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服务商排名(都在忙着数智化)
“市面上每两辆汽车就有一辆用的是宝钢汽车板。”,汽车板一直是中国宝武宝钢股份(简称“宝钢”)的拳头产品。而近日,宝钢发布了三款减碳超过50%的汽车板零件,这种超低碳钢在零件级别上的示范应用,在钢铁和汽车行业内属于全球罕见。
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宝钢敢于打造这样的超低碳汽车板零件,正是得益于内部构建的碳管理系统,才让生产流程的碳排放得以精准管理,碳数据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这是宝钢智慧制造的最新成果。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宝钢转型的重点抓手,“数智化转型取得新突破”被列入宝钢“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当中。在企业们纷纷投身工业4.0的浪潮下,年逾四十的宝钢如何突出重围,拿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统一数据的“口音”
中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但要从“老大”到“强大”,还需要跨越数字化这道坎。据统计,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数字化程度为30%,与非制造业行业仍有较大差距,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迫切。
以低碳钢材为例,由于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注重“双碳”,尤其是汽车制造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这就“倒逼”钢铁企业也要进行相应的碳足迹数字体系建设,以适应行业低碳变革的需求。
“与其被人推着走,不如自己向前跑”,宝钢人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碳管理系统。2021年末,宝钢发布“碳中和”目标和路径图,半年之后,2022年6月碳管理系统初步上线。
据宝钢制造管理部主任工程师陈思介绍,今年底这套数字化碳管理系统将覆盖宝钢的宝山、青山、东山、梅山四大基地的所有产线,未来产品的碳足迹跟踪可以细化到每一个钢卷。除此之外,这一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碳数据分析,不断地优化改善降碳方案。
近些年,像这样的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在宝钢一批又一批地建成:多基地产销平衡运营平台、智慧经营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排程系统……2021年8月,宝钢又完成了大数据中心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总部及宝山、青山、东山、梅山四个四大基地数据节点物理环境的部署。
“以前有些基地会有疑惑,为什么数据显示成本比宝山基地低,产量也比宝山基地多,但利润就是上不去。”宝钢大数据与智慧化部部长肖苏向记者描述建设大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宝钢具有多基地、长流程的生产特点,以前信息化建设时,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数据标准和规则,“口音”不统一,大家当然无法互相借鉴互相分析。
建立大数据中心,目的就是要统筹管理各基地的数据,解决钢铁制造、服务、治理过程中的“黑箱”和“不确定性”难题,让数据分析能够发挥实效。
推广机器人 AI
当然,一套完整的智慧制造解决方案中,除了数字化建设,核心技术也是关键。
近年来,宝钢接连推出热轧“1 N”产线、冷轧“黑灯工厂”、硅钢第四智慧工厂等智能工厂示范应用。以往经验表明,产业升级需要依靠“智慧管理”和“智能生产”两大路径协同发展,才能让生产的效率提升到极致。
宝钢宝山基地今年年初投运的智慧铁水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这一系统既包括SmartHIM智慧铁水管理系统,又包括SmartHIT智慧铁水运输系统。整套运输模式借鉴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思路,被称为“宝钢的动车”。
在参观“动车”的现场,一个小意外,让记者见识了智慧铁水运输无人化操作的应变能力。当铁水运输警示声响起时,记者没能及时离开道口附近区域,即使已经躲在了安全角落,还是被监控监测到。铁水运输鱼雷车自动停下,直到记者远离才重新开始行驶。
这种自动识别说明,智慧铁水系统已经应用了物联网、大数据、视觉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
在线上智慧管理系统的调度下,铁水运输鱼雷车可以在铁道上自动驾驶
在技术的支持下,铁水运输鱼雷车可在铁道上自动驾驶、自动进路、自动充电,大大节省了人力。系统上线后,宝山基地铁水运输这一特繁工种的工人从120人减少到20人,而且大部分都坐进了调度室,负责监控或者设备维护,工作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更重要的是,在人员减少的同时,铁水运输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宝钢运输部副部长蒋伟介绍,运用智慧铁水运输系统后,铁水配罐的流程得以优化,运输时间也被缩短,单台鱼雷车每日的周转效率从3次左右提升至最高6次,带动了铁钢界面的作业效率提升。
未来,在宝钢,像这样的机器人 AI应用会越来越多。截至2021年底,宝钢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已达到920台套,2022年更将实现倍增。同时,宝钢也在推进和华为等企业的合作,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再建设一个AI中心,让宝钢的自动化生产再上一个台阶。
全员“数智化”革命
钢价在经历了去年的“狂飙”之后,今年年中钢价回落,钢企普遍表示行业进入了收缩周期。有业内人士认为,“御寒”或将成为今年钢企将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可预见的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钢企该如何巩固自身的“护城河”?答案还是效率。中国宝武在今年年中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未来将实现人均年钢产量4000吨的目标,接近于宝钢目前最高产能的两倍,规划一经发布,就令业界瞩目。
这样敢为人先的勇气背后,是用智慧制造来提升效率的决心,它意味着宝钢从企业到员工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与时俱进,在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一场“数智化”的革命。
陈思作为一名制造部工程师,为研发碳管理系统,也要学习碳足迹模型的相关知识;蒋伟作为运输部的骨干,为打造SmartHIT系统,也要懂得人工智能算法的运用原理;肖苏的走马上任,也是因为宝钢为推进智慧制造,特别在去年年底调整组织体制,成立了大数据和智慧化部,作为公司下设一级业务部门,推动宝钢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工人们在监控室里,通过智慧铁水运输系统监测铁水的运输状态
肖苏告诉记者,宝钢在“数智化”转型方面“起步早,也敢想敢干”,每年的投入保持在十10亿元的水平。在公司的构想中,未来宝钢的数字化建设应该与华为、阿里对标。虽然宝钢目前和这些企业还有差距,但它们作为中国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标杆,是宝钢一直以来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可以看到,宝钢正通过服务管理数字化、生产制造智能化、机制体制变革等不同的路径,推进智慧制造的落地生根。尽管科技进步、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宝钢人以智慧驱动、追求第一的目标从未改变,如肖苏所说,“宝钢的数智化转型永远在路上”。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来源:作者:吴丹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