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笔谈㉓(二十大精神笔谈㉓)

二十大精神笔谈㉓(二十大精神笔谈㉓)(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阐释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二十大精神笔谈】栏目,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聚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系统化、学理化阐释。

二十大精神笔谈㉓(二十大精神笔谈㉓)(2)

  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副研究员,从事中共党史、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著有《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主编《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故事新编(第二辑)》《新闻奥运——中国媒体眼中的奥运百年》等著作,参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党的建设》《中共北方区委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地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等著作十余部,翻译出版《人口论》(马尔萨斯著)。参与多项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研究。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进道路上,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必须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是始终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无产阶级运动与以往一切运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始终遵循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形成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传承和创造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不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总结了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面临着不同的风险挑战,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作为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体现人民的意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落地生根,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民造福这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团结奋斗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一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切实践行人民至上价值观、人民主体历史观、人民共享的发展观、人民评判的政绩观,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体现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制度安排之中,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亿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才能厚植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是要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只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周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