防控疫情,双方的成果正是蚌埠加入合肥都市圈以后,与圈内兄弟城市交流合作的一次成功案例。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与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对接交流合作,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蚌埠一直在探索,尤其是在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输入及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去年9月17日,长三角(上海)医学专家支持“健康安徽”建设对接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上海与安徽医疗机构共同签署了22项合作协议。以往,与上海多家医院已有不少临床和学术互动的蚌埠医疗机构,此番“牵手”更是一拍即合。
“与长三角其他地市相比,蚌埠市医疗卫生健康资源短板仍然突出,尤其是缺乏高水平专科和高层次人才。”蚌埠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高端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增加了蚌埠市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推进长三角专科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有效填补全市“专科空白”;专家来蚌开展讲学、手术、坐诊等活动,开展疑难病例和地方病的联合攻关,促进两地医疗、教育、科研深度合作,联盟式、兼职式、候鸟式等形式高层次人才流动模式在多领域开花结果。
政策协同 实现健康医疗数据互联互通
夜幕降临,滨湖花园小区的休闲广场上,刚从上海回蚌的杨女士正和老邻居聊着家常。由于女儿在上海工作,杨女士不得不和老伴经常两边跑,而看病买药则成了老两口的烦心事。
“小外孙出生后,我和亲家约定每家轮流带两三个月。每次去之前,我和老伴都要买够足量的药,要不然就只能垫钱等报销。”按照过去的经验,杨女士在异地就医结算时需提前垫付,老两口为了报销可没少跑腿。“出院记录、费用明细、结算发票等材料要准备齐全,还得到当地的社保部门审核。”杨女士说,过去一般都得跑两趟,一趟交材料,一趟等待审核通知去取钱,这样一来,报销的钱拿到手上至少也得等个把月。
自从上海与蚌埠市开通普通门诊双向联网结算功能后,她的烦心事总算解决了,“过去金额小的都懒得再报销了,现在提前备案后,直接刷卡就能报销,真的太方便了。”
医疗联盟、远程诊疗,让百姓就医不跨省;医保互通、信息共享,让看病报销更便利。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为解决群众异地就医政策不一、报销不便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从2017年起,全市积极探索民生领域医保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在逐步扩大异地定点医院覆盖面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进了长三角地区门诊联网结算。目前,我市接入异地联网直接结算平台定点医疗机构42家,其中市本级19家,三县23家,实现三县四区及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全联网覆盖。
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加速了信息互通的一体化进程。据悉,去年,在完成与上海市异地门诊联网结算阶段性目标任务基础上,全市统一标准,基于同一接口规范,做好系统改造,已具备和浙江省、江苏省异地门诊互联互通的基础,等待省医保局统一安排部署后,再实现与浙江省、江苏省异地门诊的双向直接结算。今年前七个月,全市异地门诊联网直接结算2510人次,医药费总额567748.97元,医保基金支付220689.13元,作为参保地结算2347人次,医保基金支付163845.7元。
补齐短板 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蚌埠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军,健康领域如果不想“拖后腿”,必须拓宽接轨区域,补齐短板。
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是整个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应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的短板仍较为凸显。今年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在《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指出,虽然我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等问题。
“缺乏专业人才,储备物资不足,设备落后,应对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卫事件就捉襟见肘。” 市政协委员姚光辉认为,结合这次新冠肺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经验,我市可以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合作机制,加强疾控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完善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一体化。
“加强和培养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是多方位提升公共卫生机构核心能力的基础。”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建议,从分类引进、加强培养、重点使用等方面对“人才强医”再部署再安排,并在科研经费、安家补贴、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性倾斜,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医疗人才入蚌。
为加强全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建设,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在《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基础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议,以开展区域医疗深度合作为切入口,加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人才培养、项目抓手、产业协同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资源、公卫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一体化等方面,更好地实现政策衔接、信息资源共享、优质医疗供给、快速联动响应与高效协作,让更多人民群众受益。
(记者 张婷婷 实习生 李慕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