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司马昭谁更适合当皇帝(司马懿教出了优秀的司马师和司马昭)

司马师司马昭谁更适合当皇帝(司马懿教出了优秀的司马师和司马昭)(1)

司马懿与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的后半段,魏国大都督司马懿和蜀国丞相诸葛亮之间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斗智斗勇大戏,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历史典故有:诸葛亮痛失街亭、司马懿智擒孟达、诸葛亮摆空城计、司马懿派郑文诈降、诸葛妆神戏弄司马懿等等。撇开扣人心弦的智谋大戏不谈,如果将视角放在教育学这一点上来看,无疑司马懿比诸葛亮成功多了。司马懿悉心调教出来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中豪杰,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恪则显得平平无奇。那么,司马懿是如何培养出聪慧的儿子的呢?

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斗法之中,这样的细节深深吸引我的眼睛。无论司马懿什么时候走进战场,他的身侧总是陪伴着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准确地讲,司马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儿子,他亲自示范如何在战场上使用谋略,如何在与敌人斗争时调兵遣将,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捕捉战机。此外,在教育儿子这一点上,司马懿呕心沥血,全情投入,每次遇到重大的军事问题,他都不厌其烦十分虚心地问计于自己的儿子,既是对儿子分析判断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谆谆教导。从电视剧中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表现看,在父亲司马懿的精心调教之下,兄弟二人的确聪慧异常,脑子转得极快!

当司马懿因为得知诸葛亮提前派兵驻守街亭而捶胸顿足地感叹败局已定时,到街亭现场视察而归的司马昭却心花怒放,志满意得。因为在他亲自探察到马谡屯兵于山上的那一刻,他便已十分机敏的意识到如果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蜀兵必败无疑,由此可见司马昭的过人之处。

在诸葛亮无奈大摆空城计那段中,司马懿由于谨慎而宣布退兵,但他的两个儿子却在身旁不断提醒:“诸葛亮的大将和士兵都被派往别处了,他现在不可能还有兵可用,城中一定非常空虚。如果带领几千兵士冲杀进去必能活捉诸葛亮。”毫无疑问,司马师和司马昭对当时的战场形势的分析判断是准确无误的,假如司马昭真的率领几千兵士冲入城中去的话,那么传为佳话的“空城计”恐怕就将成为笑谈了!

司马师司马昭谁更适合当皇帝(司马懿教出了优秀的司马师和司马昭)(2)

司马懿

司马师司马昭谁更适合当皇帝(司马懿教出了优秀的司马师和司马昭)(3)

诸葛亮空城计

在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法的最后阶段,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衰弱,天天依靠服药暂时维持身体状态,食量也大大减少。得知这个情报后,司马懿料定诸葛亮由于过度操劳,命不久矣!为了坚定自己坚守不战的战略,他甚至对诸葛亮送来的用以嘲讽自己的女人衣服也只是淡淡一笑,其豁达心态可见一斑。他亲自召见自己的儿子,让他们陪自己天天在大营里啃鸡腿喝鸡汤,以示与诸葛亮的过度操劳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本意在于警示儿子,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懂得保存体力,以便有足够的本钱做长期斗争。事实也证明,尽管司马懿仕途坎坷,几上几下,但是他仍然活到古稀之数。到他晚年的时候,他又全神贯注的开始调教自己的孙子司马炎,也就是后来创建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无论从司马师和司马昭还是从司马炎来观察,司马懿的教育都相当成功,他培养出来的儿子和孙子都是人中龙凤。

司马师司马昭谁更适合当皇帝(司马懿教出了优秀的司马师和司马昭)(4)

反观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对他的儿子着墨甚少,也几乎没有写到有关他悉心教导自己的儿子的章节。最后,诸葛恪也是以战死沙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实证明,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司马懿完胜诸葛亮。

我们要学习司马懿亲身垂范以身作则的教育哲学,并且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同时要敢于让孩子接受大风大浪的考验。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一定要努力教会孩子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凡事不要过于计较得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